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激活小学数学课堂
2017-09-05林雅珠
林雅珠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激活。当今教师急于求成,“重复就是力量”屡试不爽,总是叮咛、检查、监督、训诫他们。“微课”巧妙地进入课堂,孩子们将得到更多的自由空间及创造平台,内在动力更易被激活。
关键词:微课;激活;好学;创造力
一、巧制“微课”并巧入课堂,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知识、技能、发展思维的主阵地。“微课”进课堂的试验中,我经常在探究重难点中适时插入“微课”。我发现不管录的是我们教师还是学生又或无人像只有师生声音的微视频均能激起学生巨大的学习兴趣。为激活数学课堂,我制作的“微课”有以下特性:
1、视频中主角就是孩子们身边最熟悉的引导者-老师或学习伙伴-同学;激起学生巨大的好奇心。
2、视频短小精悍,聚焦性强,既符合小孩子高度注意力时间短的特性,又能高效突出数学教学重难点。
3、师生的语言精练、动听、神情生动活泼,让学生意犹未尽。
4、鼓励孩子给“微课”提出意见建议或参与修改“微课”,自主重录“微课”,激活孩子参与数学教学的兴趣。
二、课堂巧用“微课”,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和学生共同录制的”微课”除了单纯的讲述性的内容,均留给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极大空间,鼓励孩子对探究的问题质疑、挑错、求异,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中,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分析、发现“物体每一点与它对应点的之间的连线相等”这一教学难点,选择试一试2“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怎样才能平移到图三的位置?”稍微改改制作“微课”。我找来班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班长小紫,邀请她跟老师一起做此”微课”。孩子非常兴奋,自己先积极实践研究,甚至请教家长、伙伴,后跟老师共同探讨适合“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微课”。“微课”层次大概如下:
1、小紫用生活趣事引入:我妹妹每天都在看《佩佩猪》,对佩佩猪的家非常感兴趣,她的愿望是为猪猪一家设计个房子,材料准备好了(方格纸左上角画一个三角尺,两根铅笔,右下角小猪猪佩琪指着中央说:我真想在这盖房子!),你能用平移材料的方法帮帮他们吗?
2、小紫引导同学观察:材料应往哪个方向平移?
3、用哪些方法能确定各材料分别移动了几格?(此时暂停视频。组织学生自主操作后小组合作、交流,接着给孩子们上台展示不同的方法,全班交流探讨。)
4、小紫边讲述多种方法边操作:(1)平移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的,哪个方向先移都行;(2)计算平移距离时,可用大小相近的小食物或小纸片边操作边计算;可抓住一条边用笔等事物代替移动并计算;可以关注某一个点,用笔尖点着移动着计算平移了几格。
5、最后鼓励同学们继续寻找更好的办法。
三、巧妙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教师的减负,激活教师备课的激情
中小学教师容易患上疲劳综合症,导致未老先衰,对教育的可持續发展和教师队伍十分有害。作为教师个人,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给自己“减压”。
注意按记忆规律制作“微课”辅助巩固知识点、能力点和考点,减少学生的复习用时,使学生所学在规律的作用下自然地达到熟练程度,也就减轻了老师自己的负担。
备课重视“两个利用”,减少重复劳动,节省时间和精力。一是利用好旧“微课”:自己的既有“微课”,不仅有自己对教材研究的所得,而且有实施的体会,只要把变化了的学生因素加以考虑,再加上日常有关该课的一些知识、方法的积累,就很容易在最短时间内形成高质量的新“微课”;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网上关于中小学教材每章每节每课都有很多的教案、资料、体会可借鉴,使用网上搜索或者申请为网上学科的会员,很容易就获得这些东西。你要考虑的重点就是如何结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制作“微课”也就容易快捷了。
四、巧用“微课”,有利于课堂“激活”各层次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1、巧用“微课”有利于激活各层次学生的课前自学。我一直鼓励学生阅读教科书,使之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学生能够自己学会的,可以不教;通过生生交流能学会的也可以不教。以便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鼓励学生自行预习的法子也层出不穷,但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之路一直很艰难。“微课”是一种新兴的生动活泼、精致微型的学材,精心制作的适应各层次学生的“微课”,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教材兴趣,孩子们可以从观看“微课”开始,转入阅读教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课堂上再利用“微课”为学生创造再次自学与交流的平台,逐步培养各层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激活课堂成为百花齐放的数学探究空间。
2、巧用“微课”有利于激活各层次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数学复习整理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进行总复习时,所面临的是时间少、内容多、要求高等突出问题。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如何让每位学生在复习阶段都有所提升是我任教以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简单重复读背解题方法等均能验证“重复就是力量”,可快速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成绩。但作为老师,我们的这些行为是很自私不负责任的,功利性太强,老师获得的荣誉是以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磨灭孩子学习的热情、损耗孩子的创造意识为代价的。
“微课”巧妙进入课堂,数学课堂将更具活力,孩子们将更易获得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自信,愿意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2] 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6-70.
[3] 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