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对一环境的中心校—教学点协同课堂研究

2017-09-05陈珉

数字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心校教学点城乡

陈珉

(武夷山市新丰小学,福建 武夷山 3 5 4 3 0 0)

基于一对一环境的中心校—教学点协同课堂研究

陈珉

(武夷山市新丰小学,福建 武夷山 3 5 4 3 0 0)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教学点,构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同课堂成为可能。协同课堂可以构建城乡统一的一对一网络教学环境。协同课堂以城镇教师为主讲,以教学点教师为辅助,基于在线导学技术,能够形成教学课堂结构相同、教学流程同步、学习互动融合、个性多样发展的数字教学环境,为城乡教育均衡、跨校互动提供新模式。

一对一教学;在线导学;协同课堂

一、城乡教学互动现状

如何提高农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实现教育均衡一直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当前,均衡农村教育资源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有:①通过卫星向农村教学点发放资源,包括同步教学课例视频等;②县市优质学校派教师支教;③通过因特网视频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情境直播;等等。以上方式初步解决了农村教学点的资源不足及无法开足课等问题。从教学角度,视频课例仅是为教学点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的方式之一,难以针对本地学生实际实现差异化教学,并且没有交互、反馈,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优质教师支教,缺点是人力成本高,短期支教时部分教师对农村学生的了解也不够。课堂教学情境直播,也像视频课例一样:一方面,难以照顾学生差异;另一方面,教学点学生面对“冰冷”交互性不强的视频也还是容易分神,中心校教师还要照顾两方学生,教学压力大。回到课堂教学的根本,我们还是要关注课堂教学、学习过程。

总之,当前中心校—教学点基于直播录播视频、数字资源的均衡模式的缺点是:难以依据学生地域和个性实现差异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互动、反馈机制不佳,持续保持学生高效学习难度高。因此,如何实现因材施教、提高互动反馈水平是新一代协同课堂要解决的难题。

二、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城乡协同课堂

(一)城乡协同课堂的内涵

从本质上说,农村和城市教育不均衡的根本是学生学习情境、学习过程的不均衡,教师和资源的不均衡是其外部重要原因。当前教学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随着因特网、移动网络延伸到教学点将逐步得以解决。因此,教师水平不均衡将成为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优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技巧等能够通过因特网传递到教学点吗?显然,依赖传统课堂纯粹靠优质教师人工教学的模式是难以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的,就像信息技术解决教学资源不均衡一样,我们还是应寄希望于技术来解决,即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课堂是实现城乡教学均衡的重要方向。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解决教学过程的城乡差异呢?关键还是把教学过程技术化、数字化,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过程的统一,本质就是计算机参与教学过程,而电视视频方式的城乡教学情境直播,看似先进,其实,从交互角度来讲还是传统课堂,或者是传统课堂的直播。计算机融合教学过程的典型课堂是一对一课堂,是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环境。在一对一课堂中,教师一般不直接通过声音等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及学习平台调控学习过程。计算机成为教学助理,计算机代替教师和学生交流[1]。基于教学助理思想的一对一课堂可以实现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的技术化,能够把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分解到人机交互环境中,即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能力物化到人机交互学习环境中,将无地域性的人机交互环境部署到教学点,将能够实现教学过程的均衡。

基于一对一环境的城乡教学过程协同融合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条件是每个学生都配有计算机,中心校可以在机房上一对一课程,教学点的学生人数不多,每人配置电脑不是很大问题;另外一个条件是优秀教师的经验、能力要物化为人机交互学习环境,这个需要专业的教学系统平台来支持,还需要教师能够基于信息技术改进甚至改造课程设计。因此,最难的是后者,即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的网络系统教学平台及教学助理模式的教学设计。

(二)城乡协同课堂结构

1.一对一教学环境

城乡学生都处在一对一数字环境中,教学过程基于数字平台展开。

2.在线导学系统

将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交互等物化、数字化为在线导学卡,让城乡学生都清楚课堂的内容、流程,教师通过导学卡可即时获得学生学习状态。

3.互动微视频

把知识难点、技巧、方法等录制为微视频,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观看。基于人机交互技术,学生可以和微视频开展交互,而不仅仅是单向观看视频。

4.人机交互训练系统

把部分认知思维相关的技能、方法转为有趣的人机交互训练内容,建立科学的人机交互训练模式。

5.校际互动学习通道

学生通过网络通道和不同学校的同年级学生交流,构建基于网络的城乡学生虚拟空间。

基于一对一环境的教学助理课堂设计思想,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的体现之一,正如《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所指出的:技术正在促进学与教方式转变,不同的技术会以不同的方式促进学习[2]。

(三)城乡协同课堂特色

1.计算机成为教学助理

基于人机交互、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成为教师的教学助理。比如:通过在线作业系统,实现作业自动批阅;设计学生口算等知识、技能训练系统,让学习过程由枯燥变得富有乐趣。

2.面向认知思维的人机交互训练

一对一课堂不仅需要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硬件,还需要教学平台支撑,是物质、经济上的“高、贵”课堂。我们应发挥其潜能,实现一对一课堂的“高价值”。基于认知科学,我们设计人机交互认知思维训练系统,让计算机成为认知思维训练平台。

