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700年,中国最古老的户外音乐节有多“躁”

2017-09-05王辉

北京纪事 2017年9期
关键词:书会马街音乐节

王辉

音乐、草坪、美食、啤酒,还有文艺青年的海魂衫、金属党甩动的长发……每到假日,到户外音乐节上“躁起来”,已经成为广大文艺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但是,你以为户外音乐节是外国人发明的吗?恐怕没多少人知道,7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户外音乐节了!而且,这个音乐节年年举办,一直持续到今天。这,就是马街书会。

河南平顶山宝丰县郊,有个马街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河南各地以及安徽、河北、山东、湖北、陕西、四川等省成百上千的民间艺人,都会负鼓携琴汇聚于此,以天作幕以地为台,在田野中纵情狂歌。方圆数百里的民众,携家带口呼朋唤友,来赴这一年一度的盛会。

这场完全由民间自发的“音乐节”,更像是艺人和观众的默契约定,700年来只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兵打到宝丰时中断过一年。当然,700年也只是有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碑记载,这个古刹大会起于元代,盛于明、清。也就是说,马街书会真正的历史(在有文字记载之前),也许还要悠久得多。

早在十来年前,我就看到过一篇關于马街书会的帖子,不禁拍案惊呼,“这不就是中国的伍德斯托克嘛!(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性摇滚音乐节)”心驰神往,怎奈总是难得闲暇。今年终于抽出时间,亲身体验了马街书会!

第一天,我可能来到了一个假的马街书会

跟迷笛、草莓不一样,网上可查不到那么多马街书会的攻略指南。费了好大劲,才在“平顶山在线”搜到今年的日程安排。寥寥几十字:“正月十一至十三,第十二届宝丰马街书会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展演等,在马街书会会场进行。”

既然没法提前做详细功课,那就去了再说吧!北京与平顶山之间没有高铁,和朋友老阎买了夜发朝至的软卧票。正月十二上午,我们下了火车。先到宝丰县城找宾馆把行李放下,打听着坐上了开往马街的公交车。

一下车,就看见不少充气拱门和横幅,都是“××企业祝马街书会圆满成功”之类。更显眼的是一个“马街书会艺人定点接待指南”的告示牌,标明了联系人和电话。原来,马街书会为所有来到这里的艺人提供免费食宿,艺人只要找到接待点,就能安顿下来。

11点,天空下着小雨。走在通往会场的路上,不禁心潮澎湃。期盼多年的马街书会,终于近在眼前了!哪承想,我可能来到了一个假的马街书会……

到了会场,一座3层楼高的纪念碑首先映入眼帘。东汉说唱俑下,“中国曲艺之乡”显示着这里的地位。然而,演出在哪儿呢?除了星罗棋布的食品摊,根本不见艺人的影子。

忽然,远远听见有胡琴的声音。循声而去,见一片麦田当中,孤零零搭着一座戏台,挂着“河南省宝丰县豫剧团”的横幅。雨湿地滑,走在麦地上更是一步一崴泥。好不容易挪到近前,只听见几声喇叭——散戏了!别人都往外走,就剩下我茫然四顾。这就没了?“下午两点半,有大书擂台赛!”一位观众告诉我。这时候,放羊的来到了我身边……

还有3个小时!鞋袜早已被冷水浸透,脚冻得冰凉。等还是不等?老阎选择直接回了宾馆,我却琢磨要是这么回去,这一趟不就白来了么?可是,漫漫3个小时,去哪里度过呢?

