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理念”视角下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探讨
2017-09-05李青萍
【摘 要】 “社会责任理念”视角下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应注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社会责任理念;会计专业;课程改革
2010年7月29日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的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三鹿婴儿奶粉事件、天津爆炸案事件、中海油渤海油田漏油事件等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所受到的关注度日益增长,将“社会责任理念”引入会计专业,打造一批社会责任感与会计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社会责任理念”会计专业人才,俨然成为高校必须正视的问题,并为会计培养目标指明了新奋斗方向。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精准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这是符合当前人才结构状态的客观要求,更符合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人才教育改革的进程。对会计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责任理念的灌输和培养,改变以往“重会计专业能力培养,轻社会责任能力培养”的明显短板,会计人才职业能力的发展培养全过程应始终贯穿“社会责任理念”这一核心观念,“坚持立德为先、坚持专业为重、坚持均衡发展”。
1、“社会责任理念”的内涵
社会责任是指在社会法和经济法体系中规定的社会个人应对社会承担的整体责任,是由角色义务责任和法律责任构成的二元结构体系。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曾着重指出,社会责任是从指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等四个方面综合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进展和发展水平。从黎友焕、文志芳所译的《国际标准 ISO 26000解读》中阐释道,2010年11月1日,瑞士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心成为了全世界人民的福音,以“共担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的正式发布为学术界、企业界、政界乃至全球各个领域解开了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疑惑。
2001年5月17日,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亲题校训:“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一题词全面掀起了全国上下對会计人员诚信教育的进一步重视,更是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会计专业能力两者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2、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立足当前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空间发展,让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教学培养方案是制订专业课程体系的导向,应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德育素质的核心指导思想。
会计专业能力应包括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及创新能力。其中,基础能力覆盖政治素质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如,言语的表达能力、分析写作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如,职业判断能力、基本会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创新能力主要是指业务拓展能力方面,如,理财能力、筹资能力、营销能力等。培养目标应全面覆盖各种能力的培养,突出重点,强化素质,将社会责任理念进行有机地结合,其中,社会能力培养课程应包含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与会计专业课程有机协商,才能更好地解决专业课程学习中对社会责任理念培养的困惑。
二、会计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除了要还原教育本色、突出彰显特色、打造行业标识外,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满足学识的专业性、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育过程的终身性、教育理念的国际性等时代特征。当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专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师资队伍结构失衡、培养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从“师德师风工程”、“自身能力培养”、“政策保障”三个方面出发,切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师德师风工程
“教之道,德为先”。2014年,第30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提到,“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 同年10月,教育部公布高校教师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在网络等新媒体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尽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高校教师队伍中呈现出了一些个案问题,并逐步开始成为社会镜头下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并取得了较为广泛的成效,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广大教师还着力加强在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培养,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也在随之发生着一些变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是不可忽视,不可小觑的。新的历史时期背景下,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进程中,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负重前行。
2、打造师资队伍自身能力培养
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打造一支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动力能力的专职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可以尝试“校企合作”模式,增加专任教师下基层锻炼的机会,重点进行实践经验积累,特别是优先考虑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这类企业的经济业务涉及面广,财务制度健全,会计专业知识的应用广泛,能让专任教师在此得到更为全面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专任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证”、“注册评估师证”等资格证书,满足其兼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任职条件,在课时以外进行实践操作,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积累实践经验的渠道。
3、积极给予相应政策保障
一是积极开辟专任教师培训渠道,从思想品德素质培养,到专业技术能力培养,都应有必要的培训渠道保障,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拓展视野;二是积极拓展专任教师基层锻炼平台,寻找优质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到企业挂职锻炼不失为一条很好的途径,尤其是理论知识丰富的青年会计教师更应积极响应。与此同时,学校可以积极配合,同时配套解决挂职教师的福利待遇,让其安心锻炼,一扫后顾之忧,并建立一定的考评方式;三是合理安排课时,要留有余地对兼职教师给予适当的考虑,满足其有必要的时间进行实践拓展,积累经验,破解学生会计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壁垒,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endprint
三、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会计专业建设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直接关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责任理念”的融入对现行课程教学专业设计实践提供了一个指导性思想方向。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思维已然具备了探索并实践的先决条件,它的践行对于转变高校现有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观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社会责任会计课程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课程内容的完整内容应当包括社会责任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的内容,有的学者甚至還提前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理论基础等内容。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面,联合国的全球契约、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透明度报告等国外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资源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同,并以此为基础,教导学生在国内社会责任审计中进行运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也是一个主要内容。
2、社会责任会计课程设计
社会责任理念的培养的原则应当是遵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着重强调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整个课程设计应结合会计专业教学有序进行,首先,应重点开展思想品德修养类课程环节,然后延伸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尤其以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税法等为重,将这些相关知识渗透到会计课程设计中去,把自觉遵纪守法的理念贯穿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社会责任会计》课程的安排将成为整个理念运用的主旨。
3、社会责任会计教学方法
社会责任会计教学方法一方面必须改革会计教学方法,另一方面着手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巩固提高。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先导的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把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落脚点,以融入式、体验式、互动式和情景模拟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为开展形式。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学习基础,结合校外实习环节的开展,辅以校内外科研环节为延伸,“产、学、研”相结合,确保校外实践基础发挥作用,巩固校外实习基础的建设成果,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 雷振华,楚攀等.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44-45.
[2] 敖德萨.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商业会计,2010(2)68-69.
[3] 李正,王瑞.我国社会责任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探析,2009(4)352-353.
[4] 王娟,甄国红.高校会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及其应用[J].财会通讯,2013(7)44-46.
【作者简介】
李青萍(1979-)女,汉族,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讲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