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本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2017-09-04林秀巧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城乡一体化传承

林秀巧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本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相关内容,从文化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改革、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通过针对性的改革策略,将乡村本文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传承,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本土文化;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175-02

一、前言

如今城鄉一体化进程逐年增快,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了乡村文化受到一定的发展阻碍,出现了延续困难的问题。为避免优秀乡村文化的彻底消失,对其文化教育采取必要的改革措施是关键。为此,通过大力宣扬乡村文化的优势,在文化教育中采用渗透式教学方法,推行乡村文化通识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将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融入到现代优秀文化中,保持其文化的意义性,使之得以传承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本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教育应基于人类的全面发展需求而坚持生物文化整体论,基于人类社区的多样生态和历史经历而坚持文化相对论,基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易受伤害性及其对于构建人类道德的指标作用而关注社会底层群体的权益和社会公正。

(一)以多元文化理念作为教育传承发展的价值追求

理解和阐释人类多样文化群体的价值,包括他们抵制侵害、争取尊严和寻求发展的经验,为人类探求健全永续的发展方式,乃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高人类的物质生产力和降低人口生育率,从而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供物质前提。由于它跟生物进化论一样内在地缺少道德构建即文化再生产能力,这样的发展也会造成生态、文化和道德危机。危机的表现是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背离互惠原则和公平博弈机制、瓦解传统社区及其文化、中断道德再生产,远离人类根本需求恶化生存环境。危机的后果是加剧财富分化和贫富对立,抬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人生的幸福和成就感,最终使人情冷漠、人心不古,绝望情绪抬头和恐怖活动升级。如果不能及时复兴和强化社区文化再生产,人类经济发展的成果就将被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冲突吞噬殆尽。人类既是麻烦的制造者也是麻烦的解决者,几万年的生物并行进化使人类既有自私基因,又有鉴赏美德、实践互惠、追求和谐与不朽的禀赋和需求。这种需求与第三代全球化提供的全球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和交通信息平台相结合,就为人类把活动重点从穷则思变转向富而好礼,从自强不息转向厚德载物,从社会发展史转到文化生态学,从强调增加生产转到强调公平提供了条件。

(二)乡村文化传承教育应该与人文关怀的主题融合

教育要如何践履乡村本土文化传承这个重大责任呢?通识教育是最重要的管道。这个管道应如何改进以臻于完善呢?就社区文化教育的立场来说,文化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调整应该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的文化教育课程应该是批判思考导向的,而不是记忆导向的。所谓的“批判”是指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然而“批判思考”恐怕很难通过单一课程来教导。开设“批判思考”这样的课程,学习者未必就变得有能力批判思考。“批判思考”是种思考方法或态度,在文化教育过程当中,教育者的责任非常重要。只有加入“批判思考”的因素,我们的文化教育才能够回归人的本身,而非只着重于技术性的知识传授和商业利益。

(三)采用渗透式教学方法,传承乡村本土文化

从乡村本土文化的内涵特色来看,它具有强烈的本土性、独特性和珍奇性。例如传统服饰和歌舞无论其歌唱的声调、旋律与吟唱技巧,还是舞蹈的节奏、步伐或运用之场合等,都富有鲜明的特色;又如其手工艺品,在造型、构图乃至色彩的运用上,比较偏好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素朴的质感,在色彩上又喜用较强烈的颜色,营造出乐观、喜悦的感觉;再如乡土的神话和传说,也充满着对宇宙万物和祖先来源的想象。乡村本土文化成为了人类学家的博物馆,乡村本土文化的教育传承的第二个管道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落实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多年来社会上大力推动“科学、技术、社会融合”(STS)课程与思考导向教学,便是一个很正确的方向。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要引导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与家长树立正确对待通识教育的态度。学生、家长基本上把教育视为一种职前训练,不仅是华人社会普遍存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就连国外著名大学的校长也常常必须对家长们解释,为什么他们花那么多钱送孩子进入顶尖大学,校方却让他们的孩子读一些像是柏拉图、莎士比亚之类无关痛痒的课程。众所周知,当下社会在学习上的功利主义倾向非常明显,通识教育的执行者对学生与家长的态度也应该善加引导。

(四)改革教育内容,推行乡村文化通识教育

落实文化传承的通识教育理念与课程规划,应该如何进行?首先,要放眼于建构某种“全球化”时代跨文化脉络的新人文主义。展望未来,可以研究一种“全球化”时代的新人文主义的可能性。这种新的人文主义不同于建立在启蒙文明基础之上的人文主义。

在21世纪新人文主义里,要注意自我与他者之前的互动与对话。2007年韩裔学生赵承熙在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杀了32个学生以后举枪自杀。他在笔记里面留下了这样的字句:“教我如何说话、教我如何分享、指引我该往哪里去,告诉我哪儿有爱?”从这个悲剧性的个案,可以了解“自我”与“他者”的互动,实在是当代社会所必须注重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分析“全球化”趋势演变至今的状况,就会发现所谓“全球化”已经成为各国具体状况“之上”的一种抽象原理。作为抽象原理的“全球化”,它很容易被少数人所主宰控制而成为一个压制异己的工具。因此,新的人文主义必须建立在全球具体而特殊的脉络“之中”,而非“之上”,并且采取牟宗三先生所谓的“并立原则”,而不是“从属原则”,将此作为运作的原理。

(五)改革课程设置,融合乡村传统文化

在以上的理念之下,文化教育课程规划应该如何进行呢?大学阶段培养出的人才很大一部分要成为未来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故而在大学阶段,改革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尤显重要。如前所述,二战以后科技飞跃发展,科技与人之间的巨大落差颠覆了大学原有的教学理念与课程结构。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更应该强调一般的文化素养课程。同时可以参考东京大学构建出的模式:学生在入学后的头两年,必须先修习类似于通识部门的“教养学部”的诸多课程,然后才进入专业教育。课程规划的第二个原则是:因应“全球化”时代的新挑战,为学生的未来预做准备。世界各国重点大学的课程规划有各种模式,例如东京大学就要求学生必选两种外国语言,而且必选计算机、生物等课程。这些技术层面的工作,像两种外语训练、计算机知识培养等,其实是比较容易达成的。我们反倒更应将通识教育的重心放在跨文化视野中“自我”与“他人”的互动上,以“从东亚出发思考”为例,应该规划诸如“东亚文化传统与现代”之类的课程,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下,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乡村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本文文化需要不断地适应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及当下时代的发展潮流,我们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理念,做出科学、正确的价值引导,杜绝乡村文化虚化现象的发生,在保证乡村本土文化教育得以传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苏敏.农村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03).

[2]宋鹏.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城乡一体化传承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