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读课自主能力的培养
2017-09-04罗燕卿
罗燕卿
摘 要:在众多学科当中语文是非常博大精深的,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语文自读课,对于讲读课来说自读课是辅助和延伸,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就是现行教材编排大量自读课文的目的,学生能够将在讲读课文中学习掌握的知识运用到自读课文中就说明了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对此,我们提出了几点上好自读课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自主
当前语文教材中逐渐开始增加自读课的数量,自读课更加贴近生活、趣味性比较强、内容也较为新颖。一部分语文教师为了迎合应试教育,严重忽视了“自读课”的教学作用,而对“教读课”的教学却过度重视。还有一些教师则将二者等同,造成的结果就是老师非常累,学生却产生逆反心理。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生活。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是积极参与者,而教师则应该是学生学习中的导航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将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对语文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放开手脚进行语文学习,大胆的在自读课中进行心智的操作实践。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1激发学习兴趣
实施讨论语文的前提就是学生想说、敢说,语文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关注和热爱,要用这种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感来为学生创设一种更好的情感体验,在语文学习中想让学生拥有想说、敢说的心理取向,就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更好的激发,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并且在学生想说的前提上,还应该通过老师的态度让学生拥有敢说的勇气和胆量。
1.2培养互动意识
学生进行讨论的核心就是都有将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表达出来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及学生的个性都可以通过学生的互相讨论体现出来,并且通过这种讨论还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集合同学们的多种想法产生一个最佳的想法,从而丰富和全面自己的理解,达到有效的自我完善、创造和发展。
2创造性探究的培养
生活就像一本无字的书,课本和这本无字书就是创造的源泉,而学生就是创造的主体,教师的激发和诱导就使学生拥有创造的激情,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激励学生以自己的认知体系为基础,突破常规思维,针对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途径。
2.1合作探索
让学生通过“自读课”这个迁移的载体进行迁移性联系。例如,在对《皇帝的新装》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打破学生以往的常规思维模式,让他们转变角度,进行大胆的想象,对课文进行模仿,按照四至六名为一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假如……”为开始说一段话,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发挥想象,自由发言,选出合乎情理、想象奇特的想法进行展示,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
2.2互动交流
在自读课中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该特别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究价值。比如,美国的教育哲学和中国的教育哲学那个更好更科学的问题在《世纪之交科学随想》中就有所提到,根据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虑,将思维发散开来。在讨论中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可看法说出来,然后将具有代表性的答案选出来进行全班交流。不要求回答一定要相同,但是一定要言之有理。對于学生新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种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3创新实践
为了更好的联系课本内外,让学生走出课本,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就应该进行更多语文创新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进行创新和探究。比如,在对《春》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先通过自己生活中的观察来说一说春天到来所发生的变化,然后就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野外去实时观察春的变化,一片片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了出来,梨花、桃花也都争相开放,还有五颜六色的野花开得遍地都是,蝴蝶和蜜蜂都开始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学生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就可以写出见解新颖、内容丰富的观察日记。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更大兴趣,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培养学生在对知识进行探究时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充分的提高。
3培养探究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应该对教材中具有价值的探究点进行深入挖掘,通过“读、议、思、练”的训练,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力。针对“自读课文”的学习,可以根据课文深浅和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探究:
3.1理解性探究
理解性探究是对较深层次课文的研究和学习。比如在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对“罗布泊今昔景象的语句”进行查找朗读,先感受不同时期的特点,再让各学习小组对“罗布泊为什么消亡”进行探究讨论,让学生在探讨中对相应内容朗读体会。这样,既让学生对问题进行了理解性的探究,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教师只需要适当的点拨和诱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和牢固的记住和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还易于引起情感的共鸣,触发对生活的思考。
3.2认知性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讲读课”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自读课”的知识点进行探索和探究。比如,在进行《紫藤萝瀑布》的教学时,就可以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让他们进行分组合作与交流,对课文进行熟读,找出叙写对象;对生字和词语进行更好的积累,扫清文字障碍;讲课文的层次机构理清楚;找准作者的景观点。学生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与探究就可以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感知。
3.3评价性探究
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说出自己的意见,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看法和意见充分的表现出来。比如,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进行教学时,在学生初步对课文进行了解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老师作出评价,这样通过学生的欣赏方向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好的方面;学生应该对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探究,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语文“教读课”的延伸和补充就是语文“自读课”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发现探究问题能力以及自学好习惯的培养,将“自读课”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课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6(18).
[2]黄力平.初中语文阅读方法新探[J].学周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