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养老模式选择
2017-09-04张玉鹏
张玉鹏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较之农村养老问题,人们往往更为关注的是城市养老问题。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老龄化加速,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给固有的农村养老模式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农村青壮年为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走向城市,使得农村人口外流,造成现今农村“空巢老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意味着在中国持续了数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社会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加之农村老人的参与意愿普遍不足,更为农村养老设置了一大难题。倘若能够合理解决养老问题,将会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和经济发展,对加快新农村建设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成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测算,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总量的近60%,而且农村人口中老年人口占16.3%,高于城市的5%,城乡倒置显著,且会一直持续到21世纪中期。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不可逆转,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常态,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2016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7%。到21世纪末我国老龄化趋势总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2035年):急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从2014年的2.12亿将增加到2035年的4.18亿,年均增长1000万。老年人口比重由15.5%逐渐提升至28.7%。
第二阶段(2036—2053年):缓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035年的4.18亿增加到2053年的4.87亿,年均增长380多万。老年人口比重由28.7% 提升至34.8%。在此阶段,人口高龄化特征明显,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将从2035年的0.6亿增加到2053年的1.18亿,新增老年人口中逾八成是高龄老年人。
第三阶段(2053—2100年):平稳发展阶段。老年人口与其他年龄段人口共同减少,老年人口从2053年的4.87亿缓慢减少至2100年的3.83亿,所占比重在 32%~34%,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高峰平稳期。
按照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7%,表明该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届时赡养比是1:1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4%,表明该国家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届时赡养比是1: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1%,表明该国家已经进入超级老龄社会阶段,届时赡养比是1:2.5。中国分别于2000年、2025年和2038年进入老龄社会、深度老龄社会和超级老龄社会。如果按照实际赡养比计算,2014年我国实际赡养比为1:3,表明2014年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广大农村深度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
(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数量增长快。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以近5年来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例,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同比增长数量分別为2010年的587万,2011年的394万,2012年的426万,2013年的447万,2014年的594万人,总体看来,老年人口呈现持续增长状态,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远远超过全国总人口年均0.49%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2.受教育程度偏低,人力资本存量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的文化程度和思想水平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由于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总体上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加上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差异,文盲、半文盲人口存量高于城镇人口,因此,相比于城镇,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更低。
当前农村老龄人口一方面由于生理机能下降,体力大不如青壮年劳动力,加之农村医疗保障、医疗条件相较于城镇还比较落后,因此,农村老龄人口的健康状况更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农村老龄人口更缺乏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只能通过少量的农技活动和常年积累的农作经验来进行农业生产。如果外出务工,他们难以找到工作,或者只能“卖苦力”。在心理状况方面,多数农村老龄人口仍持有传统和封闭的小农文化思想,相对保守,这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也为农村老龄人口养老带来更多困难。
3.高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城乡倒置严重。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迁移至城镇,导致农村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农村人口高龄化程度不仅情况严重,而且还以较快的速度发展。高龄化所带来的影响要高于一般的老龄化,其将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源短缺、加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劳动负担及社会负担,甚至会影响农村资源和资金的合理分配。如果过度为老人福利及医疗开支,又将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进程滞后。
4.老龄化进程超前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未富先老”现象明显。所谓“未富先老”是指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速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据统计年鉴数据预测,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一直显著地超前于经济发展。尽管全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对经济发展作用渐渐被第二、三产业所替代。农村老龄人口由于受到年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仍然靠传统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农业作为传统行业,为农民带来的经济收益相比起其他产业来说要低得多。虽然大部分农村老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手中“余钱”不多,稍有变故,就会“因病返贫”或因其他某种原因迅速导致生活陷入困顿。“未富先老”,农村人口老龄化致使农村生产力水平不高,造成财富不足和资源短缺,已形成一种体制性的农业劳动力供给短缺。
5.空巢、独居老人比重大,缺乏精神慰藉。农村常住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致使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和隔代家庭。现实乡村中,要么爷爷奶奶带着孙辈勉强过活,要么一个或几个高龄老人相互支撑相互依靠艰难度日。村庄常住人口以“老弱妇孺”为主,缺乏青壮年,依靠传统家庭养老的作用日益弱化。加之农村养老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筹资力度不足,农村基本养老设施与机构的建立还在起步阶段,数量较少且水平较低,供需不平衡。因此,老年人口大量增加给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受传统文化和思想影响,多数老年人选择独守空巢,缺乏精神慰藉,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子女虐待老人的现象农村也明显多于城市,加重了农村老年人口精神疾病的发生。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而引起的人口结构的改变。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主要有:
