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向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换
2017-09-04刘波汪盛玉
刘波+汪盛玉
摘 要:通过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史料研究及对侵华战争牺牲者贡献论、谢罪宿命论等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歪理拨正,不难发现国家公祭仪式所彰显的正义精神、人本精神、至善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然而,仪式精神本身不会直接摄入理解者的意识流,需要以定性定论之根由、以理性爱国之智慧、以因事而化之路径实现向人学在场的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转换。当国家公祭仪式精神转换成虚拟社群情境的多向交互表达、大众生活情境的日常话语表达以及综合课程情境的人文素养表达,就能够达到助益当代青年大学生练就正义心、提升敬畏心、涵养善良心之目的。
关键词:国家公祭仪式;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转换;青年大学生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3.022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3-0112-04
国家公祭仪式是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给予国家层面最高规格的定性定论。这里“定性”不同于“定性研究”,前者是围绕历史事件的证人、证言、证物予以客观评价,如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维护和平还是制造战争,人道的还是反人类的等等;后者则是就已定性历史事件进行条件链的文本逻辑考证。而“定论”所指谓的,不仅包括历史事件本身,而且包括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有过去的评价,也有现在的评价,还有未来的评价。正如“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南京大屠杀惨案进行调查并从法律上作出定性和定论”[1]那样。因为“真正的言说首先是清醒与唤醒的”[2],它已经在历史语境中得到像德国的约翰·拉贝、美国的明妮·魏特琳等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所以后人的评价应该是唤醒一切有良知人们的道德记忆,澄清他们头脑中的价值乱象。在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常因内容空泛而导致教育对象态度冷漠,或因活动煽情而引起教育对象情绪冲动,这成为国家公祭仪式精神面对群体教育时有效性不足的困境。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精准定位到不同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文化高低的层次性,并融入虚拟社群情境、大众生活情境和综合课程情境,使教育内容更丰富、教育形式更灵活、教育态度更温情,从而保证了公祭仪式精神向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转换后的正能量递进,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有效注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
一、定性定论: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向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转换之根由
尽管南京大屠杀惨案已然存在客观公正的定性和定论,并有大量文本资料留传,然而国家公祭仪式精神的“基因”却不激不活,是一个始终抛向将来的未知答案。诚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只有当仪式精神进入理解者的意识流,成为理解者的精神导向时,这样才能真正关照到个体的需要。因为史料研究的定性价值囿于“就事论事”,而人学在场的定论价值能够转换为“就事育人”。
1.由“史料”定性研究到“人学在场”的定论教育
国内学界对已有定性史料的捍卫和定论教育的转换已经初具成果。首先,从历史学视野的定性研究看,各类史料、人证“铁证如山、不容篡改”[4]。有学者特别指出,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侵华战争中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性的暴行”[5],揭示了侵华日军有计划实施屠杀、掩盖及粉饰的反人类罪行。也有学者提出要“深化南京大屠杀研究的逻辑路径”[6],形成全世界受害民族之间的命运共同体,进而牢记战争的伤痛记忆。其次,从社会学视野的定论教育看,有学者明确指出,“国家公祭是延续社会记忆与凝结国家认同的有效载体”[7]。仪式的文化精神足以表征历史的在场,足以唤醒国家的创伤记忆和培育社会的集体情感。再次,从伦理学视野的定论教育看,一些学者主张,历史应该还原公正,生命应该被尊重与关怀。[8]
由此看来,学界不仅关切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客观还原,还力图转换为社会记忆的定论教育,为当代公民点燃爱国的热情,为生命关怀追寻精神家园。但是,“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9]如果说南京大屠杀定性研究的核心是从理论上澄清“知其然”的话,那么,定论教育则是从实践育人上“知其所以然”。
2.由“面向公民 ”到“面向青年”的唯物史观教育
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人的活动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思想。“公民”作为社会角色,其在任何社会的主体接续力量便是“青年”,青年强则民族强、国家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小落实的切入点,在于系统培育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10]。其中,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关乎培养怎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的问题。也正如学界有学者所指出,“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在于如何使大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公民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通过全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1]。就此而言,微观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理解和诠释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并受其感染和激励的重要渠道,正确理解国家公祭仪式的正义精神可以练就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正义心,缅怀国家公祭仪式的人本精神可以提升他们的敬畏心,内化国家公祭仪式的至善精神可以涵养他们的善良心,从而培养他们对南京大屠杀惨案科学的定性定论观。
(1)国家公祭仪式的政治意识助益当代青年大学生练就正义心 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彼此贯通,人们的历史活动总是在试图以“正义”来驾驭生活世界,于是,“收集死凭证与写下空洞的历史是一种替生活服务的人生活动。它们重现过去的历史,使其更加丰富,并在我们的精神前成为‘现在的日子是会来到的。”[12]殷鉴不远,正因为历史的变迁或喜或悲,遗忘历史喜剧就会错过当代的喜剧,遗忘历史悲剧就意味着重犯同样的悲剧。防止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在当代青年价值观形成的语境中注入历史喜剧的精神基因,人类文明才能世代永续和平与发展。而历史唤醒的重要主体恰恰是一个国家的当代青年,那么,国家公祭仪式正义精神如何练就当代青年大學生的正义之心?
