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MOOCs课程建设现状研究
——基于5个MOOC s平台上1 0门课程的比较分析
2017-09-05秦瑾若傅钢善
秦瑾若 傅钢善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 1 0 0 6 2)
国内MOOCs课程建设现状研究
——基于5个MOOC s平台上1 0门课程的比较分析
秦瑾若 傅钢善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 1 0 0 6 2)
在MOOCs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国内MOOCs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大幅度向前迈进,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的相继上线,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我国MOOCs教育改革的步伐,有必要理清国内MOOCs课程的建设现状。所以,本研究以MOOCs平台、教师团队、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六个方面为分析条目,对国内5个影响力较大的MOOCs平台上的10门课程进行详细的整体比较,分析得到目前国内MOOCs课程的建设现状。研究还发现,我国MOOCs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学完善的平台功能、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丰富的学习资源、完整的学习活动、多元的评价机制。但同样存在着教师引导不够、视频质量整体偏低、授课路径遵循“以教为主”的理念、支持服务功能欠缺这些方面的不足。最后从加强教师引导、加强线性学习路径引导、开发高质量微视频资源、设计基于PBL的学习活动模式和加强支持服务五个方面给出了改进建议。
MOOCs;课程建设;比较分析
2008年,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的概念被加拿大学者戴维·科米尔(Dave Cormier)和国家教育技术研究员布莱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在“联通主义与连结知识”网络课程中首次提出,从此这个新颖的术语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吸引人们的眼球。到了2011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两位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Sebastian Thrun)与彼得·诺维格(Peter Norvig)开发并应用了“人工智能导论”在线课程,当年世界各地有16万学生参与了该课程的学习,这是教育史上第一门具有真正意义的MOOCs课程,自此拉开了“MOOCs时代”的序幕。2012年,“MOOCs热”快速飙升,国际上最具有代表性的Coursera、Udacity、edX三大平台的相继建立,标志着“MOOCs时代”的正式来临,这一年被称为“MOOCs元年”。随后,各国的高校、政府、教育机构陆续加入了MOOCs教学改革的行列,并将其作为各自的教育战略发展规划之一。除了加盟国际三大平台,它们还纷纷推出了自己的MOOCs平台,比如英国推出了Futurelearn平台,还有德国的Iversity平台、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平台等。我国也顺应了全球教育发展趋势,跨过MOOCs元年,国内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尝试MOOCs教学,并研发出了国内本土的MOOCs平台,如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在2014年4月建立了学堂在线和好大学在线两大MOOCs平台,网易和爱课程网在2014年5月建立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等,有力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变革。MOOCs以“大规模、开发性、网络化、个性化”的特点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犹如一场数字海啸席卷全球,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2]。
国内MOOCs教育发展至今,平台课程的整体建设情况如何?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学习?为了更进一步推动我国MOOCs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所以,本研究对国内5个影响力较大的MOOCs平台上的10门课程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MOOCs课程整体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国内5个影响力较大的MOOCs平台上的10门课程,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这10门课程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为了保证数据和分析的科学性,本研究的准备工作如下:
(1)选取典型MOOCs平台。本研究选取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平台,包括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Ewant和顶你学堂。这5大平台课程种类和内容资源丰富,参与学生众多,从整体上反映了国内MOOCs的发展水平。