先到火神庙看看。麦田边的这座火神庙,就是上文提到碑文中记录了马街书会起源的古庙。据说,在同治二年(1863年),曾经计算过一次到会的艺人人数。艺人们来到火神庙进香钱,香案前放一口大斗,每人只许进一文,事后点数共有两串七。也就是说,那年到会的艺人有2700名。眼前的火神庙显然近年修缮过,香火也挺旺盛。但小庙不大,要在这里等待3个小时并不现实,转身往马街村里走走吧。

本想寻找一家饭馆吃口热乎的,暖暖和和地等待下午到来。然而,所见均是四面漏风的小吃摊,连个屋顶都没有。随便买了个夹饼,就把午饭解决了。好在也有收获——误打误撞间,撞到了艺人接待点。

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门口挂着“宝丰县李天一河南坠子传习所”的牌匾。不时有艺人在这里进进出出,一打听,这个不大的院子里住了几十位从各地而来的艺人。艺人们大都刚吃过午饭,正在午休。听说我来之前没多会儿,大家都在分头“彩排”,可惜我晚了一步,没能赶上。

终于挨过了漫长的3个小时!纪念碑下,“马街书会首届优秀长篇大书擂台赛”终于开始了。河南电视台梨园频道现场直播,显示了比赛的“高大上”。赛制挺有意思,攻擂者在台上演出,擂主则坐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如果攻擂成功,座位易主,否则那位擂主接着坐下去。

这天下午,一共有3位演员。两场河南坠子书,一场山东琴书。平心而论,3场演出质量还可以。但是!说好的漫天遍野上千档曲艺同时演出呢?说好的比迷笛草莓摩登天空都牛呢?这么多年的期盼,居然就只看到这个!跺着被雨水浸透的鞋子,我欲哭无泪。“什么玩意儿?马上回北京!”我脑海里只剩下这一个念头。

第二天,真是大开眼界!

幸亏遇见贵人,拦住没让我回去。不然,不但白遭了这场罪,真正的壮观盛况也要擦肩错过。

回到宾馆,老阎告诉我,经朋友介绍,一位当地朋友老潘可以为我们妥善安排。这位老兄,居然就是马街书会组委会的成员。他在宝丰文化系统工作,还是一位作家,已经出版了十几部小说,都是讲述当地的历史故事。

老潘对我们讲,正月十三才是马街书会的正日子。只有这一天,才最热闹。原来,不怪人家场面冷清,是我们来早了……

天还没亮,老潘就把我们领到组委会指定宾馆。餐厅里,竟然碰到了天津曲艺团的单弦名家刘秀梅和琴师郑力文,以及北京曲艺团的马小祥(也是郝云乐队的三弦琴师)、穆祥征等熟悉面孔,真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

托老潘的福,我们乘坐演员大巴(其实就是普通公交车)直接来到会场。果然是正日子,观众比昨天多了何止几十倍。离着会场还有老远,就已经实施交通管制。如果不是蹭上了车,只能排队步行数公里进入。

雨停了,地上也没那么泥泞了。抬眼一望,可不得了!昨天空荡荡的会场,已是满满当当!苍穹下、麦地里,近百档鼓书艺人打起简板、放声说唱——我和老阎相视大笑:“这才是马街书会!真正的马街书会!”

一脚踏入麦田,立即陷入书山曲海的包围。为什么说马街书会要比迷笛、草莓有意思呢?各大音乐节,最多不过七八个舞台吧?但在这里,每隔几米就是一个舞台!艺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高配版,用木板搭起简易舞台;中配版,开来皮卡或者摩托车,站在车斗里一样形成个舞台;平民版,搬来张桌子,或者站在上面,或者退于其后;还有更加因陋就简的低配版,直接站在地上开唱。无论哪种规格的舞台,最重要的一套“家伙”,是绝大多数艺人都配备了的:话筒和音箱。这么嘈雜的环境,想要全凭肉嗓子让人听见,根本不可能。

除了舞台分出规格,艺人们的着装也是各不相同。中式的,男的长衫、女的旗袍;西式的,西服皮鞋还戴上顶礼帽。但更多人所穿的,还是平常生活中的衣服。天气尚寒,以棉服、羽绒服为主。

艺人之中,男女老少皆有,还有很多是一家子。比如有个“曲艺一家亲”,夫妻都40多岁,一个拉胡琴、一个打简板。十八九的大女儿是主唱,还有个不到10岁的妹妹,手里也拿着简版,却是心不在焉。父亲瞪一眼就打上一阵,没注意她,就偷懒干站着,观众全都忍俊不禁。这些艺人,平常也是要么种地、要么做工,但在农闲时,就会亮出技艺走乡串镇地说唱起来。千百年来,中国人并不都识字,正是通过这样的书文戏理,晓是非、明善恶。中华文明的传承,跟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说书艺人有着莫大关系。

