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有历史价值的艺术成果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访谈

2017-09-05钱晓鸣

中国画画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典藏画院艺术家

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

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成果卓著的大画派总是和声名显赫的大画院相联系的。如:京派与北京画院、海派与上海画院、长安画派与陕西国画院、金陵画派与江苏省国画院。

钱晓鸣问(下同):这次集全国画院的力量编撰《中国画院志》,两次杭州会议、一次国家画院座谈我都参加了,深深感到全国画院一条心,都在力争上游。各家画院都觉得自己动手编撰《中国画院志》还是比较提气,直面画院千年的历史和当代的使命,是鼓舞斗志的。你对这个事情怎么看?

周京新:去年一接到编撰《中国画院志》通知,我们院里面就非常重视,积极响应,觉得这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事情。有必要就过去自己的发展历程、发展历程当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有历史价值的艺术成果,包括前辈艺术家们留下来的优良艺术探索精神,我们梳理得很不够。过去画院好像就是画画的,其他事情不想的。

我刚到画院时就发现,人物、山水、花鸟几个研究所是正式列入编制,有正式建制的。理论所只有一两个人,也不搞研究都是在画画,而且没有列入建制。现在我们逐步改变,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力量,补上短板。编撰《中国画院志》会促使我们自觉审视、研究自己的历史。过去回头看只凭借记忆,或只凭经历者去回忆,然后用得着的去回忆一下,用不着的时候在脑子里面放着,一不小心就忘了。这与画院的专业性是不相称的,国办的画院态度应该是很规范、很讲传承的,而且这种意识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创作上,而且在研究上,在对传统和研究本身的传承记录上,要有这种意识。《中国画院志》的编撰弥补了我们以前这方面的不足,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这项工作集中体现了几个方面的意义:加强和促进我们对自身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格式比较规范、文字记载表述比较科学全面的梳理范本;梳理它不仅能够对我们过去的道路、今天的实践和将来的发展,起到一个借鉴参照,相互交流的作用,同时它也给历史留下由我们几代亲历者共同努力去研究完成的画院发展历程,这种学理传承的态度,就是鉴往知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反省思考,发展进取的巨大动力。过两百年、五百年,我们今天努力保证它的质量能够让它在历史上留存下来,在后人面前,它就是画院发展历史的典籍,非常有历史研究价值了,堪称“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问:现在的编撰工作进展如何?

周京新:《中国画院志》编撰过程,现在可以算有阶段性成果了,起步较好,大部分画院都能够积极参与。我看了拿出来已经做好的几个画院的样本,比较客观反映了各院建院以来的整个发展历程,而且方方面面都能够顾及到。这项工作现在看,它非常及时,非常有价值,而且势头也很好。我期待最后的成果,相信它是有说服力的,具有记载历史力量的。

问:江苏省国画院是我国著名的大画院,作为大院在画院建设、管理上有哪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对画院一些问题的思考?能够给《中国画院志》的编撰提供哪些有价值的历史和当代经验?

周京新:我们的前辈们铸就的辉煌历史,像以傅抱石先生为首的,包括新金陵画派的前辈艺术家们,他们所铸就的辉煌是已经载入史册的,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历史中他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点我们始终怀抱着敬畏之心,有一种传承发扬的意识。传承发扬就是该做的事情要做,该去记录的、该去梳理的要去记录、梳理。

我到画院7年时间,一到画院就开始考虑,我需要为画院做哪些添砖加瓦的事情、哪些及时补救的事情,这两方面都有价值。在画院的发展历程、管理,以及前辈艺术家成就的记录、研究、挖掘、梳理上,经过最初2年的筹备,近5年来完成了45本,计划给所有的老先生每人做一本研究的专辑,还有7本就可以完成全部52册了。

去年我们画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六十年回顾展,把中国美术馆所有的场地全部包下来,接近600件作品,所有的在职、曾经在职的全部画师作品都展出了,老艺术家的后人也来看。大家都非常赞许。我们这些工作,辛苦点,多花点时间都值得。把整个历史一梳理,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清晰了,很多被历史遮蔽的老先生的艺术成就也得到了当代人的认识和肯定。

问:应该说,江苏省国画院的深入研究、梳理和六十年展的成功是很有说服力的,以此为契机你们有什么新打算?