(2)选取具体课程。从每个MOOCs平台中选取2门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主要以选课人数和学生评价两个方面作为选课指标,还要兼顾不同的学科。根据选取思路,最终确定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在内的10门课程,涵盖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文学、社会学、法学和历史学等专业。本文对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Ewant和顶你学堂这5个MOOCs平台和10门课程进行了编码,平台分别用A、B、C、D、E表示,相应的课程用平台字母加上序号表示,其中A1代表“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课程,A2代表“Java程序设计”课程,B3代表“经济法”课程,B4代表“数学之旅”课程,C5代表“大学英语(口语)”课程,C6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课程,D7代表“楚汉相争之职场竞争力”课程,D8代表“活用希腊哲学”课程,E9代表“金融从业必修课CFA”课程,E10代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
(3)确定分析条目。选定MOOCs平台和具体课程后,就要确定具体的分析条目,也就是说从10门课程的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MOOCs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其核心组成要素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张
进宝等[3]指出网络课程包含六大核心要素:课程资源、教学设计、在线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学习评价与技术支持。陈庚等[4]通过对网络课程特征和专家关注点的分析,得出网络课程应该包含课程平台、教师队伍、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资源、学习活动、课程特色和教学结果七个核心要素。通过对这10门MOOCs课程的初步分析,发现它们共同的条目有学习资源、学习活动、教师团队和学习支持服务。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分析条目定为六大方面:MOOCs平台、教师团队、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
二、对课程的整体比较
本研究在对5个MOOCs平台的10门课程进行学习体验的基础上,从六大方面对选定课程进行分析比较(以下所有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一)MO O C s平台
本部分从平台首页、学生个人空间、课程介绍页和课程学习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平台首页
平台首页主要包括平台宣传、课程导航、热门课程、用户注册与登录、服务信息五个方面。
(1)平台宣传。主要是关于MOOCs平台的简单宣传。5个平台都有简单的宣传标语,学堂在线的标语是“最大的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的是“中国顶尖的慕课平台”,中国大学MOOC的是“最好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Ewant的是“育网开放教育平台”,顶你学堂的是“14亿中国人的在线大学——中文慕课平台”。
(2)课程导航。首页平台名称旁边都有课程导航栏,5个平台的导航栏中都有“课程”和“院校”两个选项。设计者根据平台的特点对其他选项做了不同的设置,学堂在线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导航栏最为接近,学堂在线包括“课程”“院校”“广场”“学校云”“雨课堂”“App下载”六个选项,中国大学MOOC包括“课程”“学校”“学校云”“客户端”四个选项。
(3)热门课程。在平台首页用户可以看到部分热门或近期开设的课程,平台也通常会提供课程名称、开设课程的学校、主讲教师、开课时间和参与人数。
(4)用户注册与登录。用户可以用邮箱或手机号码注册新账号,也可以用微博、QQ、微信等第三方账号直接登录。
(5)服务信息。主要包括“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合作伙伴”“招募伙伴”“新闻动态”“媒体报道”等机构信息,以及意见反馈、常见问题等帮助类信息。
2.学生个人空间
本部分主要包括个人信息设置和所学课程管理两方面。
(1)个人信息设置。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生日、学校、职业等)和账号信息(用户名、登录密码等)。
(2)所学课程管理。课程一般包括正在进行、即将开始和已经结束三种状态,用于提醒学生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3.课程介绍页
本部分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课程概述、视频简介、课程开课信息、授课大纲、授课教师和常见问题。
4.课程学习页
从课程介绍页点击相关学习链接进入课程学习页,也就是具体的课程学习空间。课程学习页的设计在考虑课程的总体设计理念的同时,还需照顾MOOCs平台的学习者体验。通过分析,5个平台均采用一定的框架结构进行课程学习页的设计,主要包括两种结构:
(1)传统两级设计结构。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Ewant和顶你学堂4个MOOCs平台均采用两级课程结构,两级指的是左侧与右侧,其中左侧为目录,右侧为目录对应的具体内容。以C5为例,左侧为目录,包括公告、评分标准、课件、测验与作业、考试和讨论区六部分内容。使用者点击左侧任意一部分内容,右侧会呈现相应的具体内容。
(2)三级设计结构。学堂在线采用了三级结构,指的是上侧、左下侧和右下侧,上侧呈现课程总体类目,左下侧呈现上侧各个类目的目录,右下侧呈现左下侧各个目录的具体内容。以A2为例,上侧的类目包括课件、课程公告、讨论区、Wiki、进度和考试六个部分,比如点击“课件”类目,左下侧会显示课件对应的目录,再点击目录的任一部分,右下侧会显示对应的具体内容。
(二)教师团队
本部分主要从教师团队成员组成和教师参与活动两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教师团队成员组成及其参与活动统计
1.教师团队成员组成
从总体上来看,MOOCs教师团队的人员组成多样化,有些课程有多位教师,有些只有一位教师;教师职称以教授为主,也有以副教授和讲师为主所开设的课程。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一些规律:第一,注重团队合作,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课程建设任务。比如B3的教师团队由3位教授、2位副教授、1位讲师和1位助教组成,其中教授、副教授和讲师负责课程的讲授和答疑,助教除了负责答疑,还要负责解决平台技术方面的问题。第二,注重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影响力,比如A1的教师曾经担任美国康泰尔通讯顾问公司的顾问,目前除了做教学研究,还担任“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副主委”。
