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卖冰棍儿的老太太

2017-09-05曹磊

北京纪事 2017年9期
关键词:冰棍儿棉被老太太

曹磊

儿时的北京城有这样一群老太太,她们几乎统一地穿着由颈至膝的白围裙,头上戴着白帽,半截儿胳膊套着雪白的长套袖,形影不离的,是漆成白色、有4个小轱辘的箱式手推车,走起来吱呀吱呀地响。车厢顶部的开口处盖着白色的厚棉被,棉被下面就是我们这些曾经的孩子眼中无异于珍宝的各色冰棍儿。人们或许并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却可以笼统又得体地称呼她们“卖冰棍儿的老太太”。在那个时代人的潜意识里,老太太和冰棍儿间的联系是紧密而不可分割的,就像看门儿的一定是“老大爷”,幼儿园里的一定是“阿姨”,警察就一定得是“叔叔”一样,自然而然,约定俗成。用老北京人的话讲,什么人干什么活儿,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叫“道儿”。

因为时代、本钱、进货渠道不同,老太太们车厢里的“宝贝”也会有所差异,但是红果、小豆、巧克力、奶油4种口味的冰棍儿却是历久弥新、不离不弃的大路货。这些冰棍大多由北冰洋公司生产,形状有长方体和韭叶形两种。不论什么形状和口味的冰棍儿,都只用印着蓝色冰山图案的棉纸简单包裹,大概20根为一个单位装在灰白色的粗纸盒子里面。红果冰棍儿的价格最贱,巧克力和奶油口味的稍微贵上一点儿,每根也仅仅两毛五分钱左右。就算偶尔大方一次,买上一盒、半盒,请请朋友、同事,也不过破费一两块钱的样子,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人还很有些遵守着先人们“不时不食”祖训的意思。类似现在三伏天老爷们儿光着膀子涮火锅儿,三九天大姑娘晾着大腿吃冰棍儿的事情,在当年是绝对不可想象的。那时候供应冷饮的季节性很强,每年只有六到九月很短的一段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段,您就是有钱也没地方淘换那些东西去。所以卖冰棍儿的老太太们装扮北京的机会,也就只有这短短的不到4个月。

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体力不济,很多又都是“三寸金莲”的缘故,卖冰棍儿老太太们卖冰棍儿大多都有一个离家很近的固定地点,或是路口便道,或是公园门口,极少四处兜售,而且各有各的势力范围,大家心照不宣,绝不互相争抢生意,伤了老北京人视同生命的人缘、和气。

为了瞻仰卖冰棍儿老太太们的风采,您用不着起早,因为老太太们自己也不会大清早的就跑到马路边上去卖呆,去了也没人照顾生意,还不如先在家里缝缝补补、洗洗涮涮。等到里里外外都归置利落了,家里边该上班的上了班,该上学的上了学,老天爷也就正好把地上的暑气给蒸起来了。街上的人们口干舌燥,心里边琢磨着:“这会儿要是来根冰棍儿吃,嘿,没治了!”这时候,老太太们才会面带一切尽在掌握中的微笑,抿抿各自花白或者全白的头发,穿上那身模仿纺织女工的行头,吱呀吱呀地把小车从大大小小、明暗不同的门洞里推到大街上,从容又认真地开始自己的一天。

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卖冰棍儿老太太,应该是电影《黑三角》里老演员凌元饰演的那个慈眉善目的女特务形象。只可惜,因为电影情节的需要,这个老太太有点儿假。她的服务意识太强,不但沿街兜售,还不停地叫卖。现实版的卖冰棍儿的老太太们大多不会这么主动。她们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守着小车,默默鉴赏着擦身而过的芸芸众生,目光里缺少现代商贩们必要的狡黠和谄媚,流露出的除了淡定,只有淡定;不卑不亢,不紧不慢,似乎尘世的一切都与她们有关,又都与她们无关;沉默却并不冷漠,矜持又不失关怀,仿佛将熄的炉煤,外表虽不轰轰烈烈,内里却温暖犹存。似乎用那双已被时间和生命荡涤明澈的眼睛品评人间才是她们的主业,卖冰棍儿只是一件捎带手的事情。

“大妈,来两根小豆的!”

买主上门,老太太们才会稍许活泛起来,颤巍巍地用满是瘢痕的手将车厢上盖着的白棉被揭开一道小缝儿,伸进去,掏出相应数量和种类的冰棍儿,送到对方手上,再从买主的另一只手里接过少量的纸币或硬币,塞在胸前围裙的口袋里,几乎不用说话,态度始终是从容而淡定的。偶尔面对小孩儿顾客的时候,老太太们也会少见地多话起来,不厌其烦地回答各种关于冰棍儿的琐碎提问,调换货品,顺便的,还要 “窥探”一下孩子的“隐私”:“几岁啦?跟哪儿上学啊?父母都是干什么的呀?”很自然,就像对待自己的孙辈儿。

这些白衣白车,和善又安详的卖冰棍儿老太太究竟是从什么时候逐渐淡出我们生活的?对于这个问题,曾经年幼,并且疏于记录的我似乎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大概是在1995年前后吧。也正是在那个时间段里,北京人见识了一种名叫“超市”的稀罕事物,没有售货员,也不用凭票、凭证,想要什么,抬手就拿。再后来,西站那边又添上了不少大铁柜子,叫什么自动售货机,塞钱、按钮、取货、找零,那叫一个干巴利落脆。再再后来,有了电脑,有了网络,随便在上边鼓捣那么两下子,东西就送到家里来了,连窝儿都甭挪。现如今,您要是不会在网上淘换点儿东西,上街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那叫什么,out了。

鸿爪雪泥、白驹过隙,转眼间,号称跨世纪的新一代的我们已经在新世纪里摸爬滚打10来年了,儿时点缀大街小巷的卖冰棍儿的老太太们大多早已作古。今天的人们逐渐习惯,并且厌倦了在那些将我们尊奉为“上帝”的商贩们的笑脸和阿谀中识别陷阱、规避风险;或者纵情挥霍着轻点鼠标、刷卡搞定的炫酷人生。賣冰棍儿老太太们的身影已经渐行渐远,变得模糊,或许终究会被这座城市和她的人们所遗忘。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冰棍儿棉被老太太
吃冰棍儿
半条棉被
做冰棍儿
牛奶奶晒棉被
棉被里的爱
老太太养老院
一床棉被
101岁老太太就喜欢吃大鱼大肉
为独生女带二胎 老太太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