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中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作用
2017-09-05杨觐菲
杨觐菲
【摘 要】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可选的方式;循环经济强调发展的“生态效率”,强调对于资源和环境的高效利用,突出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理念;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建立基本的制度基础,划定资源约束并且维护市场秩序;而市场的作用则在于推动循环经济在政府划定的框架内最有效的配置资源和迅速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才能推动循环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政府;市场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严重的环境破坏。当我们浏览各种媒体报道的时候,发现“环境形势依旧严峻”“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污染触目惊心”、“雾霾指数频频爆表”、“癌症村频现”、“垃圾围城”之类的标题新闻频繁出现。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迫在眉睫的紧迫要务。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手段,可以在资源循环使用的过程中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索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提高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排放,保护了环境。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构建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新型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是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的根本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半身不可能天然诞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一方面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力量,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有形的制度基础,划定许可的资源利用约束;另一方面,在具备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更加积极地释放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促进环境资源的高效配置,推动循环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1】。
一、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显现是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有效配置稀缺性资源的思想和方法集合。其最基本的两个观点是:人类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存在着某种稀缺性;人类要实现良性发展需要最有效地配置稀缺性资源。在人来生产力飞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的今天,由于自然资源被过度索取和开发,其本身已经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稀缺性。循环经济思想的产生正是基于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保护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提高其利用和配置效率。循环经济是在自然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追求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目标。
自然资源稀缺性的凸显成为制约现代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根本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效率,即一方面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生产率,同时还必须消除或者尽量减少环境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随着自然资源成为最稀缺要素之一,经济学研究应该更加重视自然资源要素投入水平和经济增长之前的关系。与此同时,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单位GDP能耗以及资源消耗量,即绿色GDP核算,而不应该盲目追求单纯使用GDP或者人均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2】。
以切实提高自然资源生产效率为目标的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克服自然资源稀缺给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根本性阻碍。
由此可见,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日益显现是循环经济理念在这一时代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前提,也对于我们推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提出了更高和更紧迫的要求。
二、循环经济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生態效率
效率衡量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衡量的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效率包括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两方面。经济学关注的是既定技术水平下的配置效率,也就是选择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经济利益的技术方法和资源组合。经济学一般使用“帕累托最优”的标准来衡量配置的效率,这是一个同经济主体的主观效用有关的相对性的效率标准。生态经济学家主张用相对而言更具有生态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生态效率”标准【3】。
“生态效率”一词最早出现于世界工商理事会向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提交的报告《改变航向:一个关于发展与环境的全球商业视点》中。该报告从微观的角度将生态效率定义为:提供有价格竞争优势的、满足人类需求并保证生活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同时逐步降低对生态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强度,使之与地球承载能力相一致。在这一定义中,生态效率包含两层含义:(1)个体经营者在资源投入不增加甚至减少下实现产出的增加(2)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减少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其表现形式为“清洁生产”【4】。
在循环经济理念中,效率目标的含义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循环经济强调效率和效益的统一。效率是一种投入产出关系。然而,过去的效率分析中,投入方面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因素,这是导致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根源。发展循环经济则要求把生态环境作为效率的要素之一,即生态效率。循环经济关注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兼顾生态效率的提高【4】。
从宏观经济学意义上讲,生态效率可以被定义为:在尽量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生态效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和资源环境消耗量的实物量比值,它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是一国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生态效率的指标和资源效率的指标以及环境效率的指标密切相关。生态效率一方面表现为提高所投入的能源、矿产以及原材料等物品的生产率,主要体现为降低单位GDP能耗和物质消耗;另一方面表现为尽量减少客观存在于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由污染带来的负外部性所引起的一种非效率,主要体现为降低单位GDP环境污染负荷。
生态效率目标体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所规范的内容,循环经济实现生态效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只要有两个方面:(1)通过开发和应用资源节约技术、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和延长物料循环利用产业链,使得生产投入降低至最低水平,从而能够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2)通过开发和应用清洁生产、绿色制导技术和环境无害化技术等环境友好技术,尽量消除和减少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模式所追求的这一目标,使得传统的经济效率指标增添了新的生态学内涵。正是因为循环经济追求的效率目标从传统经济学中的效率含义扩展到了生态效率的深度和广度,在自然资源稀缺性凸显的今天,能够有助于现代社会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可见,循环经济所追求的的生态效率目标体现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着力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方式,是一种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社会经济系统能够成功运行的经济体制。
而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和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市场经济具有协同性和融合性【5】。首先,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协同共进的关系,循环经济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市场经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都遵循基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原则,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第三,循环经济要求把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市场运行机制,这是一种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促进市场规范有效的途径。第四,循环经济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反映越是生态环保越有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市场经济的最佳经济发展模式。
完善的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一,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完善的市场机制,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能够以各种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事实上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比使用强制手段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小的管理成本。第二,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这种新的制度框架的核心就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纳入市场运行机制这当中,并在这个制度框架的基础下,形成一个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完善的市场机制。其三,循环经济的市场实现需要制度建设和市场力量相互结合。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强调理论和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制度创新。政府的机制建设和与创新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础,而市场力量是循环经济发展壮大的最根本力量。第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完善的市场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受到划定的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约束的限制,而市场的作用则在于如何在这种约束之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陆学,陈兴鹏. 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2):204-208.
[2]张健梅. 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成本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
[3]李佳.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4]卢红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
[5]刘旌. 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6]王茂祯,冯之浚. 循环经济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4):163-166.
[7]王国印. 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 中国软科学,2012,(01):26-38.
[8]叶文虎,甘晖. 循环经济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03):102-106.
[9]黄敬华.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吴春梅.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及評价体系探讨[D].山东科技大学,2005.
[11]王富昕. 关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05.
[12]齐建国.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探索[J]. 学习与探索,2005,(02):160-16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