2.教师参与活动
教师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资源建设。在开课前,教师团队准备好课程的视频、文本课件、测试题等资源,供学生学习。
(2)公告发布。向参与课程的学生发布课程动态、课程计划、课程配套资料、课程活动通知和课程补充信息等。10门课程中,有6门课程会向学生发布公告。
(3)讨论答疑。教师在讨论区和学生交流,解决学生的疑惑。通过表2得知,仅有4门课程的教师参与了讨论答疑活动。
(三)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视频资源和测试资源。
1.视频资源
本部分从视频数量、视频时长、视频类型和录制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视频资源统计
从数量和时长上来看,在这10门MOOCs课程中,有7门课程的视频是由平台按周逐步发布,数量最少的为每周4个,最多的为每周32个;3门课程的视频开学起就由平台全部发布,数量最少的为25个,最多的为33个。这10门课程的视频时长为2.02分钟到32.40分钟不等。
从类型上来看,视频可以分为授课类视频和教辅类视频。授课类视频指的是教师讲解知识点,并按照时间长度划分视频,这是最主要的视频资源。教辅类视频一般用于问题答疑、测试说明、课程小结等,比如A2的“问题说明区”。10门课程中只有3门课程提供授课视频和教辅类视频,其余7门课程仅有授课视频。
从录制方式上来看,同一门课程的所有视频表现形式基本统一,以固定录制风格为主;大多数课程的视频采用两种以上的录制方式,可以从多感官刺激学生,降低学习负荷。只有D7、D8和E9仅采用1种视频录制方式;再通过比较,采用最多的录制方式是虚拟演播室和PPT同步实录,10门课程中有6门采用了这两种录制方式。
2.测试资源
本部分从测试类型、测试数量、提交次数、提交期限、分数和释疑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测试资源统计
(1)测试类型和数量。测试类型主要分为三类:平时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平时测试又分为视频开头测试、视频内测试、随堂测试和单元测试,其中前三类测试均属于随堂练习的范围。
视频开头测试是在视频的最开始插入1至2道测试题,用于学习者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视频内测试是在视频的播放中插入1至2道测试题,这类似于面对面教室中的随堂提问。随堂测试是根据知识点难度设置的课堂测验,采取当堂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会有统一的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测试属于综合类测试。在这10门课程中,9门课程有单元测试,数量从2到12个不等;1门课程有视频开头测试,数量为44个;1门课程有视频内测试,数量为8个;3门课程有随堂测试,数量分别为34、40、66个;2门课程和7门课程分别有期中和期末测试。
(2)提交次数和期限。这10门课程中,只有A1、D8和E9有提交次数限制,其余7门课程的大部分测试题没有限制,比如A2的随堂测试和单元测试均没有提交限制,只是期末测试限制有1次机会。还可以看出,随堂测试和视频测试均没有提交次数的限制。在提交期限方面,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无限制期限,10门课程中的视频测试均无截止日期;第二类是有具体提交期限,课程会定具体提交时间,C5单元测试的提交截止日期为测试发布后的第二周周末;第三类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但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前必须提交作业。
(3)分数和释疑。除了C5的视频内测试和随堂测试、C6的随堂测试、E10的视频开头测试,其余测试题均设置分数。再综合上面提交期限的数据,无提交期限的测试题均不设置分数,比如所有视频测试。在释疑方面,只有A1的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提供试题答案的讲解,其他课程的测试只有简单的答案。
(四)学习活动
之前在“学习资源”部分已经讨论了视频和测试两类活动,这里主要对其他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表4所示。可以得出,国内MOOCs课程中,除了视频学习和参与测试,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主要以讨论交流、同伴互评、问卷调查和记录笔记为主。
表4 学习活动统计
1.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主要分为主题讨论和综合讨论。主题讨论是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有些课程的主题讨论区设置在视频和文本资源下边,比如C5、C6,有些设置在综合讨论区的最前面,比如A1、B4和E10。综合讨论区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起主题性的讨论。有些课程把综合讨论区又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具体的讨论区,比如A1包括笔记分享区、内容释疑讨论区和作业释疑讨论区。
2.同伴互评
10门课程中有5门课程需要同伴互评,互评内容为主观测试题,如B3的问答题和论述题、C5的翻译句子。其他课程不需要互评的原因一是教师已经预设好答案,系统会自动评阅学生作业,比如A1和E10;二是没有设置主观题,比如A2、C6和D7。
3.问卷调查
10门课程中有6门设置问卷调查,具体分为前测问卷和后测问卷。前测是课程开始前提供的问卷,用于调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意愿;后测是课程结束后提供的问卷,用于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其对课程的建议。在这6门课程中,A1设置了前测和后测问卷,其余只有后测问卷。
4.记录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记录笔记,勾画重难点。B3、B4、E9和E10都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记录笔记,而且B3和B4除了可以记录文字,还可以添加图片、超链接和表情符号等。
