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7-09-05廖波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策略

廖波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项以研究生活现象、分析生活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一项教学科目,在初中学校教学中占着很大的比重。正所谓“学以致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生活现象、解释科学原理对于促进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日常的学习心得入手,将生活现象、生活实验以及生活问题、生活案例融入物理课堂教学,谈一下我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一点认识,旨在为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以及高效进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过程

初中物理课程大多都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很多物理结论都源自于生活,反之,很多生活现象同样都源自于物理理论,教师在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时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并指导学生认知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和物理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并很好地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上来,进而把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自身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把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模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是很十分有必要的。

一、善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物理课堂增添生活气息

生活是物理知识的源泉,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归宿,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现象,让学生的学习充满生活色彩,使物理知识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新课引入,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为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都能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积极的情绪收获的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生活现象是容易接触到的,也是每个学生都有切身体会的,以生活现象导入新课是很科学、也很易被接受的一种方法,同时也符合我们认识事物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由现象到本质”。例如,教学到《蒸发》一课时,可以利用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身体会降低皮肤温度,刚游完泳上岸后会感到冷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入这一课的内容;以“坐沙发比坐椅子舒服”引入《压力和压强》;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室内一侧有哈气”引入《液化》一课的教学。将生活化的现象引入课堂,就会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在丰富课堂情境的基础上也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策略

初中物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过程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感受与领悟,以引导为主,灌输为辅,在个体日常知识体系上开展物理教学,指导生活实践。具体来讲,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要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注重活动情景的创设。创设合理的活动情景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热情,这有益于学生的动作模拟和记忆。其次,要注重生活问题的解决。在教师创设的课堂情景中,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方案。教师一定要注意,得出的方案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越过认知障碍,但不要帮助他们得出解决方案。再次,课堂活动的开展要以合作、探究为原则。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明确活动中的分工,进而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实现对问题对策的探究。

三、实验过程的生活回归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实验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验环节中学生们可以体验到动手带来的快乐。但是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着一个小的问题,那就是实验过于的简化,以至于显得与生活脱节。本来初中的物理实验都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蓝本的,为了方便学生學习,将其进行一定的简化,但是有时候这种实验在简化后反而看不到生活中的影子,偏离了原有的教学轨道。因而怎样还原实验的本身,让其回归生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了我们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对于摩擦力方向的判定上,同学们往往拿捏不定,我们不如摆脱现有实验条件的束缚,邀请学生到结冰的草地上,让其摆出加速滑冰的姿势。学生们一只脚向前滑动,另外一只脚使劲的向后蹬地。这时人体应该受到两个方向的摩擦力作用。而人体前进的方向正是摩擦力较大的那个方向,同学们在亲身体验这一差别之后,自然而然会做出摩擦力方向的正确判断,这比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判断出方向来要好得多。

四、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温故而知新,课后作业是初中生巩固所学,领会新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适当延伸。物理的学习,其最终目的是将所学应用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初中物理虽然是基础性学科,但与生活的联系同样密不可分。因而,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后作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规律,从而巩固所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不仅要创新作业形式,还要丰富作业内容,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完《质量》,教师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没有家长帮忙的情况下,独立测量出物理课本的质量、鸡蛋的质量、苹果的质量、桌椅的质量等,并对所测量的物体进行比较,对物理质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思考,为下一个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这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还能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巨大力量,让学生持有极大的热情和高涨的兴趣,从而促进物理知识水平的全面提高。除此之外,初中物理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日常生活资源来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以丰富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增大教学的信息量,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学习抽象物理概念,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重大,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才能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应用,才能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中感受和体验生活,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及学生的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1] 谭龙飞.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3.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物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