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2017-09-04王磊玲

决策探索 2017年16期
关键词:双创毕业生大学生

王磊玲

随着中国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中国高校“双创”教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且模式各具特色、活动日益丰富多样且相互渗透、依托载体不断优化。但中国高校“双创”教育理念仍存误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学生创业创新性不足、生态环境存在不足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要通过消除误区、强化组织保障、弥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裂缝等方式推进高校“双创”教育改革。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激发亿万民众的智慧与创造力、有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走创新道路的重要推手。为加强高等教育与创新创业的衔接,2015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新的经济形势下高校要持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1998年我国开始创业教育试点,2000年之后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教育实践全面推进,本土化创业教育后发优势凸显,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发展迅速,虽然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双创”平台建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存在“双创”教育理念不清晰、教育教学机制与考核机制不相关、“双创”实践教育平台不足、课程设置落后、双创教育氛围不浓等问题。

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合适的人才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打破高校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之间的屏障,实现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符合产业发展和经济改革需要,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亟需思考的重要课题。

基于高校供给侧改革视角总结梳理当前中国高校“双创”教育实践探索中积累的经验,理清制约当前中国高校“双创”教育的关键症结,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高校“双创”教育、加快高校教育体系改革意义重大。

一、中国高校“双创”教育现状分析

(一)高校因地制宜设计 “双创”教育模式

根据北京中科创达创业教育机构的研究成果显示,在开展“双创”教育良好的高校,已经形成包含“核心层+中间层+支撑层”的“三位一体”“双创”教育体系。核心层由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教育平台等“3+X”的形式,即“3”由创业课堂、创业大赛和创业学院组成,“X”是其他创业实践活动。中间层是指影响高校创新创业内在的因素,主要是领导重视程度、相关师资力量等,支撑层则是外部的環境因素,例如政府的投入、企业的参与度等等。

目前,不同的高校会结合自身实际,在每个层次注入不同力量。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通过采取跨学科的课程、混合教学等方式来实现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机结合;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构建起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双创教育改革小组,强化组织保障。在创新实践方面,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高校“双创”教育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据《2016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蓝皮书》的资料显示,2012年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159所被调研的高校中仅2所未开展“双创”教育,62.9%的高校都建立了由校主管领导参与的“双创”教育领导小组,近80%的院校建立出台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件,70%以上的高校进行了教学改革,93.8%的高校参与到多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数量超过25万。

(三)“双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目前,已经有95.4%的高校设立了专门创新创业的独立场地,已开设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形式专门开展“双创”活动。以四川大学为例,该校设置了460间小班化-探究式教室、36条交流互动式走廊、4900平方米的交流互动大厅及公共区域,与专业紧密结合设置了现代医学“双创”实验中心、人文社科综合“双创”实验中心以及物理前沿与电气新技术探索“双创”实验中心等形式为学生打造“双创”教育平台,改造升级了10294平方米的“智造梦工厂”、打造了3700平方米的i创街,将原有教育公共设施改造与新空间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多维度的众创空间,为学生创新意念产生及实现提供一体化的平台。同时,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服务场地10500平方米,建设高端人才创业企业孵化区(3000平方米)、青年大学生创业企业孵化区(3000平方米)、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交易区(1500平方米)和创业公共服务区(3000平方米)等四个功能区。目前高校 “双创”投入基础设施力度较大,多类型“双创”平台构建,为“双创”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制约中国高校“双创”教育关键问题分析

(一)“双创”教育存在误区:将“双创”教育等同于就业、创业教育

虽然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开展已有20年的历史,但从目前来看,就业、创业与创新间的逻辑关系并不清晰。长期以来,高校就业教育占据主流,据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近五年来,只有2014年大学生就业比率最高,达到92.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较为突出,近两年有所下降(如图)。因此国家大力推广“双创”教育,不少高校将其视为就业教育,甚至将创业教育视为化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手段,创业是解决就业的较好途径。

曹扬和邹云龙(2014)认为就业教育要早于创业教育,二者不是分裂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就业教育、创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目标不同且有较大区别。“双创”教育的关键核心是创新,根本目的是要发挥大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创造出新的经济潜力,不是简单意义的为了就业而开展创业。事实上,多数创业者并不担心就业问题,创业的原因并非找不到工作。因此,高校“双创”教育的关键是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其创造创新理念实现转化的平台,并最终形成具有实际生产力的项目。

(二)“双创”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难以形成合力

当前高校仍以专业教育为主,专业教师应该如何在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是摆在“双创”教育面前的重要难题。多数高校教师对“双创”教育开展的必要性高度认可,但如何将其与专业教育结合,打破原来专业界限的桎梏,开展多元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制约“双创”教育的关键问题。多数学校通常是通过增开一些零散“双创”课程,而“双创”课程与专业课程并不能实现有效融合。较少有高校大刀阔斧地修改课程体系,将“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

当前高校将“双创”教育视为专业教育的辅助,往往存在师资配备不足、知识不系统等问题,学生学完之后往往无法准确理解“双创”教育的意义,更无法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往往将其视为一门普通课程。因此在创新创业氛围并不浓厚的高校,“双创”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