(五)学习评价
本部分主要从课程评价方式、成绩计算方式和证书要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课程评价方式统计
从评价方式来看,国内MOOCs课程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种方式。采用最多的方式是“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笔者在统计资料时就发现了有6门课程使用此方式。单一采用“形成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的课程分别有3门和1门。从总成绩计算方式来看,10门课程根据不同的评价方式设置了不同的成绩计算方式。大部分课程的总成绩包括若干评价类型,每个评价类型占一定比重。从证书要求来看,一般分为合格和优秀两个等级。比如A1课程60分以上颁发合格证书,A2课程50分以上颁发合格证书,C6课程60到84分颁发合格证书,85分以上颁发优秀证书。
(六)学习支持服务
从现有课程来看,国内MOOCs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包括课程介绍、进度提醒、学习帮助和证书颁发四个方面。
表6 学习支持统计
课程介绍方面。10门MOOCs课程均提供了课程介绍方面的信息,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师团队、教学大纲和学习计划等信息。好大学在线把课程全部向学生开放,没有时间限制和具体的教学计划安排。
学习进度方面。学堂在线和好大学在线有专门的学习进度页面,学堂在线显示学生学习内容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好大学在线显示学生的整体学习数据。中国大学MOOC采用进度标记的方式,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填充进度条的颜色。顶你学堂显示学生学习知识的具体位置。
学习帮助方面。一般以发布公告、解答讨论区疑问为主。E10还增加了教师动态提醒,比如教师发布新的课程资源、修改课程资源、调整发布时间等。
证书颁发方面。证书中有教师的电子签名,包括电子证书和纸质收费证书两种。学生需要达到相应分数要求才可申请。
三、国内MO O C s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一)取得的成绩
1.科学完善的平台功能
5个MOOCs平台均包括完整的平台首页、学生个人空间、课程介绍页和课程学习页,而且功能相对科学完善。平台首页用于宣传、介绍热门课程和服务信息,并提供清晰的课程导航和注册登录界面;学生个人空间提供学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和支持服务;课程介绍页提供具体课程的基本概况,可以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课程;课程学习页采用稳定的二级或三级设计结构,从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科学的线性学习路径。
2.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
通过统计分析,国内MOOCs课程的教学团队有以下共同点:一是教师团队有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并担任学术团体的重要角色,有留学经历等。这为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教师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提高了课程运行的效率。
3.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完整的学习活动
(1)丰富的学习资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平台资源包括视频、文本和测试资源,以视频资源和在线测验资源为主。第二,资源设计方式的多样性。视频和测试资源均体现了设计的多样性。视频设计的多样性一是指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设计不同的视频类型,比如授课、解惑和总结型;二是指视频录制方式多样,从多场景、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测试资源设计的多样性主要指测试类型、提交次数和期限的多样性。
(2)完整的学习活动。包括讨论交流、同伴互评、问卷调查和记录笔记。讨论交流是MOOCs课程乃至整个教育领域中的关键要素,是实现“教”与“学”整合的有力支撑。MOOCs学习人员众多,通过互评彼此作业,不仅能减少教师的负担,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问卷调查可以检验学习效果,以便教师及时调整课程设计方式。通过记录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日后回顾所学内容。
4.多元的评价机制
10门课程中有9门用到了形成性评价方式,只有1门课程仅采用了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在上述的9门课程中,有6门采用了“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形式,3门采用了单一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在采用组合评价的6门课程中,有5门课程的期中、期末测试总比重不超过60%,课程评价较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
(二)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引导不够
通过研究得出,10门课中教师的引导均比较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课程公告的发布不够积极,10门课程中有4门课程没有公告,有公告的课程发布也不够及时;二是教师参与讨论的次数很少,10门课中只有4门课程的教师参与了讨论答疑;三是提供的释疑很少,10门课程中仅有A1提供了测试的释疑,其余课程的测试只提供参考答案,没有具体讲解。
2.视频质量整体偏低