首先,操守前事不忘的坚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简称为国家公祭仪式),是国内最高规格的法定政治性纪念活动,遵循奏国歌和安魂曲、降半旗、鸣笛默哀、献花圈、公祭鼎揭幕、国家领导人讲话、撞响和平钟、放飞和平鸽等标准化流程,设立象征性器物浮现历史情景,营造神圣和庄严的氛围,触发参与者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培育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客观史实的道义感和正义心。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的仪式,竟全然不顾日本普通百姓的思亲之切,从政治利益角度将惨无人道的侵华战争虚无化或美化。另一方面,日本民间自发悼念战死亡灵的仪式,与我国国家公祭仪式有相似的一面,即痛恶战争给亲朋家人带来离殇而诉尽衷肠,这也从一定意义上昭示出,我国公祭仪式契合了全世界热爱和平人们的政治意愿和正能量引导诉求。
其次,捍卫历史定论的博弈。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定论历经三次固化博弈,第一次固化在二战后,国际社会在东京、南京对战犯的审判;第二次固化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否认侵华史实,于是南京政府顺民意建纪念馆、立纪念碑以捍卫铁证;第三次固化是近年日本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行径和历史虚无主义歪理,波段性泛滥,例如参拜靖国神社、解禁集体自卫权、钓鱼岛事端、中国威胁论、侵华战争牺牲者贡献论、谢罪宿命论、二战反省不道歉论、国民保守言论等。这再度引起国人瞩目两大焦点:一是2014年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二是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国家公祭仪式的讲话中高频使用了“和平”(23次)、“历史”(9次)、“正义”(4次)、“发展”(3次)、“法律”(2次)等词汇。[13]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国家公祭仪式的讲话中多次使用了“历史”(12次)、 “和平”(6次)、“正义”(2次)、“发展”(2次)、“立法”(1次)等词汇。[14]2016年南京、上海、武汉、延安等十二城,围绕“历史”与“和平”两大主题来联动公祭。很显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人类和平”、“世界和平”如同阳光和雨露,而战争譬如阴云,少数国家不能因为狭隘的民族利益而穷兵黩武。
(2)国家公祭仪式的生命意识助益当代青年大学生提升敬畏心 人类历史进程的基底在于保障无辜个体的生命存在,而且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的首要前提。国家公祭仪式的人本精神是坚守这一生命底线的理性思维,是对逝者的礼敬,对在者的关怀,对生命的敬畏,以告慰十四年抗战中,中国伤亡3500万军民,仅南京30万亡灵。因此,当代青年大学生应理性认识,中国在前现代化进程中曾经是以无数先烈的“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换来今日的国泰民安,时刻铭记忧患意识是我们这一代人敬畏生命的理性思维前提。在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实际上是要强调以人的自然属性和欲望为本。”[15]这是在物性思维下,也是人的一种自然生理需求的表达,即从生命的自然底线反映了个体对生命绵长的诉求。更进一步说,生命的社会价值底线是要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存在和共享尊严体面的生活。当前,“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文主义精神。”[16]因而,不断提升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乃至对每一生命体的敬畏,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生命教育所不能回避的大事。
(3)国家公祭仪式的良知意识助益当代青年大学生涵养善良心 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受到社会群体能在多大程度上的良知自觉的影响,这是因为每一个现实人的特殊利益,与众多“他者”形成群体的共同利益之间的逻辑悖论,总是在不断考验着人类良知的自觉能力,“当某个人因欲望无限地膨胀而犯罪的时候,他的恶不应当归咎于他的自然属性,即人性,而应当归咎于他的社会属性,即他的社会属性对自然属性的错误引导。”[17]因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责任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一个民族的理性化程度和一个国家的文明化程度。就如日本少数政客抱着不负责的“伪道德”谬论和“假想敌”政论,频频爆料一些不实论调,做出一些违反人伦常理的丑态,用以混淆不明真相者的视听。与此截然相反,中华民族血液里没有延续种族仇恨的杀戮“基因”。以公祭仪式的至善精神来培育和涵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善良之心,有利于他们叩问内心的良知,有利于他们照亮前行的路,有利于他们肩负起时代的使命。
二、理性爱国: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向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转换之智慧
历史从来不乏智慧,历史的智慧是人的实践智慧的有效实现,而理性爱国的实现也同此理,是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向人的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转换运用的应有之义。客观地说,国家公祭仪式的正义之道、人本之道、至善之道萌发于爱国之情,这一爱国情感又应融于理性爱国当中,进而迸发出爱国思想的智慧力量。从公民教育向青年教育的转换来看,国家公祭仪式精神面向公民教育,具有典型辐射广泛、叙事场景宏大、情感融合度高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爱国情过度渲染或过于冷漠的两难情境,表现为教育路径单向度而不便反馈,以及教育时空场域受限等不足之处。这恰恰是微观思想政治教育面向青年教育的优势所在,采取分层疏导教育、日常生活化教育和多向交互反馈教育,可以弥合群体公民教育的不足。
