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视角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2017-09-04马迎锋

决策探索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主义者女性主义学校

马迎锋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作为西方教育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其自由主义女性教育、激进的女性教育、批判的女性主义教育在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中形成了系统性的观点,其教育思潮的核心是关注两性公平的教育。女性主义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在批判传统的“父权制”的基础上,建立较公平的社会准则,彻底动摇“父权制”和以男性为中心的现象,使男女之间能够在平等的教育环境下、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和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平等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一、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历程

(一)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是早期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其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研究的焦点聚焦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公平和民主。其关注的焦点内容是中产阶级妇女在政治、法律和就业方面的权利和地位。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关注于三个主题:一是女生的发展与学习成绩。其流派关注于教育中女性的学业不良的实例以及男女性之间的学习成绩差异,特别是在数学、科学和技术等方面的学习成绩的差异。二是学校在女性社会化中的作用和性格刻板印象。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在进入学校之前,即使女性具有同样的入学权利,但是学校的显性和隐性文化并不能全面开发女性的潜能。三是学校的教学实践环节也存在性别歧视现象。教师在对男性和女性的评价上有差别,有偏向于男性的倾向。其流派主张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变教育的现状:一是不断地加强宣传,提高包括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对性别歧视的重视,进而有力避免教育中出现一些男女性之间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二是要制定针对性别歧视的法律法规,为女性创造一个教育机会均等的环境。

(二)激进的女性主义

激进的女性主义流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激进的女性主义将矛头指向社会结构,其要求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表现在教育方面主要是从学校的结构和课程的设置方面进行批判,进而形成“反性别歧视”。该流派的女性主义教育者把关注聚焦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批判男性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二是权衡学校教育中的性别权力之间的关系。在课堂的参与过程中,女性的课堂参与低于男性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学校教育中的不平等并不是简单的教育者对男女性之间行为的不同,而是现存的父权制的社会结构。教育公平的变革需要改变父权制的社会和学校结构,这样对于性别权力关系和文化知识的改变才会真正的实现。

(三)批判的女性主义

批判的女性主义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其理论上源于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权威、反中心、解构抽象话语、消除同一性。同时期的后现代的女性主义也将关注的目标聚焦在批判男性主导的西方现代学术界的客观主义和唯理论上,同时,又呼吁不同的主体在表达和解释人类知识时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此举无疑对现代的各门科学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都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后现代女性主义更关注于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应尊重相同的相对性和差异的绝对性。

二、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的特点

(一)批判性别化的教育

批判性是女性主义的突出特点,女性主义认为性别压迫无处不在。女性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受到社会的“规劝”,要求其符合社会认可的形象。从孩提时代,男性和女性在玩具、服饰、行为等方面的要求就有区别,小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等静态玩偶,女孩的行为要求是文静端庄,家长也会刻意培养女孩“服从、文静、合作”的气质,但是这种气质不是生理性的,而是后天文化教育的结果。课本中的主要人物一般都是男性,女性则处于辅助的地位。在学校的领导阶层之中,男性教師居多,女性教师则处于被领导地位。

(二)关注涉及女性及性别的所有教育主题

女性主义者对女性和性别的关注,几乎涉及到女性教育成长的各个方面,比如,女性主义者关注的关于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和女性的教育成长问题,这些新的视角、新的问题为教育界新的理论和新的生长点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女性主义的研究主体主要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地争取女性教育权的实质性平等,为全体女性创造有利的成长和发展条件。一些研究认为,单一性别的学校对于女子在培养其科学和数学兴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女子学校能够提高女子的自信。

(三)提出富有个性化的教育研究方法

女性主义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方法,其特点是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以及研究目的都应该“以女性为主”。80年代,朱蒂·柯可和玛丽·富诺对女性主义方法论进行了相应的总结,总结出其方法论的五个要素:性别和不平等、经验、行动、对研究的批判、参与性方法。从女性主义的方法论可以分析出,女性主义的研究主要偏向于定性的研究。实证研究强调的是客观性,而客观性带有明显的男性偏见,所以,相对于定量研究,女性主义者更青睐于定性研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也同时广泛应用两性关系分析模式,承认科学研究是带有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科学研究的体制和制度的相关价值的评判。

三、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批判教育基本关系的不平等

本质论在哲学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女性主义者认为本质论不利于女性全面开发自己的潜能。本质论中强调男性的本质是强壮和具有男性的气概,而女性的本质则是具有女性的体贴和阴柔。本质论哲学将男女之间的本质进行区别,这不利于确立男女的性别平等关系。因此,女性主义者在现有的教育基本关系和教育过程中对于忽视女性和性别歧视的现象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批判。尽管在学校教育中女性的数量和女性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在社会实践中男女平等的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宣传,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固了女性的从属地位。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案例,虽然相当多的女性获得了接受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或非正式教育的权利。但是,女性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教育倾向只是让女性认同以男性为主导的价值观,学校教育经常以男性的角度来解释世界和自我,此举并不利于正在接受教育的女性进行自我的认知和对世界进行自我的解读。所以,女性主义者认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女性正面临着一个两难抉择,是取得学校教育的成功,还是保持女性主义自身的特征。现实的社会要求和学校教育的价值体系,更不利于男女平等的发展和实现。

(二)批判学校教育中课程的不平等

女性主义认为,整个学校的课程从运转到实施主要是由男性所主导。从其研究领域、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来看,课程在研究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上也倾向于男性关注的问题和知识领域。这些课程的运转和实施忽视了女性的特征和女性对世界的认知和解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课程内容沿袭了父权制社会所体现的男性为主导的思想和观念。一些聚焦于中小学生性别平等的女性主义研究者发现,中小学在学校教育中所使用的各門学科的教材、课程标准、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学生在此情况下的学习成绩都只是体现在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里,这说明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还是倾向于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澳大利亚针对安达利亚的历史教科书和课程目标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在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中,历史学科知识的目的只是去凸显男性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作用,认为男性才是历史形成和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缔造者,没有具体的提及女性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有关具体学科知识的选择上依旧存在着性别的差异,对女性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良的影响。此外,学校教育在学科内容的选择上,也只是选择一些主流文化的内容,宣传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化以及价值观,所教授的知识呈现男性化的特点,并潜在地传递着男性的气质和文化优于女性气质和文化的观念。

(三)批判教育研究手段的不平等

女性主义者反对教育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认识论和实证研究。女性主义者试图颠覆传统实证主义研究中的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并试图给予科学以相应的价值承诺。女性主义对传统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批判,相应的就会影响到女性主义教育的研究者对传统的实证主义教育研究的批判。女性主义教育研究者认为教育研究的相关研究的整个过程,不同程度地渗透了研究者自己的价值和观念以及所持有的性别意识,不可能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保持完全的中立和客观。女性主义教育研究以纠正上述不平等的倾向为己任,批判传统的科学研究所持有的实证主义,主张定性研究。女性主义所持有的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给予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在教育的研究领域,应反对特权意识和特权阶层的意识渗透;保持客观性应避免研究者在研究中掺杂个人的价值观念、性别角色意识形态等会对研究的结果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因素。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猜你喜欢

主义者女性主义学校
忌肉主义者
张小斐:一个长期主义者的梦想
张小龙: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极简主义者
好人主义者做不了好人
学校推介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