3.面向学习过程的数据采集

重视过程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传统课堂中教师要获得学习过程信息是不容易的,而在一对一环境中,计算机可以记录学习过程,实现学习过程的自动化监控。这些学习过程数据汇聚为大数据,蕴含丰富的个性化信息,能为教学提供全新支持。

4.实证化教学过程及个性诊断

教师像医生一样开展实证教学是教育发展趋势[3]。城乡协同课堂采集大量的教学数据,为校际教学管理提供支持。比如,中心校的教师能够远程获得教学点的学生状态,而无须到现场面对学生。

一对一课堂要求教师超越传统思维进行课堂设计,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正如《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所强调的:教师不能固守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需要在认知科学、信息技术方面深入学习[4]。认知科学、脑科学、人机交互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及技术基础,教师也应与时俱进。

三、中心校—教学点协同课堂教学实践

为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入融合,武夷学院和东方潜能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数字学习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研发了潜能在线教学平台,构建翻转课堂、一对一课堂实证教育实验区,充分发挥计算机设备的潜能,寻找高效学习、轻松教学的理论、方法、技术、模式。2012年9月,中心和新丰小学开展“基于1∶1数字环境的实证教育研究”项目合作,打造“一对一课堂”教学团队。2014年开始开展基于一对一环境的中心校—教学点城乡协同教学模式探索。

(一)构建中心校和教学点一致的教学平台

中心校和教学点的师生都配有电脑,并在潜能在线教学平台注册账号,形成统一化的数字教学环境。数字教学平台把中心校和教学点统一到数字信息空间,缩小了两校教学环境的差异。

(二)基于导学卡实现同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跨班、跨校网络课堂融合的重要基础。潜能在线教学平台的在线导学模块可以让教师进行在线导学可视化设计,如图1所示。可视化导学卡和思维导图、概念图等类似,能承载教学资源、目标、过程等,蕴含思维导航、教学步骤、学习反馈等操作及内容。同时,导学内容分为不同层次,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

图1 中心校—教学点协同课堂在线导学卡

基于可视化导学卡可以形成网络学习空间,能将教学目标、过程都融合在数字空间中,实现中心校和教学点的教学设计统一,两个班级或多个班级遵循相同、相近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学生通过在线导学卡互动学习,能够促进班级之间的教学融合,形成中心校和教学点统一的教学环境,支撑深层次的协同教学。

(三)基于微视频实现统一的知识讲解

微视频通常高度融合了优秀教师的知识、方法、技巧。微视频能让中心校和教学点的学生都接受统一的知识讲解,如果学生跟不上,可在线反复观看微视频。从某种意义上说,优质微视频是优秀教师教学设计的载体,是其经验、能力的数字化、技术化。

(四)基于在线—离线模式实现协同的教学调控

教学点—中心校协同课堂分为在线和离线两大部分。开始阶段两班级都基于微视频开展教学,然后,学生开始依照导学卡开展学习,再通过网络平台上传作品(如图2)、评价作品(如图3),实现互动。

图2 中心校—教学点协同课堂学生作品

图3 中心校—教学点协同课堂在线互动评价

综上所述,网络学习平台是中心校—教学点协同课堂的基础。在平台上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等方法设计可视化在线导学卡,将图、文、声、像、微视频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让学习者在相对一致的学习轨道内跨越时空阻隔进行网络协作互动学习。

四、结论

城乡协同课堂基于在线导学、教学助理等技术,实现了城乡异地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调控的协同统一,为城乡教育均衡提供了新思路。

[1]陈凤燕,朱旭,程仁贵,等.基于认知耦合态的翻转课堂人机交互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4,(4):45-53.

[2]薛婷彦.迈向新学习时代 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趋势蓝皮书》发布[J].上海教育,2014,(16):14-15.

[3]陈珉,吴婧,余文森,等.基于人机交互环境的教学精确观测[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21(4):6-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EB/OL].(2014-08-19)[2017-02-15] .http://www.moe.gov. cn/srcsite/A10/s7011/201408/t20140819_174307.html.

(责任编辑 孙震华)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Classroom between Central School and Its Branch School Based on the One-to-One Environment

CHEN Min
(Wuyishan Xinfeng Primary School,Wuyishan,Fujian,China 354300)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mobile Internet into schools,constructing inter-school collaborative classrooms has become a reality.The unified urban-rural one-to-one Internet teaching environment can be formed with the help of collaborative classrooms.In collaborative classroom,urban teachers play major roles in teaching while rural teachers play auxiliary roles.With the help of the online instruction and learning technology,collaborative classroom can realize the same classroom teaching structure,synchronized teaching procedure,integration of learning interaction and diverse character development.The inter-school collaborative one-to-one classroom provides a new model for the balance between urban educa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and for inter-school interaction.

one-to-one teaching;online instruction and learning;collaborative classroom

G 4

A

2096-0069(2017)04-005 8-0 4

2017-03-21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6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学习外显技术的校际均衡课堂研究”(163023375);福建省电化教育馆2016年度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城乡均衡课堂研究”( KT16058)

陈珉(1971— ),男,福建武夷山人,武夷山市新丰小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一对一数字课堂。

猜你喜欢

中心校教学点城乡
“小淞果”在大学校里幸福成长——上海市宝山区淞南中心校少先队活动掠影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城乡涌动创业潮
快乐书画坊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中心校书画展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