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7-09-05李子敏

未来英才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李子敏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各个学校的学科都在教学模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就对这一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一种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串讲串问,而且在当前的教学中这种方式仍旧比较泛滥。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老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问,然后学生挨个回答,虽然教学过程是比较顺利的,而且对于学生的思路也没有阻隔,但是长时间下去,这样的方式也导致了学生成了问答的机器,最终这种教学方式就会造成一旦没有教师提问,学生的自主阅读就处于一种无法提升的阶段中。而且学生对于课文的研读并不是很细致,就可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最终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对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对于学生思维的深入也非常的不利。

2、课堂教学思维混乱零碎。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对于学习方式更加推崇合作、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形式,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这一实质并没有切实的把握,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走上了歧路。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来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尤其在对课文进行研读时,老师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歡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时,则是让同学们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总之,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光顾着自己读或者自己的理解,而别人在讨论时对于别人的立意根本不在意。再加上一些学生对于课文整体上没有感知能力,匆匆阅读只会导致对文章句段的理解浮于表面,最终导致学生的理解也无法全面且深入。

3、课堂教学内容教育枯燥和乏味。不论是什么教材,都无法完全都所有学生的特点顾及到,这就导致在客观上对于现代媒体的教师教学中存在着照本宣科的情形。有些教师在教学黄总仍旧停留在对教材的教学上,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的主观因素。例如很多老师在教秋天时,多数是将多媒体课件制作成图片加文字的格式,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课件来表述所见内容。但是窗外就是美丽的秋色。教师只需要将学生带出教室,走出教师,哪怕是透过窗子看一眼,就能体会到秋天的美景,然而实际中很多教师对于这些资源是置若罔闻的,这就直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既乏味又枯燥,最终对学生的学习极为不利。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调整自身的角色。首先,教师需要从实质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对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其次,教师适应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身上,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有效整合,调节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同时,由于每个学生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在学习能力、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满足每个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文字灌输和口头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比较生动形象的场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三、教学中采取互动对话的形式

1、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阅读。语文阅读教学是把“读”放在第一位的,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质疑,边读边感悟。

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尽情想象。结合课文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是作文教改的主要阵地。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使读写紧密结合,有利于巩固和深入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3、围绕文本,大胆地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地位,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应尊重学生,努力搭建平台,积极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及他们在特定背景中的喜、怒、哀、乐。

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教师应重视学习中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习合作主要是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在课堂上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共同讨论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相互交流,在激烈讨论的环境中,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小组可以可以进行探讨,并通过小组活动、座谈会、答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课本的讲解为主,并没有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可以让学生积极探究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发现获得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满足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教师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语文的预习方式,强调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红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析[J].都市家教,2016(11):144-145.

[2] 王青.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法》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21):138-140.

[3] 陈文均.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J].速读,2017(19):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