周京新:我们第二步就是通过六十年展,深化理论研究,在今年10月搞了一个研讨会,邀请几十位全国各地的理论家来研讨。我们准备了4本书:通过对江苏省国画院60年来的发展做一个整体梳理,编写了以时间事件为线索的《江苏省国画院大事记》;以图为线索的,图文并茂的《江苏省国画院发展文献集》;同时,请理论家撰写研究文集;和本院画师每人一篇的文集。

另外,我们画院的一些硬件设施,包括我们典藏的作品(江苏省国画院典藏的作品很多,宋代、元代、明代的都有)要进一步研究、鉴定。近现代的齐白石、李可染、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都有,总量大概有三四千件。我们清点、记录,规范按照国家收藏和美术作品典藏的要求建档,提交到国家相关部门,8月份已经全部完成了这项工作。

我们画院的美术馆也是处级单位,在原来的基础上用其中最大的展厅搞了一个精品馆,全是恒温恒湿的大玻璃柜子,长期陈列精品,以便研究者、专业圈内人士和广大爱好者能深入研究。我们的图书资料,包括大量民国、日本的图书资料,非常珍贵,我们请专业图书馆的人员来帮我们清点、整理,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

问:江苏省国画院的工作就是创作当代画院新高度,令人振奋,更说明了编撰《中国画院志》的必要性。在画院的管理工作机制上有什么特色?

周京新:我们画院的画师都是专职的,没有一个外部聘用的画师,全是子弟兵。在2016年晋京展也如此,全是本院在职的,或者曾经在职的,包括现在的大事记里面所记载的。这一点与其他如中国国家画院不同。中国国家画院可以聘院外画家,它是需要全国视野,这是它的责任。在我上任之前,江苏省国画院也曾聘过一大批院外画家,聘期两年,这批到期后就不再聘了。

这个体制的坚持是与我们独特的典藏制度相联系的。我们画院所有在职的书画家,每年都有硬性规定,必须要交自己代表性的作品供画院来挑选典藏。全员投票,(我)院长也是一票,所有的人现场投票分出一档、二档、三档、四档,每档收藏金不一样,现场唱票,出来什么就是什么。我院长如果最后是第四档就是第四档,就是硬的。那一天大家都很紧张的,因为是面对面,全是在职的人一人一票,你如果不来请假就是弃权,不能找人代投。我们已经坚持了很多年,我们每年几十件,收的都是各位书画家们的代表性作品。

我们这个典藏作品不同于一般画院交所谓“工资画”,“工资画”我们也交,但不进入典藏,是作为一般交流作品,补贴一点人头费的。除了刚才讲那个投票收藏以外,重点收藏就是我们院班子来定,按本院年展和画家创作情况挑选重点收藏艺术家。

问:江苏省国画院的收藏实践实际上破解了当代艺术家捐赠收藏难的大问题,现在要收藏画家、名家代表作太难了。其实编撰《中国画院志》社会上最大的质疑就是——是否有真正站得住的历史和贡献,你们的实践再一次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难题。

周京新:对快到退休年龄的艺术家,我们都要为他们办一个收藏展,在他们工作任期内最后再收藏一次。

问:江苏省国画院的基本职能定位是什么?

周京新:我们实际上主要就是创作、研究,再细化就包括服务,文化为民服务等,但是主要的就是创作、研究。 我们的学术宗旨,我来了以后,经过讨论就是八个字:追求经典,科学创新。追求的是传统经典的精神,同时这个里面有两个含义:追求经典第一个是追求传统经典,传统的,古代的,包括我们新金陵画派的经典的精神,他们的精神价值;同时我们追求构建我们自己时代经典,这两个含义。科学创新就是我们要创新,但是要讲科学,不能胡来,就是研究,要有研究性。因为是国画院,所以集中在中国画、书法、美术理论、书法理论。

总之,我们办画院要给历史看的,给后人看,编撰《中国画院志》也如此。

猜你喜欢

典藏画院艺术家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典藏
往来·典藏
典藏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
典藏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