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思考
2017-09-05孙晓凯白雪峰
孙晓凯+白雪峰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分析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提出了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要强化主体作用;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强舆论引导;注重问题研究;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灌输”方式。
【关键词】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对策
一、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先后提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提到新的高度上。2014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调研报告上批示:吃饭砸锅。指出了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2015年1月29日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袁贵仁强调要贯彻落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特别是加强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坛管理。这些论述对我们深化意识形态工作认识,坚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话语权,有效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1、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炒作敏感话题,提出政治诉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学习、生活,丰富了人们参与民主、表达诉求的方法和渠道。然而,同时也给一些心怀不轨,意图分裂国家领土主权、制造社会秩序混乱的不法分子不断利用网络进行渗透,无国界、无“警察”、无限制的网络信息传播,炒作社会敏感话题的机会。他们经常利用一些个别事件,在网上散步各种政治谣言,恶意丑化、抹黑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借助非政府组织,培植异见力量,利用社会舆论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通过混乱人们思想来破坏社会安定团结。更有甚者,借助宗教、民族问题,非法聚集,进行煽动人们进行恐怖事件。这些都是我国国内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
2、社会主流思潮淡化,多元思潮泛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许多人的价值观出现了迷失,主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被人们所怀疑,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失去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忽视历史,成为了不管过去,不管将来,只关注现在的“当下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如果没有了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缺失,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是十分危险的。
当前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影响最大的就是具有深刻的西方思想基础的“非意识形态化”观点,也就是淡化意识形态。原意是指西方思想的枯竭,后来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开始指向社会主义演变成历史终结论和社会主义的大失败等观点。“非意识形态”一面宣称对所有意识形态一视同仁,另一面实则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直接消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其他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也层出不穷。
3、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義、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这种变化趋势总体上是积极的,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消极效应。如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上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只注重短期、具体、现实的价值追求,而忽视全局、长远目标的实现,价值观产生严重的偏离。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演愈烈,思想意识的多元化对主流的意识形态构成严重影响和冲击。因此,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1、强化主体作用
强化高校党委领导的主体责任和宣传部门的牵头作用,做到在关键时期主动发声。党的领导和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导具有同一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牢牢控制高校思想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高校的灵魂和基础,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新形势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高校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要求,也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要求。
2、践行核心价值观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虚事实做,着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上下功夫。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正处在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带有深厚革命色彩的意识形态体系正日益失去影响力和号召力。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现代转型的需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凝聚共识的有效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最广泛的共识和共同生活的观念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3、加强舆论引导
大学生由于自身控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辨别力不高,极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因此,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首先,必须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建设的重要性,注意校园舆论引导和网络新媒体的应用,努力建设一批宣传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为特色的网站,打好主动仗,把意识形态教育同网络特点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网路舆论宣传教育无力的状况。其次,文化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宣传的监督和管理,对网站、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电影戏剧、文化场馆等平台也要齐抓共管,科学研判形势,注意做好校园抵御和防范宗教渗透传播工作。创建一个文明健康安全的思想文化环境。最后,作为高校要切实真正有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强调课堂纪律,注重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使新媒体成为学校舆论宣传引导的新窗口。
4、注重问题研究
注重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理论研究工作,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要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一是要敢于正视、面对问题,不回避、迁就问题。我们要善于分析、解决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找准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剖析问题的根源。只有这样有理有据的深入研究,才能以理服人。二是要勇于拿起批判的武器进行批判,对错误的思想、言行进行批驳否定。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想,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拿起批判的武器,组织、引导大学生进行辨别、分析和批判,抵制资本主义形态的渗透和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沉渣泛起,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5、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灌输”方式
灌输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从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的角度考虑,无产阶级绝不可以放弃任何精神阵地,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马克思“灌输理论”揭示了一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即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不会从群众内部自发产生,这种意识必须从外部灌输进去。当然,这种灌输教育不可避免的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致力于解决政治方向的问题,使广大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延安精神的灵魂就是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延安精神必须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人民出版社.
[2] 孙晓华,高绪国.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的若干思考.新余学院学报,2014.5.
[3] 吴斌.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北京教育,2015.5.
【作者简介】
孙晓凯(1990-),汉族,山西沁源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球化问题.
白雪峰(1991-),汉族,山西太原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规律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