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探讨

2017-09-05李永胜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意义生活化教学新课程

李永胜

摘要:学习对于现代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个时期的孩子们玩乐心思强,对于学习并没有太多兴趣,尤其对于数学这门枯燥乏味的功课来说。在小学教学阶段,要想稳固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孩子们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数学教学更接“地气”,可以帮助这一学习阶段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1]。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意义;教学策略

数学学习在小学教育阶段是一门难度较大的教学科目,它对学习者的抽象性思维有着较高的要求,对于这门功课的教学,必须从建正确的学习思维入手,让数学教学更加的亲民化,并贴近于生活,才能改变这门学科的抽象性。在本文当中,笔者将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生活化教学及其意义进行分析,进一步推进数学教学生活化,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分析

所謂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让学科学习更加的贴近于生活,增加学科学习的使用性能,让数学教学紧密的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新课程要求实现全面的素质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让教学活动更加的贴近于实际生活,以生活推动教学,以教学助力生活。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际意义有如下几点:

1、让教学更接地气,增加教学的实用价值。古往今来,人们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生活,提高自身的社会生存能力。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现代国内教育逐渐的偏离了学习的初衷,常常以“考高分”来鞭策学生,并进行教学活动。[2]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让教学活动重新回归到原来的轨迹上,增加数学教学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们对数学教学有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同时也满足了新课程对培养实践性人才的要求。

2、通过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自主开发,就必须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让数学教学更加的贴近于生活,强化数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通过这种反复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数学思维模型,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策略分析

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中心要点就是要让课堂教学不断的生活化,鼓励学生们将数学知识点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初步建立学生们对数学教学实际价值的认知度。总之,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让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相互融合,相互推动,这样既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培养实践性人才,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使用能力。具体的实现策略如下:

1、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传达我们生活在一个世处处有丰富的数学知识的世界当中的思想,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任何事物,物体都可以是学生的观察对象,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适应实际生活的基本条件,采取这样的措施可以使数学具有亲和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的生活区域和背景,观察学生在校园中的表现,通过电话、家访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挖掘学生生活中所包含的各种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

例如:本市某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家访活动,了解到班级当中很多孩子们的父母是个体工商户,生活当中存在很多的数学运算,针对学生们的这一生活环境,老师要求学生家长每周让孩子解决几道自己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运算问题,并要求学生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让同学们一起思考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一改从前,很多学生回家后主动帮助父母解决经营中的运算问题,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让学生们有了学习的荣誉感,反复的使用这些知识更是让学生们进一步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数学教学水平一路提升[3]。

2、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的生活常识。小学儿童的理解能力是比较低的,数学学习是抽象的、复杂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融合一个简单的生活常识,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简单的生活案例,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有效地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当然,有几件事值得注意:首先,教师要积极地走进学生的生活,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素材。其次,应该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复杂的知识都可以转化为简单的生活要素,教师必须考虑知识应用与后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随意加入生活常识。

3、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知识点的教学和应用。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提供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资料,材料要多样化,表现形式要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不强求统一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允许学生自主开展对问题的讨论,保留足够的思维空间,拓展其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启发式教学,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和数学结论在数学知识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结语

新课程对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实践性和素质性人才培养的目的下,必须加快脚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实现二者之间的相互推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效益。

参考文献

[1] 胡庆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5):163-164.

[2] 王莹.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271-272.

[3] 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128-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意义生活化教学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创新思维,让小学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