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2017-09-04王玉玲
【摘 要】 本文调查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的学习风格偏好。研究结果表明:他们的学习风格偏好呈多样性的分布趋势,更倾向于独立型、个体型、群体型、依赖型和实践型学习模式,最显著的学习模式为独立型学习风格。而且,研究对象在学习风格上存在性别差异。这一研究结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启示,可以提升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风格;因材施教;多样性
在当今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也是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材施教是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中一贯倡导的教学原则,贯彻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决定着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目前,新疆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教学仍旧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因材施教的原则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贯彻落实。究其原因是由于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材”的理解仍旧停留在学生的智力及性格等方面,很少有人会想到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美国中学校长联合会主席凯夫(Keefe,1979)曾指出认识并研究学习者在学习风格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自从1954年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提出“学习风格”这一概念以来,“学习风格”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论等学科共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被誉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中国南京师范大学的谭顶良教授(1994)将学习风格界定为“学习者持续一贯地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作为个体差异最重要的变量之一的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直接的因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世代聚居的地方,主要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回等十三个民族。依据《中国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新疆总人口2 181.58 万,少数民族人口1 298.6 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0%以上。其中维吾尔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6%,哈萨克族占11%,回族占7%,其余的包括锡伯、蒙古、和克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占6%。新疆各高校中培育着建设祖国边疆的新一代生力军,在大多数的新疆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在校总人数的60%以上。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大学生们,教师们更要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依据他们偏好的学习模式,调整自身的教学风格以适应学习群体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位于南北疆的6所具有代表性的普通本科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各100名,所有在校大学生均为在校一年级或二年级正在学习公共必修课程《大学英语》的学生。以他们为研究对象,采取自愿的原则,发放调查问卷共672份,收回有效调查表607份,回收率90.33%,其中,男生243人(占40.03%),女生364人(占59.97%),年龄最大23岁,最小的17岁,平均年龄为21.34±0.073,众数为21岁(占39.45%)。维吾尔族391人(占64.4%),哈萨克族152人(占25.04%),回族43人(占7.08%),蒙古族11人(占1.81%),以及其他包括乌兹别克、柯尔克孜和俄罗斯族等在内的其他民族10人(占1.64%)。学习者有一年级356人(占58.64%)、二年级人251(占41.36%),分别来自行政管理、建筑工程、数学、经贸俄语、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自动化等57个专业。
2、研究问题
该研究主要解决问题如下:(1)调查在目前的混合学习环境下(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下),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大学生为主体)的整体学习风格偏好状况是什么?(2)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是否会受到性别这一变量的影响?
3、研究方法及工具
研究方法采用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位于新疆南北疆的6所本科院校: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和昌吉学院的少数名族大学生共630名进行实证性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607份,其中维吾尔族大学生问卷391份,哈萨克族大学生问卷152份,回族大学生问卷43份,蒙古族大学生问卷11份,其余10份为包括俄罗斯、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族大学生问卷。
定量研究采用的结构化问卷共有65个问题,由西安交通大学的马晓梅教授和其他研究者共同设计(刘润清,戴曼纯,2003),此量表融合了外语教学界感知学习风格偏好调查表(PLSPQ,Reid,1984);学习渠道偏好清单(O Brien,1990) 和学习风格分析调查表(Oxford,1993)(Zhou,2005: 43)。测量感知、性格、独立或依赖型、场独立或场依存型、分析或整体型和随意系统型共六个维度,覆盖了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实践型、独立型、依赖型、群体型、个体型、分析型、总体型、系统型、随意型、冲动型、审视型共13个类别的学习模式。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此量表的信度系数(α系数)介于0.321 至0.856间,证明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每个类别的学习风格在问卷中有5个项目,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符合程度对5个里克特选项进行选择,1~5分分别表示了完全不符合、经常不符合、有时符合、经常符合、非常符合五种情况。每一类别学习风格的满分为25分,最低为5分,平均分15。受试者所得到的每一类学习风格的总分可以判定其学习风格偏好;本研究的评分标准仍延用王初明(1992)教授的评判标准:每一类学习风格得分平均分大于等于15分为学习者偏好的学习风格,得分小于15分为次要的学习模式。
定性研究采用了半结构化的訪谈,随机抽取了问卷调查对象中的3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弥补问卷调查可能出现的不足。
4、数据分析:调查数据全部录入excel后,用SPSS22.0进行统计了分析。
二、研究结果
1、研究对象整体学习风格偏好分布趋势
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呈多样性的分布趋势,13类学习模式的平均数均大于15(视觉型16.30;听觉型16.91;实践型17.14;独立型17.67;依赖型17.19;群体性17.19;个体型17.29;分析型16.94;总体型16.72;系统型17.11;随意型16.59;冲动型16.39;审视型16.80)。也就是说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更倾向于独立型、个体型、群体型、依赖型和实践型。他们最显著的学习风格为独立型的学习风格(平均数为17.67)。
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391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也呈多样性的分布趋势,他们13类学习模式的平均数均大于15(视觉型16.46;听觉型16.95;实践型17.17;独立型17.76;依赖型17.31;群体性17.31;个体型17.43;分析型17.03;总体型16.89;系统型17.29;随意型16.84;冲动型16.50;审视型16.95)。也就是说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更倾向于独立型、个体型、群体型、依赖型和实践型。他们最显著的学习风格为独立型的学习风格(平均数为17.76),这与笔者前期所调查的13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偏好的主要学习风格基本一致(王玉玲,2014)。
其他包括哈萨克族(平均数为17.85)、回族(平均数为16.98)和蒙古族(平均数为18.00)等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模式都呈现多样性的分布趋势。访谈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的结论。
2、研究对象学习风格上的性别差异