正因为如此,要巧妙地将大学生的爱国情,融于公祭仪式的正义精神、人本精神和至善精神当中,就要以爱国情感人,以爱国理服人,从而实现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向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转换后的正能量递进。但这里的转换并不是“全盘取代”或“简单拼盘”,而是要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困惑因事而化,为国家公祭仪式精神的意义流动,开启宏观与微观之间教育场域的转换,使青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目标更明确。这样细分出重点教育人群和次重点教育人群,是为了精准定位到不同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文化高低的层次性,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实效。
我国高校理性爱国思想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支撑这一转换运用的爱国情绪化、爱国情感化和爱国情怀化三个维度,蕴涵著丰富的实践智慧。
第一,爱国情绪化维度。爱国思想的萌发,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外来压力,迫使主体的识变过程。当有识之士为唤醒当代青年的正义心、敬畏心和善良心而忧虑时,强烈的爱国情绪,便会在他们心中激荡不已。近期,国人对日本右翼妄图消解侵华历史的APA酒店事件的激愤,和对安倍夫妇为日本“右翼学校”捐款事件的愤懑,就是一种非理性主导下的爱国情绪,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素朴性。相比之下,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应是以情感人,利用疏导方法,分导出爱国思想的源头,进而因势利导,与受教育者共情体验,调适内心激荡的情绪,以防止破坏行为的发生。
第二,爱国情感化维度。当人们认识到立志成才与报效祖国休戚相关,家在国中,国由家成,这时的爱国主义情绪才会趋于平缓,提升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理性反思阶段。正如设立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引导公民正确识辨“小我”之家庭与“大我”之国家的利害关系,防止民族主义情结无限渲染和爱国主义情感冰冷缺场。因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还应是以理服人,利用线上线下预防教育方法,树立先进典型人物的榜样力量。擺出生活中的客观事实,讲清道理与学会表达,引导启发受教育者,在家与国的情感归属中找准平衡点。
第三,爱国情怀化维度。爱国情怀是一种文化气质的生动表达,蕴含了对故土、同胞、政治理想的深厚情感,同时又保持个体的批判性反思与建设性构想,标志着现代人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爱国智慧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三者有机统一,是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真正魅力和实践智慧所在。
三、因事而化: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向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转换之路径
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狭义上主要指微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这一课堂主渠道,广义上指一切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既可以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是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令教育工作者且行且思的现实困惑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时,总觉得缺少一股活力,缺乏一片生机,顽疾低头族、刷屏党、神游族和呼呼族屡禁不止。“毕竟最成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是要将政治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激情。”[18]就如国家公祭仪式精神,一旦大道理讲不透,小活动又落不实,自然会枯燥乏味,有活动形式、无实际效果。确实,育人功夫的关键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9]上做文章,不能无病呻吟,而要因事入情、化事为理。当先进的思想理论紧接地气,受教育者自然会合拍跟进,由日常的好习惯养成提升为生活的经验、生活的知识和成长的规律。因此,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就要在大学生喜爱的网络情境,播撒爱国情怀的种子;在大学生日常生活语境,增添爱国情怀的表达;在大学生综合课程中,注入人文素养的“基因”。
1.网络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向交互表达
网络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常称为线上教育,是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虚拟社群情境的新场域。它通过多向交互活动,改变传统师徒关系中“你教,我学”的僵化模式,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组建“我要学,相互学”的学习者共同体。这样,教育信息的传递不再是教师单向主导,而是师生之间、朋辈之间的双向甚至多向传导。由于无时、无处不在的网络化信息,进而倒逼课堂教学供给侧的改革,创建出“翻转课堂”、“慕课教室”、“网络互动讲堂”、“精品课程”、“教育游戏产品”、“微信教育公众号”等“互联网+教育”等新平台、新载体,用以拾回学生手机流量的教育功能。正如国家公祭仪式活动与互联网线上VR技术的结合,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野、新路径。身临其境的虚拟情境可以延伸国家公祭仪式的辐射面,从而提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广泛性、兼容性和互动性。2014年,新华网承建“国家公祭网”,截至当前,已超过1500万国内外网民,完成虚拟在线点烛、植树、献花、敲钟等悼念活动。这些形式和载体是微观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辅助工具和手段,客观上,它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微观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还是内容和表达。
