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销售战略与企业做大做强的建议与思考
2017-09-04吴新国
吴新国
河南,是我国农业主产区之一。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设立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其区域涵盖河南全省及周边地区。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把转变农业生产、经营和资源利用方式,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首次提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经济社会实际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其对于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地区经济,以及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意义重大。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推进农业产业化,更是实现城乡同步一体化发展、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根本出路。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20多年来,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份全面系统的政策指导性文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阶段,中央政府站在切实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高度,努力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进一步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新举措。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最有效率的载体,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中,切实体现《意见》的要求,必将使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如虎添翼。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亟需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顺利向中高速增长转变。而要适应经济发展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必须深入研究与农业产业化有关的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实践的层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地区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期间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在实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發展,推动了农村地区改革的深入。但同时还应该看到,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情况是,我国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体上都还不高,其不仅表现在我国农业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还表现在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链条尚不够完善、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农业产业化涉及的各参与主体的功能定位及其运行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多个方面。探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产业化所涉及的各方主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并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等来全面打造现代农业高效产业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
一、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的意义及要求
(一)农产品品牌是衡量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标签
在农产品市场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发展品牌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产品消费结构换代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作为加快发展和提升现代农业整体水平的关键举措,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务求取得新突破。
(二)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按照“突出重点产品、打造知名品牌”的要求,以河南黄河鲤鱼、原阳大米和汝南草席编织品、中牟大蒜和周口小米、南阳黄牛和温县山药、嵩县黄金梨、开封优质西瓜、驻马店小磨香油、西华逍遥镇胡辣汤、郑州烩面、栾川无核柿子、洛阳水席、洛阳牡丹、开封灌汤包、上街叫花鸡等传统地方特色为重点,以全面提高特色优质和传统优势农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为目标,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为载体,以省内外经贸洽谈会和农产品展销博览会为平台,以培养农民经纪人、经销商和搞好农产品营销推介为手段,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重点培育,创保并举”的原则,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提高河南省农产品品牌上市率,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提高河南省农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力,打造享誉海内外的中原农产品品牌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具体措施
(一)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夯实农业品牌基础
质量是品牌农业的根本,应以健全完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标准推广应用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行全程质量标准控制。着力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把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与推进农业品牌培育战略有机结合。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范、过程有监测、销售有标志、市场有监管,打牢农业品牌发展基础。
(二)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品牌主体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行业协会是农业品牌培育经营的主体。各地要培育、扶持有较强开发加工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主导产业产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三)扎实开展农产品“三品”认证,提高品牌农产品质量
要把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作为农业品牌培育的重要基础。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根据国际通行规则和国际市场需求,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四)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促进农产品品牌上市
推進农产品商标注册是农业品牌化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不断增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种养专业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商标意识,鼓励支持农产品商标注册。重视特色农产品商标注册,防止商标恶意抢注和侵权行为。加强与工商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切实帮助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解决商标注册和商标保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积极开展名牌农产品推荐认定工作,树立良好的品牌信誉和形象
积极组织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推荐工作,严格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整合现有地方农产品品牌资源,通过评选认定,推出一批影响大、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名牌农产品。
(六)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提高品牌农产品市场影响力
品牌营销推介是将品牌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实现品牌效益的重要措施。各地应对认定的名牌农产品,通过参加博览会和展销等系列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积极推介和宣传品牌,扩大地方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七)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品牌培育健康发展
依法保护品牌,维护品牌的质量、信誉和形象,是保障农产品品牌工作健康发展的关键。各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者要及时曝光,依法惩处,同时,对恪守信用者进行表彰奖励。品牌主体要强化自律意识,切实加强品牌质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依法经营品牌,自觉维护品牌形象。
(八)建立农村经济信息网络,构筑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
为了不断提高河南省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应加快建立功能齐全、高效快捷、覆盖面广的市、县(市区)、乡三级农村经济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名优农产品资源、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经纪人与经销商队伍数据库;及时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国内外名优农产品市场需求动态;定期发布各地名优农产品生产情况和供求信息,宣传推介名优农产品知名品牌,指导品牌农产品生产,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有效对接,促进品牌农产品顺畅销售。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的领导建议,省里成立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农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畜牧局、省环保局等单位和有关市县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产品品牌培育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委,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调度指导。建立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和市场拉动,以品牌促营销、以营销兴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工作运行机制,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二)落实相关责任
按照“一切工作具体化”的要求,细化实化措施,落实工作任务,把推进农产品品牌工作各项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相关市县和具体责任人。可以举办农民经纪人、经销商规模培训班,开展大型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建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层层签订合同,实行目标管理。
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重点培育,创保并举”的原则,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提高河+54南省农产品品牌上市率,支持做大做强名牌农产品,提高河南省农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对打造享誉海内外的中原农产品品牌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系河南省农垦企业管理集团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