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式创新的探究

2017-09-05严朝华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新课改创新

严朝华

摘要:数学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小学教育,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有极大的帮助。而随着新课改的执行,创新数学课堂成为主流教育方向,教师开始为学生定制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围绕学生兴趣开展,激发学生对于数学探索的精神。本文将深入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形式上的探究,目的是为为小学教育提供创新新思路。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创新;探究

数学教育始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课程内容,而随着新课改的执行,小学数学教育的课堂更显多元化,更加注重学生的教育。为了更好地展现出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成为许多老师关注的焦点。只有在教育体系当中纳入创新教育的观点,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学习数学。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现状

1、未能和学生形成互动。虽然说,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现代教育的形式,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但对于部分学校而言,虽然是以“新课改”教育作为主要教育思路,大力创新,但却未能如愿引起学生的注意。换句话说,教师未能深刻理解创新教学中情景教学的意义,对情景教学只是作以浅显的理解便开始实施,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换汤不换药的教学形式。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许多学校开始兴起多媒体教学。许多教师开始在课件上下功夫,但随着调研的深入,逐步发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仍旧围绕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只是将黑板换成了PPT,如此换汤不换药的教学形式依旧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讲课效果而言,和传统授课一样,没有带来多大的变化,因此,学生仍旧处于被动接受教师传达知识的情况,从而导致教育工作进程缓慢,课改效果难见其效。

3、严肃的教学氛围。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却和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小学数学而言,对于小学生只是初步掌握数学的逻辑性,将小学生的思维以抽象向具象转变。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严肃的教学氛围并没有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对时间表的认知,小学生在潜意识中认为,时间表中的短针和长针都是代表着一个时间点。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強调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未能把握小学生对于时针和分针两种概念的认知,从而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乏味性,不利于实现长期教学。

4、评分体系未发生改变。评分体系是整个教育系统对于学生把握知识程度的评判标准,而这样的体系标准贯穿我国整个教育历程。例如,中考的分数和高考的分数是享有优秀教学资源的学校择校的参考依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首先导致课改进程始终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以致于面对小学数学教育,仍旧以分数来评判小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让小学生形成刻板的做题思路,影响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其次,课改教育一改传统教学理念,二改素质教学,但却因为分数导致两种课改内容未能如愿实现。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式创新方法

1、小学数学教学情景教学的创新表现。情景教学是以模拟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从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的含义,从而充分调动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情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情景的时候,要多考虑学生的感受,以学生的角度为起点,引发学生对于所讲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另外,情景教学还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抓住学生对于未知的好奇,对于求知的迫切心理,结合这一点,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好感,从而让学生感觉数学不仅有意思,还好学好玩。例如,以动画视频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课外教学形式或者游戏数学的形式为主的情景教学模式,这些情景教学的应用不仅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彻底的改观。比如,在“认知图形”的课程中,首先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等,然后以各个形状为一组,开展图形展示大比拼,如所在三角形一组的学生列举哪些工具或在哪些地方出现的三角形。不仅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还形成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容易接受知识点。

2、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教学的创新表现。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而数学不仅需要想象力,更需要具象化意识。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例如,对“分数”的理解。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就是分开的数字或者会分的数字,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维开展教学。如,会分的数字,结合“会分”开展趣味性教学,引导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趣味性教学课堂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够帮助学生产生继续探索数学的好奇心,逐渐加强对数学的兴趣,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摆脱学生不理解数学,不愿意学数学的现状。

3、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体系的创新表现。小学生不愿意学数学的一大原因就是成绩问题。由于未能表现出好的成绩,所带来的一系列的不被认知让学生形成挫败感,以致于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整个教学水平,改变以分数为主导的教学思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对学生予以鼓励、耐心的讲解。比如,小学生在课堂上未能算出正确答案。教师不应该给予批评,而是皆以寓言故事进行鼓励或劝导。如,孟子小时候的顽皮以致于学习不好,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也是糊涂蛋等等,以此来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的挫败感,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继续努力”的认知。

三、结语

新课改教育不仅重视素质教育,更重视创新课堂的形成。因此,教师应该多以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授课方案,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杜绝出现因分数产生的歧视问题,从而让学生深刻认知数学的趣味性,利于开展持续性学习。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全面提升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探析[J].新课程:中旬,2014,4(4):87.

[2] 王毛雨.探讨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8(34):103.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新课改创新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