马街书会上,艺人们表演的以河南坠子书和山东琴书两种最多,间或也有西河大鼓书等。都是一代一代口传心授的“原生态”作品,虽多为乡间地头之娱,倒也野趣盎然。只不过,由于各档相互之间离得太近,大家的声音都交织在一起。但这又有什么关系?要的就是热闹!秦叔宝大战杨延昭,包龙图审问七仙女——也挺有意思!正应了音乐节上总爱喊的那句口号,“躁起来!”

和音乐节一样,这里也有主舞台。在主舞台上演出的,都是主办方从各地院团请来的专业演员(我们来时,蹭的就是接他们的车),既有很多俊男靓女,也不乏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印象最深的,还是宝丰当地一位90多岁的老爷子。他的琴师,跟他岁数也差不多。而琴师手里的那把琴,更是有超过200年的历史。他们表演的一段作品,获得了台下阵阵喝彩。

来马街书会观看、游玩的,除了本地居民和来自周边县市的人,应该也有不少是像我和老阎这样,千里迢迢特地赴会的。偶尔,也可见黄头发蓝眼睛的西方面孔。另外,还有一个队伍不容忽视,那就是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发烧友。这样壮观的场面,也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摄影题材。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本届马街书会,观众达到30万人次。

商业色彩,也挺浓厚

各种音乐节上,除了演出本身,美食、啤酒以及多种多样的文创市集,也都非常吸引人。在马街书会上,这些也都应有尽有。

先说吃,全都是极具当地特色的小吃。粉浆面条、胡辣汤、羊肉冲汤,几乎就是三大金刚。就着现炸的油条,不仅可以果腹,更可以感受当地的风土民情。

这届马街书会的主赞助商,就是当地的一家酒厂。关于这种白酒的宣传促销,随时随地、层出不穷。有促销台上的美女热舞,有试喝品尝,还有买几送几的优惠活动。古老的马街书会,也因此染上了浓厚的商业气息。

要说商业气息,各种游艺设施很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参与。气球射击、套圈游戏、卡拉OK,这些在城市早已显得过时的项目,在这里还是很能招徕人气。最神奇的是,居然还有旋转木马!耳边听着坠子书,旋转木马开动起来,其实也挺酷的。

但论起赚钱,恐怕谁也比不上这项几乎没有成本的买卖——收费厕所。麦田里随便挖个浅坑,找几块木板一围,写上“厕所,1元1次”,就可以躺着收钱了。“顾客”虽然个个心里叫苦,但除了交钱也别无他法。

实际上,马街书会最“正统”的商业行为,还是跟艺人们直接相关。现在很多娱乐明星上综艺节目,就是为了增加曝光率、提升知名度,然后就可以走穴挣钱了。马街书会也是一样的道理,正月十三在书会上演出,叫作“亮书”。艺人就是要让四乡八镇的人都看看,我是有真能耐的。接下来,各村镇就会派出人来,请心仪的艺人回去,说上、唱上一阵子,这就叫“写书”。“写书”的佣金,由雇主和艺人商定。按照现在的价码,优秀艺人几百上千总是有的。当然,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很多艺人要想“写出去”,也并不容易。主办方决定,没有写出去的艺人,可以领到200元路费,不至于空手而归。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多年夙愿得偿,马街书会居然这么“躁”!我曾经向老潘提问,马街书会好则好矣,但年年都在麦田上踩来踩去,不心疼吗?他哈哈大笑,“要说也怪,这里的麦子踩掉一茬,之后就会越长越旺!”希望马街书会也跟这麦子一样,越来越旺。明年继续,躁起来!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书会马街音乐节
一本书
南宋永嘉“九山书会”研究
音乐节
简论元代“书会才人”
薛莉:因为一座城,爱上摄影
记忆深处的马街书会
泥巴地里的曲艺盛会
——马街书会
如何看待非遗保护中的马街书会——与刘永涛先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