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发行规模同比下降 债券收益率曲线上行
2017-09-05刘华伟陈星
刘华伟 陈星
2017年上半年,美国保持良好复苏势头,经济数据出现一定分化,经济增速不及市场预期,但失业率连续数月下降至历年新低,市场普遍认为美国处于接近充分就业的水平,且美联储将于下半年开启缩表过程。欧元区经济增长较为强劲,一季度经济增速约为美国的2倍,但通缩压力存在,短期内量化宽松政策料将持续。国内经济来看,一、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好于预期,经济增速均为6.9%,高于去年同期水平。CPI同比涨幅数月处于2%之下,存在一定的通縮压力,PPI同比好于去年同期,同比数据连续出现上涨,去产能政策效果凸显。采购经理指数(PMI)维持在50%以上,制造业活动呈现扩张。进出口贸易额同比上涨,但贸易顺差同比下降,国际资本流动问题仍需关注。上半年整体而言,在金融监管趋于严格的背景下,各券种债券收益率曲线不断上行,中债—新综合净价指数略有下降。
宏观经济情况
(一)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超预期,欧元区经济处于持续复苏势头
6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22.2万,超过市场预期值17万,失业率降至4.4%,且连续数月保持在5%之下,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且处在历史低位。一季度,受消费支出增速放缓影响,美国经济增速仅为0.7%,创下近3年来最差。美联储3月加息一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进入二季度,美国失业率数据进一步下移,美联储在6月份又加息一次,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升至1%~1.25%的范围内。
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增速是同期美国经济增速的2倍,达到2.3%。5月份,欧元区失业率降至9.3%,保持在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6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从5月的57%上升至57.4%,创下74个月高点。尽管经济增速和失业率数据表现亮眼,但通胀率连续数月在2%之下,鉴于此,市场预期欧央行改变当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低。
(二)国内宏观经济略显企稳迹象
1.经济增速企稳回升
2017年上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增速均为6.9%,高于去年各个季度的经济增速,超过市场普遍的预期水平6.8%,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企稳回升迹象。受内部投资和外部需求回暖影响,2017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9%。海关公布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数据在一季度也有所回升。自去年末以来,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市场普遍预期可能会影响今年的经济增速。但二季度外需继续回暖和内需进一步走强,受基建、汽车和出口的影响,6月份经济活动加速上行,使得二季度经济数据表现也超出市场预期。
2.居民消费价格水平(CPI)绝大部分月份同比涨幅均低于2%
上半年,除1月份外,其他月份CPI指数均在2%之下,甚至有些月份同比物价数据在1%之下,经济通缩压力凸显(见图1)。
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攀升后回稳,环比涨幅平稳
2017年上半年,PPI同比涨幅攀升后趋于平稳,环比涨幅由正转向负值,显示生产者价格变动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去产能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6月,PPI同比涨幅高达5.5%,环比涨幅下降至-0.2%(见图2)。
4.中国制造业PMI稳定在50%之上
自去年末以来,制造业PMI指数在上升中趋于平稳,连续数月稳在51%之上,显示制造业活动扩张势头(见图3)。
5.进出口贸易同比上涨,但贸易顺差同比下跌
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3141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见图4)。其中,出口72096.78亿元,同比增长15%;进口59315.09亿元,同比增长25.7%;贸易顺差12781.69亿元,同比下降23.56%。
6.货币信贷市场情况
(1)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97万亿元,同比多增4362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9.07万亿元,同比少增1.46万亿元。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65.04万亿元,同比增长9.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59.66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64万亿元,同比多增1856亿元(见图5)。
(2)广义货币(M2)增长9.4%,狭义货币(M1)增长15%。6月末,广义货币余额163.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余额5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2个和9.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6.6%。上半年净回笼现金1326亿元。
7.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情况
6月实现资金净投放467亿元。其中,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34次逆回购操作,合计投放资金142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回收资金合计138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600亿元,MLF投放资金4980亿元,MLF回收资金4313亿元(见表1)。
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自去年三季度开始,受到房地产调控和人民币贬值影响,货币政策趋于收紧趋势,货币市场利率不断上行。2017年一季度开始,监管部门密集出台多项监管新规,在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方向下,金融监管趋于严格。货币市场利率进一步上行。截至6月30日,隔夜、7日和14日回购利率较年初分别上行76BP、120BP和149BP。
与去年同期相比,货币市场利率震荡幅度加大,并出现趋势性上涨。截至2017年6月30日,隔夜、7日和14日回购利率去年同期分别上行81BP、125BP和109BP。endprint
债券市场价格走势及特点
(一)上半年中债新综合净价指数震荡下降
2005年以来,债券市场呈现了三年周期性规律,周期内基本形成了第一年上涨、第二年微跌、第三年探底的“一牛两熊”模式。自2014年开始,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降准、降息逆势调控,经济的货币环境趋于宽松,债券市场在2014、2015及2016年上半年持续走强,中债新综合净价指数震荡上行。2016年四季度起,受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事件增加影响,价格指数出现下跌,2017年上半年持续下行,并于2017年5月23日降至最低点96.8828点,较年初下降3.28%。其后指数小幅回调,6月末收于97.8413点,同比下降4.25%。
(二)国债收益率曲线较年初大幅上漲
截至2017年6月30日,受资金面持续收紧影响,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均较年初大幅上涨。其中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震荡上行后小幅回调,在5月10日到达最高点3.69%,6月末回落至3.5683%,较年初上涨58.46BP;3月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至6月中旬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后出现小幅回落,6月末国债收益率为3.1397%,较年初上涨51.03BP;6月中下旬3月期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曾一度出现倒挂。
债券市场交易结算
上半年,全市场债券结算量达459.63万亿元,同比上涨3.02%。其中,现券结算量为45.35万亿元,同比下降19.14%;回购交易结算量为413.17万亿元,同比上涨6.11%。
在中央结算公司交易结算量为255.24元,同比下降8.41%。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23.01万亿元,同比下降36.83%;回购交易结算量231.13万亿元,同比下降4.33%;债券借贷为11025.6亿元,同比增加4321.16亿元,同比增长64.45%。上海清算所交易结算量共计77.68万亿元,同比上涨11.89%。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21.61万亿元,同比上涨657.75%;回购交易结算量56.06万亿元,同比上涨13.64%。交易所债券交易结算量共计126.71万亿元,同比上涨29.22%。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0.73万亿元,同比上涨13.15%;回购交易结算量125.97万亿元,同比上涨29.33%(见表2)。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87万亿元,同比减少4.08万亿元,同比下降34.17%。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新发债券1114只,发行量56472.34亿元,占比71.79%;上海清算所登记新发债券1586只,发行量17454.34亿元,占比22.19%。中国结算登记新发债券共计492只,发行量4741.75亿元,占比6.03%(见表3)。
债券市场存量结构
6月末,全国债券市场总托管量达到59.13万亿元,同比增加7.83万亿元,同比增幅为15.27%。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总量为46.44万亿元,占比78.54%;上海清算所托管总量为7.89万亿元,占比13.54%;中国结算托管总量为4.80万亿元,占比8.12%(见表4)。
作者单位:中央结算公司
责任编辑:鹿宁宁 刘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