第一,10门课程中,6门课程有超过20分钟的视频,其中3门课程有超过30分钟的视频。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实验说明,成年人的注意力最多可以维持15分钟,过长的视频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第二,10门课程中,只有C5和E10有视频测试,其他课程的视频只是教师全程的单一化教授。第三,10门课程中,有7门课程的视频只是单一的授课类型,其他3门课程虽然有教辅类的视频,但不够丰富。第四,在录制方式上,多采用虚拟演播室、PPT同步实录和实地录制的方式,画面比较枯燥、死板,缺少可汗学院式、动画式的录制方式。
3.整体授课路径还是遵循“以教为主”的理念
10门MOOCs课程的设计模式还是以课程为立足点,基本均采取“教师发布资源+学生在线学习+在线讨论+参与测试”的循环教学路径。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法对于知识的获取是有作用的,但是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以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为依据,这种教学模式的培养只停留在“知道”和“领会”的层次,很难达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高级层次,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还停留在较浅的学习层次,缺乏知识迁移、积极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没有达到深度学习的层次。
4.课程的支持服务功能不强
首先,10门课程的学习进度说明比较粗略,只能显示百分比(目前学习内容占所有内容的比例)、整体大致数据、简单标记和大致位置。而且仅能记录已经点击的资源,不能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一个视频看了多长时间、看了多少视频、作业完成了多少等数据。其次,在学习帮助方面,只有课程公告和讨论答疑,不提供在线服务和外部的帮助支持工具,限制了学生获取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
四、改进建议
(一)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MOOCs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学习,实现自主学习,但是自主学习不代表不需要教师的引导。MOOCs本质上属于远程教育,生生、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所以教师的积极引导是保证MOOCs教学质量的关键[5]。具体要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及时发布课程公告,告知学生课程的最新动态、注意事项等信息;第二,积极参与讨论,回复学生疑惑;第三,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能够根据学生需要调整教学设计;第四,在给出测试题答案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答案解析;第五,教师团队之间要定期沟通,互相协作,确保MOOCs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线性学习路径引导
MOOCs课程有着包括微视频、Flash动画、PPT课件、电子文本、随堂测验等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互动讨论、同伴互评等多样的学习活动,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实现个性化学习。然而,正因为资源与活动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如果课程中只是把它们进行简单堆砌,一是不利于学习者的选择,二是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从而减小学生良好学习体验的概率。所以,平台课程设计者需要建设科学的线性学习路径,明晰具体课程模块,安排好学习时间段,并在每个模块中精心设计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与学习序列结构,实现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的有效融合。
(三)开发高质量的微视频资源
微视频是MOOCs课程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决定了MOOCs课程的整体运行效果[6]。建议主要从四方面着手:第一,进行碎片化设计,立足重点知识,将每个视频的时长控制在5—12分钟,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降低认知负荷;第二,适当设置视频测试,增加交互;第三,在微视频类型上,以授课类视频为主,增设包括疑惑解答、课程总结、案例分析等教学辅助类视频,满足学生多层次的需要;第四,在微视频录制方面,除了虚拟演播室、PPT同步实录和实地录制,采用一些新颖的录制方式,比如可汗学院式、动画式、访谈式等,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四)设计基于P B L的学习活动模式
PBL的全称为“Project-Based Learning”,中文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它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景化学习方式,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达到对知识材料的深层次理解[7]。所以,在MOOCs课程中,可以在原有学习资源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一些贯穿课程始终的真实项目案例,并且把这些项目根据各单元内容具体分为难度不同且互相递进的任务阶段,让学生进行基于具体任务解决的探索式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尽量为学生安排一些趣味活动,比如虚拟实验、猜谜游戏、角色扮演等。
(五)加强课程支持服务,提升学习体验
首先,及时发布课程公告提醒。一方面,是新资源、新活动和新任务的提醒;另一方面,是学习任务和活动截止日期的提醒。其次,进一步明细学生课程学习进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调整自己的计划安排,还能帮助教师详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再次,提供外部支持服务工具,加强社会性交互,提升学习者体验。比如可以提供微博、微信等网页链接,还可以使用第三方软件组织师生进行视频答疑活动,并向所有学生分享答疑视频。最后,积极组织线下交流,面对面集中解决学生疑惑。