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的影响。我国农村老龄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农村出生率下降造成的。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从1970年的33.4‰下降到2016年的12.95‰。而死亡率的变动却不大,1970年为7.6‰,2016年为7.09‰。可见出生率的下降对我国老龄化影响非常明显,而且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生育率下降的可能性,所以农村老龄化程度会逐步加深。
2.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医疗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4.83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7岁。其中,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3.20岁,已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水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加速了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3.农村劳动力转移助推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及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出现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而这些流动的农村人口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逐步转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有的甚至在城市定居,而与此同时,部分老年人退休后从城市回到农村地区生活。这样,由于年輕劳动力迁入城市和老弱人员回归农村,使得城市的年轻人口相对增加而老年人口相对减少,农村老年人口则不断增加,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更加严峻。
二、农村老龄人口养老模式选择
养老主要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如今,子女离开家庭,这让农村老龄人口在经济上依靠子女供养遭遇困难,日常生活照料上失去了依靠,精神上失去了寄托,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的养老较于一般家庭的老人存在着更多的困难。
(一)农村老龄人口养老现状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凸显。
首先,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子女的养老负担。同时伴随着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农村老年人无人可依的现象严重。老年人即使经济状况良好,也得不到应有的养老照顾,更不用说精神慰藉了。由此可见,在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其次,机构养老存在缺陷。机构养老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一种模式,自2009年起政府一直探索在农村地区推行新农保,新农保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然而,老年人即便经济许可,受传统文化、“养儿防老”等根深蒂固思想的影响,也往往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因此,虽然部分农村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无人照料,老无可依。同时,养老机构也存在专业人员欠缺等问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不容乐观。
(二)农村现行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关于养老模式的分类,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相同。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现行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和个人自养四种。
1.家庭养老模式。从农村老年人口养老情况来看,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依旧是依靠家庭养老,也称代际赡养。这是建立在中国传统孝道伦理观念上的以血缘和亲情为基础的养老模式。然而,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来自计划生育政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的影响,农村独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农村“四二一式”的核心家庭增多。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流动,传统的孝道和养老观念受到挑战,“赡养、照料老人是应尽义务”的观念意识越来越淡薄,家庭对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不断减少,导致部分老年人得不到家庭提供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2.社区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又称集体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组织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老年人进行赡养的一种养老模式,分为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形式,也是对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一个重要补充。
社区养老一般要求该地区具备较为发达的经济实力和较为成熟的社区管理机制,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资源良莠不齐,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这就使得社区养老在广大农村地区难以广泛推广施行。此外,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无法大量兴建养老院等机构进行集中养老,一般采用分散型的供养方式。而分散型的养老方式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范,往往只能依靠供养者的道德自律来实现,这也使得集体养老的整体水平难以从制度上进行保障。集体供养方式取决于集体的经济状况,在集体经济被削弱、集体组织涣散的农村地区,集体供养制度难以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质量。社区养老在农村广大地区难以推行。
3. 社会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是指在较大的区域范围内,依靠全社会成员或者某些经济实体的力量实现养老责任共担的养老保障机制。老年人不仅有权利得到家庭成员的赡养,而且还有权利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在农村地区推广社会养老的时机还不成熟,特别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养老更高形式的社会养老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制约,社会养老更是难以施行。
4.个人自养模式。个人自养是指老人年轻时储备资源用于年老时自我养老的一种养老模式,包括经济储备、健康储备和精神储备三方面内容。农村老年人拥有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通过自我劳动获取生存资料,一方面可以减轻年轻一代赡养老年人的压力,有效缓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经验和技术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受个人经济条件、身体状况以及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个人自养在短期内也难以推广。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城镇化,我国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减弱,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社区养老模式主要取决于集体经济实力,本身存在许多制度缺陷。社会养老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自我养老也面临很大的收入不确定性,难以化解农村空巢老人生活中各种意外风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将从隐性转为显性,因此,探索和建立一种适合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三)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及其优势
1.老龄人口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及其现实意义。居家养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在社区照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引入我国之后,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逐渐形成了一套特色有效的养老模式。在我国,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家”居住,主要由家庭提供经济供养,由社区、社会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这种社会化养老服务加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把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