此外,《2016年中国高校创新创业蓝皮书》显示:被调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授课专职教师中博士比例占4%。这一信息不仅反映出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师资匮乏,也折射出了“双创”教育被认为是专职教师的工作,而非全体大学教师参与的工作,这一认知误区会进一步加剧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割裂,导致二者难以形成合力。

(三)大学生创业创新难现象突出

目前,高校学生创业存在 “一高三低”的特点。首先是大学生创业热情较高、行动力低。虽然有创业想法以及坚定创业意愿的普通学生占比80%,但仅有20%的学生付诸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6年大学生创业报告》也支持了同样的观点。麦可思研究院对大学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为1.2%,2016届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9%,虽然创业学生比例有所上升,但整体而言,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毕业生,虽然有创业想法的人数较多,但真正开展创业的学生占比不高。

其次是创新性较低。尽管大学毕业生创新能力有所提升,2012届毕业生为50%,2014届毕业生提高到54%,但是大学毕业生创业领域的创新性相对有限。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毕业生创业主要集中于相对传统的行业,新兴产业涉猎较少。2012届和2013届本科毕业生开展与互联网有关的创业的集中度仅为2.3%和2.1%,而排在第一位的则是中小学教育,两届毕业生创业比重分别为6%和7.8%,相距较大。2009届和2011届毕业生三年后仍在创业的分别是中小学教育机构、建筑装修、服装零售、教学辅助等传统行业,同期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行业多集中于传统行业。

最后,创业企业存活率较低。2012届和2013届大学毕业生创业企业三年后存活率分别为48.6%和46.2%,与同期我国小微企业存活率相当,也反映了大学生创业优势并不突出。

大学生创业出现“一高三低”的根本原因与大学生自身对“双创”认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资金短缺等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提高“双创”教育质量必须提高学生“双创”意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學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双创”教育生态环境仍需优化

虽然目前高校“双创”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整体的生态环境仍需优化。

首先,高校内部“双创”教育服务相对不足。虽然创客空间、实践创新活动中心等形式独立活动空间日益增多,但多数学校管理部门与教学部门并未形成有机整体,往往是单列出部门负责“双创”教育,如此做法不仅产生的效果一般,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割裂,在这种情况下,负责创业创新教育的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双创”活动的关心,而现实的情况是,多数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双创活动并不清楚,难以从专业角度给予支持,也不利于形成全员创新的氛围。

其次,与“政府”和“企业”联系松散,尚未形成“高校+政府”“高校+企业”以及“高校+企业+政府”等多元化的密切联系。多数大学生实践仍停留在形式,实践深度不够,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足能力有限,“匆忙创业、慌乱下手”的现象较为普遍。

最后,政府配套政策效果相对有限。虽然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但对复杂的创业程序以及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管理问题并无经验。麦可思研究机构对2015届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创业初始资金来自于父母、朋友和个人积蓄的占78%,来自于商业性风投机构的仅3%,政府资助为4%。除了资金缺少的问题,缺乏管理经验和市场推广经验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另外两大难题。目前政府虽然会出台相应的创业指导、创业贷款等政策,但在执行中经常出现偏离政策预期、目标瞄不准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

三、持续推进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高校“双创”教育误区,强化组织体系构建

要推进高校“双创”教育领导组织建设,可以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小组组长,高校相关部门参与组建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办公室。以“双创”重点工程为抓手,重点推进“双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课程体系改革,调动高校教师的“双创”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已有的“双创”教育是一部分人的事情、“双创”教育的目标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等误区。通过构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快“双创”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推进,为高校教育体系改革奠定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提升高校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推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传统专业教育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与“双创”教育“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观点有所区别。结合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比重较小的现实,完全否定现有专业教育培养、按照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做法也是不现实的。相对较为可行的办法是结合当前高校的现状,加强高校专业教师“双创”教育能力,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创”教育意识,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阶段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此改变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割裂的局面,强化“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积极提升学生整体的创新能力。

(三)推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不仅需要培养系统化的创新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要与实际部门有效对接,增强实践应用能力。因此,要充分利用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吸引政府、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已有资源进行衔接,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校外训练营,将实践部门高管纳入创业导师队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感知力,围绕具体项目或工作来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和意识。

与此同时,还要依托互联网构建创新服务平台的开放共享互动,鼓励政府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强化科研资源共享。

(四)打造高校“双创”文化氛围,持续优化“双创”教育生态环境

“双创”教育生态环境优化亟需 “校内+校外”全方位合作、打造多层次平台。首先,要在高校内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抓紧制定和出台“双创”教育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出学生休学创业、创新创业学分置换等政策,持续改善现有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将教室、食堂、宿舍等生活学习场所打造为适宜交流、沟通的创新活动场所,将学习、生活与创新紧密融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新创业文化节,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打造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氛围。其次,形成“政—校—企”有序稳定合作的生态链条。依托打造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方式,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优化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输出环境。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猜你喜欢

双创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