参考文献
[1][6]王永固,张庆.MOOC:特征与学习机制[J].教育研究,2014,(9):114-115.
[2]李彦奇,赵慧臣.MOOC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数字教育,2015,(4):14-19.
[3]张进宝,李松,陈鹏.网络课程内涵及其建设的核心要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1):61-67.
[4]陈庚,丁新,袁松鹤,等.网络课程要素分析及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08,(6):73-79.
[5]秦瑾若,傅钢善.MOOC课程讨论区中的社会性交互研究——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5):20-24.
[7]R.基思·索耶.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孙志莉)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Domestic MOOCs Courses—A C o mp a r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B a s e d o n 1 0 C o u r s e s o n 5 MOOC s P l a t f o r ms
QIN Jinruo,FU Gangs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Shaanxi,China 710062)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OCs wave sweeping around the world,domestic MOOCs education reform has also seen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Especially,the emergence of online platforms like XuetangX,CNMOOC,China University MOOC etc.has injected fresh blood to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In order to further push the MOOCs education reform,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domestic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MOOCs.Therefore,taking six aspects,i.e.MOOCs platform,teachers’team,learning resources,learning activities,learning evaluation and learning support,as the analysis items,this study carried out a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10 courses on 5 domestic influential MOOCs platforms,finding out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domestic MOOCs courses.The results show that MOOCs courses construction in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namely scientific and perfect platform function,rich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eaching team,abundant learning resources,complete learning activities,multivariate evaluation mechanism.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such as a lack of teachers’ guidance,the overall low quality of video,the teaching-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and a lack of support services. Finally,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five aspects to help improve MOOCs course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teachers’ guidance,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n the linear learning path,developing high quality micro-video resources,designing learn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PBL model and strengthening the supporting service.
MOOCs;construction of courses;comparative analysis
G 4
A
2096-0069(2017)04-00 0 1-0 9
2017-05-02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MOOCs课程中的社会性交互研究”(SGH16H026)
秦瑾若(1990— ),男,陕西西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与远程教育;傅钢善(1955— ),男,陕西富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网络与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