利用互联网虚拟空间,渗透国家公祭仪式精神的内容和表达,应努力做好三个方面:一是虚拟场景的逼真性。发挥不同高校学科专业的优势,共建共享更受学生欢迎的国家公祭网站,精心设计国家公祭仪式的虚拟参观场景、虚拟悼念活动、虚拟学习资料,使氛围庄重而不失重,效果逼真而不失真,网民真信而不假信。从扩大公民教育的覆盖面,转向关注大学生接受仪式精神教育的领悟程度;二是情感交流的互动性。点燃网民参与微博热议、缅怀留言、点赞打赏、献祭文、晒抗战图文、添加虚拟城墙砖等互动交流的热情。进而融入微观思政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制定网络互动过程的考核评价机制,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公祭仪式活动的自发性和自觉性;三是正义感的引导性。微时代人人都是手握麦克风的主角,都能及时向社会发布不经过滤的信息,随时拨动群众意见的风向标。继而引发大V效应,井喷反应,核裂变式散播,使这把双刃剑扑朔迷离,真假信息难辨。若想融合线上国家公祭仪式“键对键”教育与线下微观思想政治“面对面”教育,一方面需要打破教师主导下的一对多的说教模式,另一方面又要重新建构学生之间,多对多互动的朋辈教育共同体,培养更多具有正能量的“青年意见领袖”,进而提高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要把握网络教育的话语权,就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的“说法”、媒体的“观点”、网上的“言论”,保持清醒认识和审慎判断,从而不断增强正确舆论的引导力和完善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
2.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话语表达
国家公祭精神与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离不开大众语言表达。每个国家公祭日,全国人民怀着沉重的心情,奏响低沉的乐章,缅怀沉睡的同胞。国人向世界宣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国际正义”等词语表达了对正义精神的捍卫;使用“人类共存”、“不幸罹难的同胞们”、“不幸死难的同胞们”、“英勇献身的同胞们”、“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等词语表达了对人本精神的关切;使用“善良的人们”、“世代友好”、“人类良知”等词语表达了对至善精神的信仰。在国家公祭鼎铭文中,“同胞何辜,国难正殷”、“永矢弗谖,祈愿和平”[21]等骈文文体,注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未来的复兴梦。基于此,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的历史境遇和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逻辑,为高校微观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提供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案例和鲜活教科书,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文本语言风格向大众语言风格的转换要求。“在这里,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主要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受教育者更喜欢听、更容易懂,从而更能够接受的话语,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22]
生活即教育,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回归育人的根本,因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将思想理论转换为大众化、通俗化和生活化的日常知识。所以,高校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应学生学习的胃口,调理好学生学习的营养,就要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国家公祭精神的话语转换路径:一是生活语言元素。在大学生常去的微信、微博、QQ、BBS、SNS等社群空间,与时俱进,创新国家公祭精神的文化产品,如表情包、字媒体、语言模板、二维码、APP、AR等;二是时尚语言元素。探寻青年学生交往的流行语和时尚语,将国家公祭仪式精神的大义转换为日常生活的微言,就如“明明早已定性定论,非要再固化”、“公祭香菇”、“以洪荒之力爱我中华”、“厉害了我的国”、“一言不合就屠城”、“屠杀的历史说没就没”、“没想到军国主义你是这样的……”;三是肢体语言元素。利用班团日活动、党的组织生活会,社团活动等形式,组织开展国家公祭仪式精神的文化活动,如烛光哀思、叠纸寄愿、祈祷签名、祭文追思、陵园献花等。
3.综合课程的人文素养表达
各类专业综合课程的系统知识与国家公祭仪式精神的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不同方式,培育人的不同素养,但在育人的价值目标上,同向同行。它们体现了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诠释了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论价值,践行了爱国主义行动的现实意义。围绕国家公祭仪式精神外化为文化活动的问题导引和问题化解,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明道和信道的力量,从而树立大学生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看到,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课程理论,各有自己的彻底性和说服力。