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

2017-09-05陈明英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陈明英

摘要: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特点灵活处理。总之,物理课中成功的导入,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共同探究新知,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因此,一堂课的导入十分重要,设计并组织好一堂课的导入,可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同时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出奇制胜——导入新课的新颖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实践到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到课堂导入的方式上,要引入具有新颖性的东西。如在学习“速度”时,一开始,我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把学生带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意境和氛围中去:在非洲的原始森林里,猎豹正快速地追着羚羊,而羚羊拼命地在逃跑,请同学们设身处地想一想,猎豹追了一会儿,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最终跑得慢的羚羊成了猎豹的牺牲品、口中餐,为什么猎豹能追到羚羊?这就涉及到速度,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这样的开头让学生进入情境,具有新鲜感,能出奇制胜,激起同学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成功地为“速度”这堂课的教学奠下基调。只有“新”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

二、以人为本——导入新课的主体性

传统观点认为,课堂导入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因为教师在执行导这个动作。这种观点忽视了导的对象,我们既要考虑到是在导新课,但还要考虑到导的是谁。所以在课堂导入上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选择那些学生普遍感兴趣、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物理现象或者学生关注的重大问题等作中介,并在情境设置、语言组织等方面加以精雕细琢,方可造就成功的导入。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特意地渗透一些自然现象,让学生去思考其中的原理。如在学光学时,我是这样引入的:每当夏天雷雨之后,天空中有时为什么会出现五颜六色的彩虹?我们家里的彩电为什么会显彩色?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先学习光的初步知识。同学们一下子被这样的导入吸引了,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积累感知——导入新课的直观性

感性知识是焕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也是启发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而电教媒体的形、声、光、色恰恰为学生积累感知创造了条件。导入新课时,教师从感性出发,联系实际,运有电教媒体设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定能引起學生的强烈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在讲乐音三特征时,上课伊始,先用录音机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梁祝》片段,接着播放锯木厂锯木时发出的噪音录音。两段放音,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受到深深的触动,这时教师及时总结:声音千差万别、多种多样,有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也有嘈杂刺耳、令人烦躁的噪声,从而引出乐音与噪音之分。又如在讲解液化现象时,可首先播放一段生活录像:掀开沸水锅的锅盖,可以看到水从锅盖上滴下;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带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立刻蒙上一层水珠。其次再利用投影器演示乙醚的液化过程,最后让学生根据积累的感性知识总结气体液化的条件。

四、温故知新——导入新课的连贯性

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是有联系的,我们在一堂课的前几分钟可适当而自然地复习已学的内容,并通过有效的方式进入对新课的学习。如在学习力和物体运动状态时,可以先复习第一节的知识:物体在不受力时是怎样运动的,第二节自然连贯到可以直接说: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又将怎样运动。也就是说,在导入新课上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以形成知识的整体性。

五、实验质疑——导入新课的情趣性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中学生习惯形象思维,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老师对物理现象最生动、最清楚的描述,也代替不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直观观察。教学演示可信度高,可见度大,直观性强,趣味性浓,常常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例如,学习惯性及其应用之前,教师可以握着一个盛满水的玻璃杯,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水杯突然向左运动时,水向什么方向溢出?当水杯突然停住时,水又向什么方向溢出?学生将上述现象观察清楚之后,将水杯放在讲桌上,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杯口的塑料片上放一个鸡蛋,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当用木棒打击塑料片时,产生什么现象?装置很简单,学生却觉得很新鲜,好奇的目光紧紧盯着鸡蛋。这时老师举起木棒向塑料片打去,“啪”的一声,塑料片飞离了杯口。同时“啵”的一声,鸡蛋落入了杯中,顿时,学生们都兴奋起来,忙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这时教师就可以轻松的引入新课。

六、故事引入——导入新课的情境性

故事导入是以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或报纸上的新闻、历史故事、科学史的事例设置学习情境的一种方法。引人入胜的故事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如我在初三讲到压力压强一节时,就以一则故事导入压强概念。

师:“我讲的故事中包含着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科学道理,请大家注意。”接着投影出下段文字:“初冬的一天,湖面已经结冰,几个不知危险的小学生在冰面上玩。突然,冰破了一大块,一个孩子掉了下去,十分危险。这时一名叔叔看到了,马上跑到岸边,然后爬行到破冰处将孩子拉上来,又一边爬回岸边。”看完这段文字后,我问:“这位叔叔为什么要爬过去?跑过去救人不是更快吗?”学生反应:“跑过去可能会把冰压碎。”我予以肯定并追问:“对,请大家分析一下,‘跑过去与‘爬过去有什么不同呢?”立刻有反应快的学生回答:“爬过去时人体与冰的接触面大,跑过去时人体与冰的接触面小。”这时我提出课题:“跑过去和爬过去冰受的压力都等于人的体重,然而由于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产生的效果不同。这就是今天将要学习的‘压强。”在这个事例引入中,我带动学生分析了这位叔叔为什么爬过去而不跑过去的原因,帮助学生将学习情趣境与学生的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问题情境,很好地引入新课。

参考文献

[1] 张菊梅.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2):87-87,88.

[2] 李雪琴.如何设计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入[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4):32.

[3] 景淑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151-152.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