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2017-09-05徐珍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艺术语言

徐珍

摘要:小学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小学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数学教育中加强小学数学语言的教学,是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小学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为数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现实的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小学数学语言,它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一、教学语言要简洁明了,具有逻辑性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小学学生知识面窄、理解力有限的特点,教学语言应力求简洁明了、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要足够精练。而由于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方面也应注意一定的逻辑性,力求逻辑严密、语言连贯、前后呼应,切记教学语言随意松散、前后矛盾或者颠三倒四。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讲解中,有些教师不假思索地随意说道:等腰三角形就是两腰相等的三角形。其实课本上已经明确地给出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虽然“两边”和“两腰”只是相差一个字,但实际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导致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惑。总之,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应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尽量简洁明了,力求言简意赅,逻辑严密,切忌重复啰嗦。这样不仅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而且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 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教学语言的趣味性

一位教师教“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情节:星期天,蘑菇屋里的兔妈妈到野外采了好多蘑菇来,她要把采来的6个蘑菇分给两个儿子吃,你该怎么分呢?请学生上黑板分,并说说为什么?当分到两人一样时,揭题进入新课教学,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引导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老师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表示出1/2,可有个学生却折出了1/4。老师并没有责备她,而是借题发挥,积极地评价了这个学生:老师要感谢你呀,你的想法真是太有创意了!你不仅想到了用折纸的方法可以表示1/2,还超前学会了如何表示1/4,真不错!其他小朋友想不想学学她?来,动手试试你们还能表示出哪些分数?这里巧妙地化解了学生的尴尬,也激励了其他学生。语言亲切感人,特别对待后进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找出“闪光点”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四、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学过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才能让小学生耐心、快乐地在教室坐40分钟,并在这段时间里学到知识,就需要我们教师下番苦功、动足脑筋。首先,要用形象化的通俗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简明扼要的口诀,以及充满童趣的语言把内容讲得生动、通俗。例如:在讲加法交换律时,可用生活中的实例来类比,两条鱼加三只鸡等于三只鸡加两条鱼,同理2a+3b=3b+2a。低、中年级教学时,可借助于“讲故事”、“数学迷宫”、“智慧老人”等一些故事情节,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采用“抢答”、“用手势回答”等来调动课堂气氛。

五、教学语言要具有准确性

教学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语言要精练准确,准确精练的语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对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是把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讲解准确、清晰、无误。如果教师的语言模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叙述、讲解重复啰嗦,常常会让学生理解困难或造成错误。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精练、准确、严密,言简意赅,用简洁、明快、流畅的语言把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表达清楚,使学生真正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总之,当然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的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

[2] 王林全.谈高中数学对形式化的处理――数学课程一个理念的落实[J].数学通报,2006(5).

[3] 李桂强.谈中学生數学符号感的培养[J].上海中学数学,2006(6).

[4] 李泽衣,蒋婵.函数概念学习的形成性评价[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5] 王锡宁.谈数学教学语言的三个美学趋向[J].数学教学通讯,2005(9).

[6] 戴风明.浅谈增强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教学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5(3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艺术语言
纸的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