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梳理千年传统 繁荣当代发展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访谈

2017-09-05钱晓鸣

中国画画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画院画家国家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钱晓鸣问(下同):画院是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机构,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央领导直接关怀下,新中国画院事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画院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主力军。作为中国画院的领头羊,你怎么评价《中国画院志》的编撰工作?

杨晓阳:《中国画院志》的启动,立意很高,填补了中国画院的学术和事业空白,这项工作与中国国家画院在做的国家项目《中国画院史》互相补充,是一个姊妹篇,做画院志必将进入画院史。

目前,《中国画院史》进行得比较顺利,古代部分已经完成,正在审校,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考证的史实。因为这是一个国家重点工程,得到国家资金的保证,包括机构、人员、计划都很周密。原计划把古代部分和当代部分同时出版,现在看来先出版古代部分,当代部分有待于画院志的完成。《中国画院志》的完成将给画院史当代部分提供有力、准确、详实的资料。如果《中国画院史》《中国画院志》二者同时推出,填补中国画院史和志空白,必将引发社会对画院的更多关注。

问:编撰《中国画院史》和《中国画院志》在学术上有什么不同要求?

杨晓阳:画院史、画院志在学术上是互相支撑的。中国画院体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国画院史》不是从南唐开始,而是从汉代开始做的,它把中国院体画融合在其中。其实早年汉代没有出现“画院”这一叫法的时候,实际已有在宫廷画画的宫廷画家,宫廷画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是一个群体,一个组织。在此之前源远流长的院体画的体系在形成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和不知作者姓名的优秀作品。现在我们做画院史很多史实是一个悬案,所以我们只能尽量把相关问题都提出来。

一部画院史就是由一部画院志集合起来的历史研究的总和,这个总和中除了有证据、有史料、有文献的延续编排之外,同时也包括一些问题的提出。画院志的编撰不存在这些问题。当下的组织、画家、作品、时间、生平等等都是准确无误的,只要相关体例出来后,大家认真地填写基本上就没有问题。

问:对编撰《中国画院志》还有哪些不同认识?

杨晓阳:目前,在编撰画院志的过程中,还有几个省份好像不明白情况,但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不只是这一届院长积极不积极的问题,这对这个地区的现在和将来都将有重要的影响。历史已经发生了,我们不尊重历史、不作为,就可能使这个地区在信息时代丧失了一个平台,没有这个渠道把你的方方面面与大家共享,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所以,如果有一些画院没有把画院志的编撰当回事,这是要注意的。后续还有一段时间,一些同志加加劲可能问题就解决了。

全国画院如果都能够在画院建设的本体问题上有清晰的认识,对国家整体的文化建设有更明确的认识,我觉得每一个画院都会有作为。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画院志的事情做好,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互通有无、不断启发,共同推进画院的发展提升,为中国美术作出更大贡献。

问: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无论是《中国画院史》还是《中国画院志》的编撰应该首先都是为了促进当代画院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具体起了什么作用?

杨晓阳:近两年几次全国画院聚会,包括2016年第一次到杭州谈《中国画院志》的编撰,今年恢复全国画院系统两年一届的美术作品展,几件事情同时助力,使画院逐渐被社会更加认可。现在国家画院每年接受文化部的任务越来越多,需要我们抓紧时间把画院自身建设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画院史、画院志与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继续完善,全国画院系统在业务上需要联系,希望有一个类似于全国画院联谊会的组织,随时沟通全国画院系统的各种信息,共同推动全国画院系统的健康发展。这个事情要聚合起来,画院系统自己首先要认同,才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体制的认同。

问:画院事业实际上是全国一盘棋,都是在以画院的形式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努力,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各画院的作用,推进画院整体事业的发展、繁荣?

杨晓阳:因地制宜,每个画院办出自己特色。

分析一下当下全国美术界,实际上就是四大块。美协全覆盖,包括对体制外画家的关心、老年书画的关心、儿童美术、农民画等等,但是美协的组织力得靠其他实体来支持。

美术学院前50年是力量最大的群体,既有老师也有学生,既有地盘也有经费,但是美术学院的问题也很多。中国美术队伍非常大,目前的条件也都不错,为什么有高原没有高峰?首先就是因为美术学院存在很大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来自于计划经济时代全盘继承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单一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面对全世界。当下改革开放继续已取得胜利,我们回顾历史,又强调文化自觉。那就是说我们以前不够自觉,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优秀文脉重视不够,原本在世界文化格局中领先的大国对自己的文化曾经一度迷失了。现在强调文化自信,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既有前苏联比较完整的基础,又有改革开放30年来对全世界各家各派的学习。但要在面向古今中外历史的局面下,强调中华民族自己的传统,对于美术学院来讲,其实问题包袱很重。放眼全国的美术学院,条件非常好,但思路还有待于进一步梳理。

再看798、宋庄艺术区,当下经济处在调整期,艺术市场比较疲软,有一些画家纷纷离开。这些艺术区在体制外方向不明确,需要明确对自身的认同和对发展方向的认同。

所以,综合来看,现在是画院发展最好的时期。今年上半年中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办(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明确表明要启动画院专业提升计划,虽然不明确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是我们主动在做、主动在提升,争取各方面的条件,可喜的是我们已经有了政策依据。无论从政治上的认同,还是从经济上的保证、组织上的支持,从方方面面来看,画院遇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全国画院都应该抓住发展的时机。

问:挑战与机遇总是并存的?

杨晓阳:我们画院自身的问题,我们也要有清晰的认识。画院共同面临的问题很多,比如,中国国家画院前七八年组建了新的格局后,有些省的画院全面模仿,这是错误的。国家画院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各地画院不要模仿。因为,国家画院的画家是各省来的,我们不断从各个画院吸收人才、选拔作品,画院研究员的构成是一个多元的状态,使它最后成为各个特色聚集起来的高地。此外,国家画院代表国家美术,有全面对外职能,也得到更多的有利资源,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应大而全的架构。有人经常在网上说我把好的画家调到北京去,使各地的艺术生态受到破坏。实际情况是,国家画院现有的289位研究员中,200多位研究员是从全国各地聘用的画家,国家画院自身在岗人员含研究员与行政后勤加起来共74人,院内研究员不到50位。从全国各地聘用的研究员,他们一旦被聘任,学术的权利和待遇同院内研究员一样,比如说在座的各位受聘研究员,在国家画院享受参加展览、参加宣传的经费和我是一模一样的,这一模式各地可以参考。

中国国家画院的创作强调“一人一品”,各省画院的发展要强调“一院一品”。各省市画院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质和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立院之本。

画院系统是目前中国美术四大系统中以创作为中心,担负着各种复杂的国家任务的系统,也受到社会不断质疑,但实际上画院做的很多工作不被社会所知道,画院靠自己的作为,利用很少的一部分精英给国家的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我们自己应有的推动。大家应该就这些共同的问题多出主意、多探索,每个省实验出自己的路子,将来国家关于画院的提升计划启动以后,也可能会对全国的画院作评估,那么,作为省级画院应该具备哪些基础,作为市级画院应该具备哪些基础?既然国家要对全国画院有一个提升,提升就会有标准、有底线,我想将来每一个画院的提升,就应该在满足底线规范之外有不可代替的特色,办出特色是必须的一个标准。

猜你喜欢

画院画家国家
重拾画院的写意精神
荣宝斋画院招生简章
浙江画院建院35周年系列海报
酷炫小画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记得住乡愁]首届福建省画院油画提名展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