APP下载

怎样上好初中田径教学课

2017-09-05张科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锻炼提升内容

张科

摘要:现行初中田径教材的选择过于陈旧,缺乏趣味性、个性化,以竞技为主线的教材内容标准高,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实现新的课程目标。通过对现行初中田径教材实施“变形”,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的特点,拓展和开发多种运动形式,呈现另类的田径运动项目类型(如健身类、娱乐类、生活实用类、游戏类等)。

关键词:初中田径教学;内容;提升;锻炼

田径教学内容是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围绕具体的体育课程目标,以田径运动作为身体练习、技能学习、教学比赛的形式,经过组织加工以后,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的是“目标管理”的教学机制,因此,“目标统领教材和教学方法”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原则。根据课程标准学习领域和不同水平目标对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要求,对现行初中田径教材的拓展开发可实施“变形”的途径。

一、灵活开发初中田径教材内容

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宽松,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设计几项教学内容,供教师和学生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选择,以满足实现学习目标的需要。将田径竞技运动项目中原有项目的器材、技术难度等予以降低,使初中生能够较易控制健身过程。例如,掷标枪可以改为投木棒、投飞镖,进行投远、投准比赛;再如将竞走降低难度后,可引出许多“走”的健身项目:散步、爬楼梯、踏步走、快步走等。另外,我们可以把一些田径运动元素与其他项目相结合,或田径运动项目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形成健身项目。如,“投”与飞标运动相结合形成的“投准”类项目;“跑”和力量練习相结合形成的“负重跑”、和技巧相结合形成的“托物跑”等,以增强初中生的参与热情。田径教学内容还应考虑以下两点:(1)要富有地域的生活性:田径类课程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其内容应当来自于生活,具有生活气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而各地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应当体现地域性特点:如北方多平原,可以在田间进行越野跑发展有氧耐力;南方多丘陵山地,可以利用地形锻炼学生跑、跳、攀爬、跨越等身体素质,实现田径类课程的本土化改造。(2)要具有浓郁的民族性: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走、跑、跳、投的活动带有民族文化的特点,初中开设的田径类课程应当体现它的民族文化特点,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课堂,实现田径类课程民族化改造。

二、提升学生的锻炼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田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明白田径训练对于自身体质的提升作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主动地进行锻炼。当前的中学生体质都比较弱,每个学生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改变学生的体质,让学生的体质从根本上得到增强。田径的有效训练能够让学生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训练方法,增强自己的锻炼效率,与教师共同创建高效的田径教学课堂。

三、提升学生的锻炼兴趣

教师对于学生田径训练的培养,就是让学生找到田径锻炼的兴趣,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锻炼。在有些田径项目上,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引,让学生明白该田径项目的训练技巧。例如:在学习标枪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指引,让学生明白看似复杂的标枪,训练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这样就能足够地引起学生对于田径方面的锻炼激情,田径教学就会自然而言地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率。田径训练对于初中阶段的体育而言是非常有作用的,让学生增强自身的体质则是田径训练的目的。

四、经常到一些学校去与该校的田径教练做一些教学方式和训练方法的交流和学习

在交流中,我发现学校的训练一般都以全体学生为训练对象,一般情况下教师都采取“一刀切”的训练方法,这样的方法会使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个体差异进行训练,也难以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所以在我的训练中,采取了“分层训练”的训练方法,将学生按照能力层次上的区别进行分组,对程度好的学生进行高强度训练,使其能力在短期内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而对于另外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我主要是采取一些基础性的训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能力。

五、通过小组竞争训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度

兴趣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只有提高初中生对田径训练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投身到田径训练的活动当中,进而更好地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精神。小组训练就是可以提升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例如,在进行接力跑训练的时候,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各个小组,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接力跑训练。因为集体荣誉感,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地做好准备训练,为自己小组的胜利尽最大的努力。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六、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水平

初中田径教学的开展必须有良好的师资状况作为保障。因此,必须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合理地增加田径教师的数量,达成良好的师生比,为田径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同时要不断地提高田径教师的教学水平,督促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素质,不断地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创编教学内容,促进初中田径教学的顺利开展。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课程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学生体质的提高与否。教师在田径课程教学中,要采取行之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田径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价指标,并实施趣味性教学策略,提高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综合素质,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於海燕.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1.01.

[2] 阚广宇.初中体育课童教学策略初探[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l1(05).

[3] 林丽.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进策略[J].才智.2011(08).

[4] 蒋绍武.试谈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1(29).

[5] 陈宪,徐平.初中体育课程田径教材分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

[6] 李文辉,陶于.试论我国田径健身体系的建立[J].体育与科学.2000.

[7] 王莉.中学体育教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

[8] 刘端文.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9] 嵇明海.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锻炼提升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