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在性别上的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数据显示: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在两种学习模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实践型的学习风格( p=0.017<0.05)和个体型的学习风格( p=0.025<0.05)。少数民族男生较女生更多地偏好实践型与个体型的学习模式。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启示
1、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风格呈多样性的分布趋势
数据统计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们的整体学习风格偏好呈现多样性的分布趋势,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各少数民族群体的学习风格偏好也都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这一研究结果与许多研究者对中国大学生学习风格的调查结果相一致,例如王初明1992年对汉族大学生的研究,Reid1987年对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EFL学习者的研究等等。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生活在祖国大家庭的包括汉、维吾尔、藏、哈萨克等各民族都共享着同样多样性的学习模式,都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多样的学习风格偏好就要求本国各高等学府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教学资源多样性,教师的授课方式多样性,以满足学生群体多样化的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尽管统计结果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学习风格偏好趋向于多样性,但各少数民族群体间仍存在着细微的差别。结果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的学习模式更倾向于独立型、个体型、群体型、依赖型和实践型。他们最显著的学习风格为独立型的学习风格。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偏好与少数民族整体偏好模式相一致,究其原因是由于这两个民族的大学生占到学生人数总体的80%以上。另一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回族大学生在偏好实践型、独立型、个体型学习模式的同时,显示出独特的偏好学习模式听觉型和系统型。
2、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风格偏好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证明性别因素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偏好模式,本研究数据显示少数民族男生和女生在实践型与个体型的学习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维吾尔、哈萨克及回族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以男性为主导的群体。尤其是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主要是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男性在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立及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他们这些源于生活的特征代代相传,由此体现在了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大学生的学习偏好模式上。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依据男女生的这些显著差异,相应地组织设计适合男女生不同的学习任务,以便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研究结论对教学的启示
首先,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样性的学习风格偏好需要采用匹配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风格与学生所偏好的学习风格相得益彰,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例如,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最偏爱独立型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们在组织课堂活动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放手让他们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具体的学习内容,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尊重他们特有的思维个性,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依据少数民族大学生偏好的学习风格模式,实施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能,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例如,依赖型的学习模式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偏爱的另一種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学习中给予他们更多地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并增强他们独立学习的意识,以便他们改变依赖性的思想,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再者,教师们应该帮助学生们充分了解他们自身学习风格的优势和局限性,引导他们根据学习需要对自己的学习风格偏好做出适当地调整,并培养和拓展自己的学习风格,以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最后,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针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教材编排应体现多元性,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研发相应的软件,为他们建立基于学习风格偏好的学习平台及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从而推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4、研究局限性和未来前景
尽管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新疆南北疆6所不同的大学的600多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本问卷是汉语版,虽然经过了试验研究,但调查对象都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其中存在着汉语零起点的学生,他们对个别问卷项目的理解存在着一定偏差;而且问卷共有65个问题,个别调查对象在作答时存在缺乏耐心的情况,这些都会造成采集到的数据存在信度隐患;其次,由于样本数量来自新疆分布较广的6所本科院校,被调查者的学科专业有57种之多,因此在数据分析时,不便将专业作为影响参与调查者的一个变量来考察,这一缺憾可以在以后的研究中补足。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偏好的学习模式尽管与汉族大学生所喜爱的学习模式都呈现出多样性,但两者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王玉玲,2014)。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群体,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学习行为,以便更好地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Keefe,J.W. Learning style: An overview.In J.W.Keefe (ed),Student Learning styles:Diagnosing and prescribing programs[M].Reston,VA: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1979.
[2]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 [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5.211.
[3] 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 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5] 王初明.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方式调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6] 王玉玲.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风格偏好调查与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7-150.
[7] 周卫京.二语习得风格研究五十年回顾[J].外语研究,2005.5.39-45.
【作者简介】
王玉玲(1972.3-)女,甘肃张掖人,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