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导入技巧

2017-09-04白玛贵桑

速读·中旬 2017年8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初中数学

白玛贵桑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知识内容导入的情趣化十分重要,只有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才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导入技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入技巧;应用效果

1前言

数学学科蕴含的魅力巨大,它的内容包罗万象,自身就是一门德育课。数学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参与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指导,从而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由于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教师在一开始就应该以情趣化的方法导入教学内容,一瞬间抓住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兴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故事、幽默的开场白、有趣的童话等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有两种特征较为明显,一是艺术性,二是教育性。教师强调的一般为教育性,所以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就比较差,学生就没有什么心思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因此,课前教师就需要营造好氛围,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去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新的课程。

数学是一门比较灵活的学科,对其的学习不能够仅仅通过死记硬背和大量的题目练习来提升成绩和锻炼能力。尤其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性还不成熟,好奇心比较强且好动。根据这些特点,在进行数学导入中,要创设操作的情境来让学生产生兴趣,改变传统沉闷的课堂氛围。如在学习七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现象》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提前准备笔和白纸,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所学的知识,自己来设计一个轴对称的图形,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一定提升。当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发现了很多不同的设计,让他们进行作品的交换,并讲解自己的作品,这样能够打开思路,同时对于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又能够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记忆,这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除此以外,教师也可以采取教学互动的方式让班级的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相互交流,探讨轴对称的性质、判定方法以及在函数图像和解题当中的应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交流,让后进生能够学习其他学生有效的思考方法,而良好的交流氛围更能让后进生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从而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比如,教学在对“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些物体的体积”教学期间,为了创建有效的教学氛围,教师可展現出八块同等尺寸的纸板,让一些学生测算其中四块纸板的长度、高度同宽度,分别进行两次放置:其一,把四块纸板并排放置,让学生运算出这几块纸板的占地总面积。接着把其余几块纸板叠加放置,让学生运算出这几块纸板的占地总面积。借助运算,学生就能够发现,四块纸板叠加放置以后的占地总面积更小,占地总面积的多少同纸板的表面积间没有关联性。如此就深化了学生对占地面积同表面积这几个概念的把握,同时还让学生了解了各种放置方式下的表面积也不尽相同,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充分提升学习创造力。

3结合实际生活教学

初中阶段的教师在对数学内容加以教授期间,若依旧依据原有乏味、单调的教学方式实施导入,就难以激起学生对数学加以学习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浅层次,但是数学内容极为抽象。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些过于抽象的知识,教师就应依据学生平时的生活,将其中的各种素材引用到教学期间,以辅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转变成更容易理解的内容。

如,教师在教授同“物体的体积”相关的知识点期间,教师在导入时可将一些不规则事物的教具向学生展现,并规定学生自己运算出这些事物的体积。学生经过了相应的探讨及思考以后,给出了对不规则事物体积加以运算的方法:在一个规则器皿内加入水,并测算出这一器皿内水的体积,把不规则事物放进器皿内,测算出放进这一事物以后器皿内现存水的体积,器皿中水的先后体积相减就是这一不规则事物的体积。借助探讨、协作等学习方法,学生本身对数学加以学习的兴趣于这一过程内获得了激发,就产生了更多的主动性及能动性,不但能够锻炼学生本身的交流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本身的创新型思维得以更好地训练。

4结合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涉及到简单图形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数学讲授过程中我使用多媒体进行相应的插图,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有眼前的现象,联系到真正的实际生活中事物的走向趋势等,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加深学生对眼前事物的记忆,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官功能。就比如在讲授“欣赏和设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课件上就会出现美丽的图形,都是运用简单的图形拼凑而成的,而且这些图形中还具备着很多的规律。如何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明白这些呢?因此,我在网站上收集大量的图片,经过系列的裁减便可以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将其展现给学生,使得图形学习不在是抽象,通过信息技术增加图形立体感,将信息技术和数学进行融合,这样能够让两者之间的内容更加和谐的发展,对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结束语

教学导入的时间特别短,但是在教学却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导入教学中需要精细设计,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较好地回顾知识,从而更好地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另一方面在学生在教师的导入教学中可以有一定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保证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能够高度集中精力。因此,教师要不断结合初中数学内容,精心地设计恰当的导入教学,达到启发初中生学习思维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较好地提升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志富.巧妙导入,让初中数学教学更精彩[J].学周刊,2016,(25):70-71.

[2]康迎春.初中数学创新性新课导入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34.

[3]方兴杰.浅谈初中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91.

[4]顾士杰.初中数学的新课导入艺术探研[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32.

[5]张锦.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情境导入[J].成功(教育),2013,(04):2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初中数学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