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

2017-09-05郭万行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5期
关键词:工艺技术

摘 要:研究了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的工艺技术,取得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的国内先进水平。

关键词: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无取向硅钢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5.074

0 前言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等特点,生产硅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钢广大技术人员借鉴超低碳钢的生产工艺,利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固有的优势,使本钢的硅钢生产工艺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开创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的国内先进水平。

1 生产工艺流程及化学成分要求

1.1 生产流程

铁水预处理—顶底复吹转炉—LF+RH/TB精炼—FTSC薄板坯连铸机——辊道式加热炉—7机架轧机—板卷。

1.2 成分要求

对两个牌号进行了实验,编号为1#和2#。表1为成分要求:

2 各工序工艺措施

2.1 转炉冶炼

2.1.1 原材料要求

入炉金属料用量采用精确控制,并要求使用精料重废钢和低硫活性石灰。其指标见表2。

2.1.2 冶炼过程

冶炼采用复吹转炉,其主要任务是降碳、脱磷、升温。出钢前钢水的氧含量高低均可,如果偏高,精炼脱氧时可生成更多的Al2O3,更有利于造渣;出钢要采用挡渣出钢,严控顶渣量,出钢过程中钢包全程底吹氩,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对钢水进行渣洗和顶渣的改质。

2.2 精炼过程

研制该钢种时,借鉴生产高级别超低碳钢的工艺,制定最佳精炼工艺: LF精炼(造还原渣深脱硫)——RH真空强制供氧脱碳 (真空精炼后不钙处理)。RH精炼后成分如图1:

2.3 浇铸过程

2.3.1 浇注温度制度的制定

浇注温度应根据液相线温度加上过热度来决定,温度制度是否科学对铸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如果中间包钢水温度过低,则钢水流动性差,不利于夹杂物的去除和保护渣的熔化;如果温度过高,则铸坯中心偏析会加重,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坯壳会不均匀性增加,甚至会导致出结晶器坯壳变薄而增加裂纹,最终产生漏钢;

2.3.2 保护渣的选用

因硅钢凝固的特殊性,对结晶器保护渣的要求更是十分严格,在选用保护渣时慎重,并考虑以下方面:

(1)为确保保护渣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保护渣的碱度和黏度要满足标准要求。

(2)科学合理制定保护渣的用量。如果渣耗过高,虽然利于对夹杂的吸收和稀释作用,但如果渣耗过高,则极易导致熔渣流入不均匀。

(3)熔渣层厚度要合理。鉴于薄板坯连铸机拉速较高,要求熔渣能及时补充,因此液渣层要控制相对较厚。

2.3.3 铸坯拉坯、冷却速度的控制

在生产无取向硅钢时采用采用低拉速控制的原则,正常拉速控制在3.3~3.5m/min。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化渣良好的前提下在一冷过程中形成足够厚度的坯壳,避免由于冷却不均造成裂纹。无取向硅钢的硅、铝含量较高,其热导率较低,所以采用弱冷。

2.4 热轧工艺

无取向硅钢采用低温加热、低温轧制、终轧温度低、卷曲温度高的三低一高的工艺制度。

因无取向硅钢铸坯中存在较大的AlN、MnS等,如加热温度过高,会固溶在钢中,而在以后的热轧过程中,由于固溶度随温度下降而降低,从而以细小弥散状析出,阻碍以后退火时晶粒长大,使磁性变坏。另外,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铁损相对增加;而磁感却相对降低。

通常情况下,卷取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晶粒的粗大化,卷取温度高于700℃,可起到热轧卷常化的作用。但如果一味提高卷取温度,则有可能引起钢卷内外温差增大、晶界氧化影响磁性、冷轧延伸不均以及热轧塌卷等问题:

无取向硅钢热轧温度情况见表3

3 结论

(1)采用LF+RH的精炼路线,提高精炼后钢水可浇注性,可满足无取向硅钢薄板坯连铸多炉的连续浇注。

(2)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能实现较低加热条件下的较高终轧温度,利于热轧板充分再结晶,提高磁感。

(3)取消钙处理后,可以使无取向硅钢的成份符合钢种要求。

(4)薄板坯連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工艺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低级别无取向硅钢的生产。

参考文献:

[1]王强编.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无取向硅钢轧制工艺的研究[J].安徽冶金,2007(01).

[2]李永强,孙焕德编.宝钢股份公司.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与硅钢生产[J].宝钢技术,2004(06).

作者简介:郭万行(1982-),男,炼钢中级。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艺技术
机械工艺技术与工装设计应用研究
地热再生工艺技术在道路维修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直升机典型部位防雨密封设计与工艺技术分析
压接式连接器自动压接工艺技术研究
试论高铁的制造工艺技术的应用与集成
基坑支护工程旋挖桩增加钢护筒工艺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当代喜糖包装设计的新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