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问题即为心态问题的解读
2017-09-04王艺儒
王艺儒
马克思曾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生态问题不是自然对人类生存产生的限制问题,而是人类因为自身的创造性活动而导致的那部分“人化自然”对人类生存产生的限制问题。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生态问题的核心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
人与自然的关系概括起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母子关系”。人如同婴儿依赖母亲一样依附于自然界。传统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能消极被动地依赖自然,没有能力征服改造自然;第二阶段是 “主奴关系”。 近代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生产力水平大幅进步,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幅度提高,自诩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变成了人类的奴隶。由于肆无忌惮地破坏掠夺自然,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自然界不断地以自然灾害的形式向人类进行报复;第三阶段是“兄弟朋友关系”。现代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使得人类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人们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二)人与生态自然的辨证关系
首先,自然具有先在性,对人具有优先地位。唯物主义承认自然的先在性这一生态事实,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与人类社会所有的关系都是以生态自然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的,人并不能创造物质本身,只能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
其次,人要依靠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人对自然虽然具有能动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脱离自然而单独存在。一方面,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另一方面,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促进自身发展的生产资料。人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建立在生态自然基础之上的。
最后,生態自然规律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消失、无法改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这说明,人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和制约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也不能取消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自然规律也是人发挥主体能动性的界限。因此,在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必须遵守自然规律,一旦人类活动违背了自然规律,超出了生态自然的承受能力,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的产生。
(三)生态问题即是心态问题
唯物史观生态把自然看成是历史的,把人看成是历史的人,把对象性活动看成是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作用、互相制约的中介,把自然的历史、人的历史和对象性活动的历史理解为同一运动过程的历史,相应的,把自然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与对象性活动的解放理解为同一个历史过程。
从“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转变,从粗暴的“改天换地”向“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性文明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问题本身就是心态问题。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生态危机
在任何时代和社会中自然都是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改造自然。自然界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其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和自我净化是有限度的,并且需要相当的时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能力和效率,提高了人类从大自然获取消费资料的能力。然而资本积累的欲望驱使人们毫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资本主义以大量开发及大量耗费天然资源为手段剥削自然。
自然发展的周期和节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自我扩张,这使得人与生态自然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自然是人的、社会历史的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自然,而资本主义对象化的结果导致了生态自然的危机,所以应该从人的实践方式本身中寻找生态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生态自然是人类实践本身的一面镜子,生态危机也就是人类实践方式的危机。
三、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秉持和谐心态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看,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运动,它不是一味地排斥工业文明, 而是通过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达到自觉地对生产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的目的。面对生态问题我们必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自然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 而是亦此亦彼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在关系,更多强调的是人对地球、自然和世界的责任, 人对社会和其他社会成员乃至后代子孙的责任。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