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季饮食调养
2017-09-05刘锋章文春
刘锋+章文春
【摘要】 时代在变迁,医学在发展,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有研究显示,现代人所患疾病中大约有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相关,而伤于饮食是生活方式病最主要的致病原因。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高、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天气炎热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宜耗气伤津,人体的阳气外发容易外泄,稍不注意饮食即会损耗阳气,从而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积累、总结、提炼形成了丰富的饮食之道,中医更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调养思想,因此,可以有效地指导人类的饮食调养,本文从中医的养生思想来指导夏季的饮食调养。
【关键词】 夏季;中医;饮食调养
1 古代对饮食调养的认识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物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机体化生水谷精微及气血精津、维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条件。但是,饮食失宜,又常常成为重要的致病因素[1]。其中《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了五谷为人体赖以生存的主食,五果作为辅食,五畜有益于五脏精气,五菜对五脏精气有充养作用,各种食物合理搭配会对人体的精气有补益作用,保证供给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
《黄帝内经》也将五味(酸、苦、甘、辛、咸)分别归属于五行(木、火、土、金、水),并与五脏相连(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食物的性能和药物的性能一样,也包括性味归经、升降沉浮、补泻等内容,也可依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对人体产生作用与影响。也可依据食物或药物性味的特点,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纠正或调和人体各部分不协调的状态。
在《黄帝内经》时期就认识到四时季节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情变化均产生不同的影响;应依据春、夏、秋、冬四季阴阳消长的变化来调节人的饮食,以适应自然规律,保持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2];人的五脏和四季变化也是相通的,根据五行学说春季属肝,夏季属心,秋季属肺,冬季属肾;因此,饮食调养也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这样才能不断顺应自然的变化,天人合一,保生常全。
2 夏季的气候特点
夏季指立夏到立秋前,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在五行中属火,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炼石流金于外,心火焚炽于内;人体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做到保护体内的阳气。防止因为避暑热而过分贪凉,从而损伤体内的阳气,而暑为夏季的主气,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使腠理开而多汗,故在盛夏应重在防暑邪。湿为长夏的主气,尤其在南方,炎热而多雨,或因居处潮湿,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淋雨涉水,感受湿邪而阻滞气机,好伤脾阳致使大便稀溏,食欲不振,故在长夏应重在防湿邪。
3 夏季的伤食因素
结合上述夏季的气候特点,夏季伤食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导致:其一,过食寒凉。夏季适当的食用一些寒凉之品可以帮助人们抵挡酷暑,但过食寒凉则会损伤人体脾胃之阳气,甚则伤及五脏六腑之阳气,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都有空调,两寒之邪内外相引,更容易损伤人体阳气;其二,过食辛热之品。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根据时令进补的传统,不能否认的是,在夏季适当进补一些助阳之物与人是有益的,但是当下之人以妄为常,在暑气酷烈之时,过食辛热助阳之品,无异于火上浇油,耗伤人体之阴液;其三,过食苦。夏季除暑气酷烈外,湿气也很重,苦能清热燥湿,故人们在夏季大量食苦以清热燥湿,殊不知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心火正旺,苦味属火,肺属金,恐苦味助火克金,令肺受病。因此,用中医理论来指导夏季饮食调养是迫切需要的。
4 夏季的饮食调养原则
4.1 养心健脾
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以清泄身体产生的内热,可用一些辛凉散发或苦寒清暑的中药泡茶饮,如:菊花、薄荷、荷叶、金银花、连翘、鱼腥草以利心火,散暑热;也可服用健脾的中药如白术、莲子、茯苓、藿香、白豆之类,既健脾胃,又可祛暑湿。
4.2 省苦增辛
少食苦味以免心火过旺,多吃辛味的食物如辣一些的萝卜及葱白、姜、蒜具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可补益肺气。夏季人体出汗多,腠理发泄,可适当食用一些酸涩、咸凉之品,如绿豆汤、酸梅汤均可消暑解渴之品,或凉拌菜中适当加点酸,酸味起到收敛作用,防出汗过多,以固肌表,并有生津止渴开胃的作用。
4.3 清淡饮食
适当的冷饮如冰淇淋、冰镇西瓜、饮料等能消暑解渴,帮助消化,促进食欲,但需节制,不可贪食以免胃部不适。新鲜蔬菜瓜果如西红柿、绿豆、黄瓜、冬瓜、丝瓜、西瓜之类清淡宜人,如苦瓜清热解暑,明目解毒;绿豆清热消暑,利水解毒;西瓜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黄瓜清热止渴,利水,解毒;番茄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既有营养又有预防中暑的作用。
4.4 合理搭配,膳食均衡
高温会导致蛋白质加速分解,所以要保证蛋白质供给:瘦肉、鱼、虾、蛋、奶、大豆含有优质蛋白。出汗多会导致水溶性维生素、水分及钠、钾等元素大量流失,因此,应适当补充维生素,多食猕猴桃、橘子、番茄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运动出汗多时可饮用淡盐水。
4.5 夏季养生食谱
绿豆粥、莲子粥、银耳粥、凉拌莴笋、荷叶茯苓粥、奶油冬瓜球、西红柿炒鸡蛋等具有清热解暑、生津利湿的功效。夏季应多补水,还可以多选用菊花茶、赤豆汤、莲子粥、荷叶粥、百合汤、皮蛋粥等,亦可清暑热、又可生津开胃。忌过食冷饮,不宜一次饮水过多,以免胃部出现不适。
5 小结
不论哪个季节,都应做到饮食宜暖,胃喜暖而恶寒。在夏季更应注意保护人体的胃阳之气,补充津液,另外,还要注意防暑防湿,少食厚味辛辣助火之品,也不宜为清暑热而过分贪凉。凡饮食中的生冷、凉食均应少食,以免损伤脾胃之阳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症。进食时宜细缓,不宜粗快,否则将损脾。同时进食的时候不宜说话过多,因为进食时专心有利于纳谷和消化。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一般日以三餐为宜,但若幼儿脾胃稚弱,老人脾胃虚弱时,则可适当地斟加一二餐。倘若过饥不进食或随时随意进食,则会打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使消化能力下降。人类生活在大自然当中,自然界有季节变化。每天的时辰也在更替,人的身体应在不同的环境中变化着应对,通过适时调整饮食,让中医养生之道为我们的健康服务。通过饮食调节身体与自然的和谐平衡,使我们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 1 ] 刘红宁,何晓辉,王茂泓.重视伤食研究应对疾病谱变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2,09.07.
[ 2 ] 李利娜.中医四季饮食养生[J] .中医中药,2013,7(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