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政治态度变化历程研究
2017-09-04郑凯亮
摘 要 刘仙洲为我国著名机械学家、机械工程教育家,早年抱定“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理念,然而随着理想的受挫其政治态度一度消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短暂的疑虑、思考与比较,刘仙洲最终于1955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建国后最早入党的知名老教授,在当时学术界、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刘仙洲于建国前后政治态度的变化颇具代表性,反映了部分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历程。本文对以刘仙洲为典型案例的部分知识分子政治态度变迁轨迹的探讨,有助于重新审视新政权与知识分子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 刘仙洲 知识分子 政治态度
作者简介:郑凯亮,河北大学历史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7.415
目前学界关于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多集中于对该运动的全景式描述、改造政策的梳理及总体评价,而对特定知识分子群体于建国前后政治态度变化历程的研究却鲜有涉及。实际上,关于亲身经历大陆新生政权创立的知识分子政治态度的变迁存在不同轨迹,拙文无意一一剖析,仅将以刘仙洲为典型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于建国前后失望、疑虑与最后选择入党的独特轨迹视作一种具典型性的政治归宿问题模式之一进行考察。刘仙洲是我国著名机械学家、机械工程教育家,建国后曾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第一副校长,1955年其以65岁高龄加入中共,为解放后最早入党的知名老教授,曾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本文即以刘仙洲1949年前后政治態度的变化为线索,对以其为典型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变化轨迹作一初步探究,试图以此窥见知识分子群体与国家互动关系的一个侧面。
一、建国前刘仙洲的政治态度
刘仙洲原名鹤,又名振华,字仙舟,1890年出生于河北省完县唐兴店村一户劳动农民家庭,早年在保定崇实中学、育德中学读书时,受当地进步革命思想的影响,曾于1908年加入同盟会并曾多次参加辛亥革命运动,后于香港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后曾在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担任机械学专任教员。1924年,刘仙洲怀着“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的愿望应聘任北洋大学校长,到任伊始即拟定《北洋大学附设工读协作机械工学门意见书》并对该校师资状况、系科设置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其一些改革设想终因政府刁难、经费困难等因素制约而无从实现,故于1928年愤而辞去北洋大学校长职位,应聘到东北大学任教。此时的刘仙洲,因对国民政府官僚派系斗争不满,已有意远离政治,从其对东北大学聘任其为机械系主任的任命始终未予接受便可窥见一斑。
1928年到建国前的20年里,刘仙洲在政治态度上处于失望状态,决心不问政治,甚至不愿担任行政工作,而以埋头业务、著书教书度日。1936年出版的《清华副刊》曾提到其这种生活状态:“他虽说是当过四年的北洋大学校长,在唐山交通大学,也当过总务主任,但是他常对人说,他的性情,是最喜欢读书的,是不喜欢办事的。”抗战时期,国民党当局曾试图召一些名教授入党,因刘仙洲早年曾为同盟会员,故当局以同盟会员转为国民党员为理所当然,不经其同意从其工资中直接扣除党费,遭刘氏强烈抗议,并以“我当年加入同盟会正是反对你们现在这种作风”进行反驳。抗战胜利后,刘仙洲因对当局不满,一度心灰意懒,1947年,从美国进修归来的刘仙洲路经南京,国民党政府时任教育部长朱家骅设宴邀请,欲以其出任北洋大学校长,刘氏闻讯后当晚即不辞而别,后教育部公布其为北洋大学校长,甚至有报纸刊登了原北洋大学校长茅以升辞职、空缺由其接充的快讯,其亦坚辞不就,当时的《大公报》、《世界日报》纷纷猜测其坚辞不就的原因,无奈之余,刘氏以“身体健康不佳,头疼头晕等症复发,恐有脑溢血之危险”搪塞,始终未赴任。其甚至曾十分感叹地对朋友说:“我剩下的一段时间,顶多在教十年书,再写五本书,就算尽了我一生的责任了。”
大体来说,建国前刘仙洲的政治态度经历了一个趋向消沉的过程,这与其“教育救国”、“工业救国”理想的受挫密切相关。可以说,其建国前经历颇能代表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心路历程。如原重工业部化学工业设计院设计总负责人卢焕章便与刘仙洲有着相似的政治历程,其早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抵御外诲,使我国摆脱贫弱,曾抱定“工业救国”信念,后在国民政府的工业机构工作,但在化工厂建设计划上的屡屡夭折使其感到苦闷,据其自述:“抗战即已胜利,谁来当这个政府的领导只是中国政治家的事,与我是无关的,而我也不可能过问其事的。”与刘仙洲一样,民国初年曾任众议院议员的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在建国前亦曾长期不问政治,认为业务和政治可以分开。
二、建国后刘仙洲政治态度的转变及影响
建国初期,出于种种考虑,的确有部分知识分子对中共及新生政权抱着观望、等待乃至疑虑的态度,刘仙洲亦不例外。因对新中国不了解,两次拒绝了当时科技界推选其为新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的盛情。后新政府欲请其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亦被其婉言谢绝。
刘仙洲对中国共产党及新政权态度的真正转变始于1950年,而这主要源于其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诉求及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改革的顺利推进,使其对中共的态度不断趋于认同。1950年其参加了农业部召开的推广十万台水车以解决华北抗旱急需的会议。实际上,刘仙洲早于1920年即出于“工业救国”的理想千方百计推广过200台,而此次推广工作使其倍感振奋,初步认识到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50年初首次参加河北省政府有关防汛救灾、兴修水利等工作的实践使其对中共的态度趋于认同。关于以上经历,其后曾自述:“中国国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和过去的反动政府有本质的不同,它是言行一致的,它的一切计划和措施都是为人民的。由于这些事实,我对中国共产党发生了很高的信仰。”1952年,刘仙洲慨然接受教育部以其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任命,期间与时任清华校长蒋南翔紧密合作。刘氏后又担任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常委、委员等职,由“不问政治”转变为积极投身政治活动。有学者指出,建国初期那些有犹豫心态的知识分子因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和政绩而改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看法,表示皈依新政权,成为高校知识分子主动改造思想的基础。而刘仙洲便属于这类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甚至在政治归宿问题上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