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妈,小被子没被尿湿”

2017-09-04钟建林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7年7期
关键词:尿床被子爸爸

钟建林

【案例再现】

有个小孩,八九岁了,经常尿床。他特别迷恋某床小被子,每天只有睡在这床小被子上才能睡着。晒这条被子,或烤这条被子,几乎成为妈妈每天的功课。

有天早上,小孩起床后很兴奋地告诉妈妈:“我昨晚尿尿时把小被子拿开了,小被子没有被尿湿。”

这熊孩子,尿床了,还挺高兴的。妈妈没好气地说:“你这个傻孩子,知道要尿尿,怎么还不起床,把床尿湿了?”

孩子一脸失望和无辜的表情。这时,妈妈继续责备:“你总是尿床,将来长大了怎么办?”

孩子马上反驳:“我没有总是尿床啊,前天不就没有尿床吗?”

妈妈无法否认,只好斥责:“都这么大的孩子,就几个晚上没尿床,你还有理了吗?”

爸爸在旁边,听着这一切,没有说什么。到了下午的时候,爸爸问孩子:“昨天小被子没有被尿湿,小被子一定很高兴吧?”

有了早上的教训,孩子不置可否。这时,爸爸和孩子进行了如下对话。

爸爸问:“小被子一定很高兴。可是,有个人特别不高兴。你知道是谁吗?”

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妈妈。”

爸爸摇摇头,说:“你尿床,妈妈一直不高兴啊。再想想,谁比以往更不高兴?”

孩子一脸茫然地说:“不知道。”

“是床单。”爸爸稍顿后,问:“你知道它为什么比以前更不高兴吗?”

孩子说:“它被尿湿了。”

爸爸故作疑惑地问:“你以前也经常尿湿它啊,为什么它今天特别不高兴呢?”

孩子若有所思地回答:“因为今天小被子没有被尿湿。”

爸爸点点头,回答:“嗯,它想,小主人以前总是先尿湿完小被子,再尿湿我,可是今天只尿湿我一个,这很不公平。更可气的是,今天尿得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多。它也很想像小被子一样干干净净的,该怎么办呢?”

孩子想不出办法。这时,爸爸恍然大悟般地说:“下次你要尿床时,叫床单走开就可以了。”

孩子立马反驳说:“不行啊,床单又没有脚。”

“是啊,床单没有脚,自己走不开。怎么办呢?”爸爸仿佛陷入了沉思,然后很无奈地说:“要不这样吧,以后夜里睡觉时,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尿尿了,就走到卫生间去。这样,床单也可以高兴了。”

孩子欣然答应了。

【智慧点击】

虽然这是一个生活中的案例,但类似情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诸如“将来长大了怎么办”“总是这样”“就几次及格了,你还得意”等话语几乎成为某些教师的口头禅。说这些话的教师看似为学生好,实际上也是真心为学生好,但是与学生的对话往往变成了“鸡同鸭讲”,效果不理想。案例中,妈妈和爸爸与孩子的对话,是教育教学事故处理的生活版,能给我们很多教育启发。

首先,熟悉的未必是了解的,教师要学会同理心式的倾听和交流。因为熟悉,或者因为觉得自己已经了解,而忽略了倾听,忽略了捕捉细微变化,忽略了言辞和行为背后的心理,是案例中的妈妈和很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孩子明明尿床了,为什么还去告诉妈妈,而且还很兴奋?某些学生明明才考了及格,为什么喜形于色、“暗示”甚至明示别人自己及格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进步了,小被子没有被尿湿,终于及格了,他们内心充满着自身进步被肯定、被认可的期待。但是,我们常常以成人的心态和标准要求他们,常常以优秀学生为参照来评价他们,而忽略了他们在特殊事件、特殊场合下的心理。要了解学生,教师就应该学会倾听,试图以学生的身份去揣摩他们为什么会那样说那么做,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期待是什么,并且深度思考怎样利用他们的心理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他们真的“还有理了”,才会发现“小被子一定很高兴”,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走到卫生间去”,才能与他们进行舒缓而具有引导性的对话。

其次,有理的未必是合适的,教师要学会放弃自己的“理”,理解学生的“理”,更关照学生的“心”。妈妈批评孩子有没有道理?绝对有理,因为孩子毕竟尿床了,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教育他,引导他改变。但是,有理的未必是合适的。因为教育不是只要讲清楚道理就可以的,只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深入沟通,达成某种心理默契和对未来某种行为的共识,才能产生效果。换言之,教师的“理”只有被学生理解了,认同了,才可能产生正向教育作用。此外,教师如果过于强调自己的“理”,就可能忽略了学生的“理”,扼杀学生继续改进的积极性。以前小被子一直被尿湿,这次小被子没有被尿湿,是进步,该表扬;以前总是不及格,这次好不容易及格了,是进步,该表扬;经常迟到,最近没迟到,是进步,该表扬。教师往往习惯以优秀学生、普通学生的标准来评价有待改进或刚刚获得进步的学生,而学生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渴望进步的学生可能更习惯从自身的角度评价。因此,教师既要考虑教育教学之理,也要清晰地意识到教育有时不必太过执着于理,尤其是不宜太过执着于自身的理,而要多关注学生的理、学生的心,基于学情讲理,并以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进步为首要因素采取教育教学行为。

最后,常用的未必是有效的,教师要理直气壮地批评学生,更要指出学生改进的方向和方法,避免因为批评不当而伤害学生。案例中,妈妈批评孩子,有效果吗?笔者以为,效果不大。细究起来,妈妈在批评孩子时存在教师批评学生时也经常出现的以下倾向:一是贬损性。“傻”是什么,是对人的整体负面评价、定性评价,带有明显的人格贬损意味,与这次尿床甚至与经常尿床没有必然的联系。二是牵连性。因为这次尿床,就扯出以前“总是”“将来”“就几个”。对相似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是一种常用教育策略,但是这种策略必须有清晰目的性和计划性,而不应该是情绪式、迁怒式、翻老底式的。某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喜欢“新账旧账一起算”,或者因为事件甲批评事件乙,甚至因为同学甲牵连到同学乙,这些都是很不合适的。三是绝对性。“总是”怎么样怎么样,也几乎成为某些教师批评学生的口头禅。绝对性的批评,容易强化批评的程度,扩大批评涉及的时间或空间,也常常容易遭到学生的反驳,而且常常令教师无法再反驳,只能恼羞成怒,并最终强横地压制。此外,妈妈的批评并没有为孩子指出改进的方向,更没有对可能的改进方法进行指引,极大削弱了批评的教育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发生在课堂、在学校,但是其观察教育教学事件的视角不妨延伸到生活中去,寻找更多鲜活的素材,让教育与生活交融。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350003)

延伸链接:

1.敬请关注下期文章《“老师,我拖您后腿了”》。

2.教育疑难案例求助或给本栏目投稿,请加入群“远山·教育非常道”(QQ群号295678024),或联系385652983@qq.com.

3.更多精彩案例,更多个性解读,尽在“山声月影”和“教学月刊”,请扫二维码关注。

猜你喜欢

尿床被子爸爸
弟弟尿床了
小心尿床
Mary’s Cninese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云被子
弟弟尿床记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