一方面,不同课程能够合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微观思想政治课程师资的学科背景,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和党史等专业,立足于人文视域观世界,能够触及到爱国主义思想理论的深层内涵。另一方面,各门专业能够发挥所长,拓展人文素养。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当下中国的发展,更迫切需要青年大学生,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电子信息科学等专业类知识。这样,人文素养的培育,已经不只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属和标签,还有必要渗透于理工类专业课程中。譬如,国家公祭鼎的设计制造,就是集人文社科的软素养与理工科的硬知识为一体。当思想理论一经资源整合、系统诠释后,就能发挥更强大的系统功能,创造出1+1>2的奇效。就像十个指头弹钢琴一般,只有十指协调运用,观众才能享受到优美的音乐。再如,国家公祭日当天,通过微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其它专业类课程的课前三分钟默哀,或五分钟诵读公祭鼎铭文等形式,由此可以滋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众所周知,国际社会纷纷设立国家纪念日,联合国设有“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美国设立“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加拿大也将设“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等,牢记历史教训,彰显公祭仪式精神的内涵,防止军国主义文化基因的变异、扩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育人功能,应与这一大势大事相结合,利用新媒体因时而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实现公祭仪式精神向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定性定论转换。这意味着,给当代青年大学生注入什么样的民族文化“基因”,事关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民族文化进行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国家特色、国家风格和国家气派。当代青年大学生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实质,就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的“基因”,为大学生所习得、所认同、所传承、所行动,形成当代青年独特的优秀文化标识。
总之,“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消极、错误、反动的政治思潮。”[23]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者,“灭国”必先“去史”的一贯伎俩;面对伪学者,任意涂抹历史人物,“解构”历史事实和杜撰历史故事等,沽名钓誉的炒作;以及面对当前高校“小公举”、“小鲜肉”们的精神家园,任人打扮的语境忧虑。只有回归到青年大学生的生活语境,回归微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才能赢得青年信任、引领青年价值乃至帮助青年成才,同时,这也是一个新的学术研究视域。
参考文献
[1][4][13][21]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14.
[2] 彭启福,陆广品.理解之路:诠释学论文选粹[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
[3][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2,55.
[5] 经盛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10.
[6] 张生.从历史到记忆:深化南京大屠杀研究的逻辑路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6):78.
[7] 叶欣.国家公祭:社会记忆与国家认同[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53.
[8] 刘淑萍,彦薇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伦理意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6):93.
[10][19][20]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11] 何志敏,卢黎歌.建立“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9.
[12] [意]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12.
[14] 李建国.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12-15].http://www.js.xinhuanet.com/2015-12/13/c_1117442642.htm.
[15] 骆郁廷.精神动力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66.
[16] 陈先达.回归生活:哲学闲想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95,296.
[17] 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402,403.
[18] 陈蓓洁.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67.
[22]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三重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5):120.
[23] 仰义方.新媒体环境下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与应对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84.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