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越性。鉴于农村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以及当前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遭遇的困境,如果在广大农村推广居家养老模式,可以拓宽养老途径和更新养老方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解决农村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这对于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经济成本上看,这是一种更有效的养老方式,可节省开支,降低养老成本;二是从文化观念角度看,这是一种互动式的养老方式;三是从社会效益方面看,这是一种过渡性的养老方式。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在农村社区推行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效补充,是实现农村社会养老的重要环节和过渡阶段:一方面,缓解了国家财政不足的压力,这一过渡性的养老方式为养老基金积累提供了时间,从而为最终实现农村社会化养老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培养农户利用社会化服务的意识,在“村域化”的局部社会养老实践中探索社会化运作机制,积累社会养老的经验。
三、农村老龄人口居家养老模式的实践路径探索
居家养老是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传统观念的养老方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居家养老也是中国老年人养老的发展趋势。
(一)重构家庭保障功能
家庭保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保障形式,虽然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但目前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家庭还应继续承担起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的重任。
1.强化孝养观念。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培养、增强社会成员特别是年轻人孝养老人的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
2.强化赡养功能。家庭养老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养老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稳定性。亲子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轴心,其抚养与赡养关系构成了传统中国伦理天经地义的道义,因此,来自子女的“反哺式”养老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一项主要职能。
3.加強精神赡养。子女在尽赡养义务的同时,还要注重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多与父母进行一些沟通和交流,多给父母一些理解和支持,多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
4.积极面对老龄化。面对老龄化的到来,家庭成员,包括老人自身,要积极促进养老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树立“积极老龄化”的心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老龄社会的到来。
(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在当前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政府一时难以承担起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重任的形势下,社区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社会保障发挥类似的功效。促使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的社会化,是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因此,通过社区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弥补农村社会保障的缺憾,是基于当前农村社会实际的一种替代性选择。
1.社区服务网络化。社区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构建社区服务网络,通过建设“老年服务中心”和“老年护理中心”等养老设施、设立方便快捷的社区医疗机构并提供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农村老龄人口提供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亲情服务。在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村庄,这种服务尤显必要。这也是“居家养老”的特色和优势。
2.城乡医疗服务有效对接。政府应鼓励调动城市的医护人员及志愿者队伍支援农村,定期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社区建构老年人心理援助系统,密切关注农村老人的身心健康。
3.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应建设职业化养老服务队伍,把养老服务人员纳入职业体系,通过一定的培训和技术考核,使社区服务人员更加专业化、知识化,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是当前农村居家养老的瓶颈和突破口。
4.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区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来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发展老年协会、老年互助会、互助队等,开展老年文体活动和社区服务,让社区内相对年轻的老人照料年老的老人,为有困难的农村空巢老人献爱心送温暖,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让老人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政府担负起主体责任
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公共利益的体现者,应明确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履行的职能,担负起建立健全农村“居家养老”模式保障制度的主体责任。
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补全制度真空。政府应将构建居家养老的支持体系纳入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参与”的方针,把居家养老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明确制定养老政策,政策上予以重点扶持。对于有条件实现居家养老的家庭,政府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激励措施,鼓励家庭积极照料老人,对于家庭无法实现和提供的养老服务,可以延伸到社区来满足老人的需求。
2.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满足资金上的投入和保障。政府要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社会福利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加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在财政允许的前提下扩大社会扶持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3.创新公共管理理念和方式,购买公益服务岗位。政府职能应逐步向服务型、责任型转变,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履行职责,通过购买养老服务人员的公益岗位的方式,请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照顾老人,配备专兼职人员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切实的帮助,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难题。
4.大力培育社会第三部门。第三部门作为中间组织,是沟通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发挥民间非营利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第三部门的作用,对缓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5.完善责任共担机制。国家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分担相应的社会保障责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通过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从事老人服务业,推进农村尽快建立卫生服务、家政服务等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尤其是将农村贫困、高龄空巢老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解决农村老龄人口的后顾之忧。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家庭养老仍将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相应养老制度的建立,家庭和社区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与其他新型养老模式共同承担养老责任。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