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的整合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促进作用

2017-09-05张小波

未来英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整合实效性

张小波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的也不例外。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材粉笔黑板为主要教学工具的教学模式,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整合;课堂教学;实效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构建这种完美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将高中语文这一学科和信息技术这一实用性很强的工具整合,让信息技术完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提高。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的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这门课是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语文”这个词语本身而言,它包括两个方面,即“语”和“文”,所以语文这门学科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语和文的能力,让学生既能语,又能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所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就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工具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做一个完美的,有机的整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不仅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内在要求。也能更好地践行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对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促进作用

1、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预习更充分,从而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奠定了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徑。”因此,课前预习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借助信息技术,借助网络这一平台,搜集和查阅相关资料,走进作者,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关于文章的一些探究。例如,我在讲授《杜甫诗三首》时,先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查找杜甫的相关经历,概括出杜甫人生的四个阶段,借助网络研读更多的杜甫的作品,体会杜甫的诗风,做到知人论世。在这样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为全面理解课本中的这三首诗做了很好的铺垫。也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实效性的提高。

2、使导入新课更加新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情境化地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在这首歌曲的旋律中感受那段三国纷争的历史,从而更好地进入到这首词的学习中。这就很好地说明了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后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3、使整堂课的的教学模式新颖,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整合后的多媒体教学蕴含声音,图片等内容。这些丰富的画面, 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整堂课中都能紧跟老师的引导,积极思考和探究问题。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中学习。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2]

4、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增大了课堂容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有新的教材观,要明白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教师在用教材的同时,要借助信息技术整合相关的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是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唯一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多媒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丰富、生动。例如,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我在讲到相关的片段时插入影视作品,这样就很直观的呈现出相关的情节,便于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把近年来典型的高考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高考真题,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了很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实现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学科的完美整合。用这种整合后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 何克抗,吴娟编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整合实效性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