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挑战与应对
2017-09-04李荣华魏翔宇
李荣华 魏翔宇
[摘 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提高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教育水平,呼唤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当前,教师道德和心理问题在社会认识上、伦理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着教师道德和心理发展,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本身在教育层次、教育阶段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道德心理对立统一的理论指引下,重塑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探索建构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在职前、职中、职后三阶段的培训培养模式。
[关键词] 道德;心理;一体化;教师教育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 [1],这一发展核心素养主张学生的发展是综合的一体化发展,这就要求提升教师素养的一体化水平。道德和心理素养是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道德心理素养的一体化是整体提升教师一体化教育水平的基础。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表现为教师道德和心理素养的相对独立发展,更蕴含着教师道德心理协调发展的一体化要求;既外化为教师的道德心理一体化教育水平,更內化为教师的道德心理一体化素养发展程度。
一、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的挑战
(一)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当前,教师道德和心理问题凸显,集中体现在教师的道德绑架、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精神家园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困扰着教师自身的道德、心理和专业发展,也给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带来了挑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其一,社会转型变革带来的物质利益至上、工具理性趋向,应试教育积重难返,教师道德和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二,社会伦理道德陷入“阿伦特困境”:“现代世界的教育问题在于这个事实:教育本质上不能放弃权威或传统,但它又必须存在于一个既非权威所建构,又无传统可维系的世界里。”[2]在这一困境中,由于伦理道德评价标准的缺失,教师的道德和心理问题难以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其三,教师个体遭遇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困局,难以自拔,从而导致教师迷失师道尊严的精神家园和师者幸福的心灵家园。
(二)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的体系缺失
1.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层次断裂
当前,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存在教育向度单一、教育层次不明、教育整体性缺失等问题。首先,教育向度单一。教师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具有复杂性,很难绝对区分。但是,在现实中,却往往陷入单向度教育的境地,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教育,欠缺教育整体建构思维。其次,教育层次不明。道德和心理教育既有联系亦有区别。道德属于社会文化和伦理学领域层次,注重个人对外界的影响;心理属于心理和生物学领域层次,强调外界对个体的影响。现实中,由于教育层次不明,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不强,难以取得预期的培养效果。再次,教育整体性缺失。道德和心理具有客观的内在关联,在教育过程中客观要求整体性思维。现实中,由于对两者的关联性缺乏完整而深刻的认识,在教育中往往存在道德和心理一体化教育的理念和举措。
2.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阶段断裂
在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阶段方面,存在纵向维度断裂和横向维度断裂两个方面。一方面,横向维度断裂。从广义出发,教育应当包含培养和问题矫治两个维度。实践中,教师道德和心理教育,往往表现为教师问题出现以后的矫治,是一种被动的反应。然而,教师道德和心理问题的预防则更为根本,却往往被忽视,而预防教师道德和心理问题的集中体现就是教师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培养和培训。另一方面,纵向维度断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职前、职中和职后阶段道德心理一体化教育存在断裂,在衔接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管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缺失。其二,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进程中,对教师道德和心理健康问题持续有效关注的断裂,以及科学有效的跟踪干预机制的缺失。
上述两方面的缺失反映了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体系在内涵深度、机制广度、整合思维方面存在的不足。站在教师道德或心理教育单一向度来谈教师的教育问题,忽略道德和心理之于教师的整体性,显然具有客观的局限性。同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更加强调学生在品格、能力及知识等方面发展的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道德和心理发展也应当具有整合理念和一体化思维。
二、 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的可能性
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源于道德和心理基本问题的对立统一,又延伸为教师道德和教师心理发展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理论上为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一)对立的一体化:道德和心理的差异性
道德多体现在社会层面,而心理主要集中在个体层面。道德的作用方式往往是由内至外,直接受害者主要是他人,而心理的作用方式则通常表现为由外至内,直接受害者主要是自己。道德问题多属于文化和伦理领域,而心理问题则多属于心理学和生物学领域。
(二)统一的一体化:道德和心理的关联性
道德与心理的关联性表现为:一方面,心理是道德的内在结构和深层根源;另一方面,道德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和制约因素。道德和心理存在内在互动的机理机制。这为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准备。
1.心理是道德的内在结构和深层根源
一方面,人格特性影响道德意志和行为。从心理学上讲,道德起于人性,是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的集中表现。人性是人类心理活动在道德方面的共性。康德认为道德既不来自上帝,也不来自人的本性和权威,“它只能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同时,人追求幸福的情感欲望也是道德的基础,道德意志体现了道德对人的行为抑制,保障人格至善是最高的道德境界,是德行和幸福的结合。
另一方面,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互相促进。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和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个部分,道德发展也和思维发展一样,在连续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阶段性特点,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道德逐渐向自律道德过渡的过程。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的最重要成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前提。
2.道德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和制约因素
一方面,道德内化形成人的道德心理品质。道德内化为人的人格特征,即形成人的道德品质。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特征和倾向。从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来看,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种基本心理成分。
另一方面,道德环境制約个体心理过程。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成为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价值尺度,人的心理现象作为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离不开道德环境,天然具有道德维度。同时,人在心理过程中的好恶情感、价值判断、意志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标准。
三、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的应对施措
(一)职前一体化发展:构建道德心理一体化课程,侧重教师认知发展
一方面,构建“三个结合”的道德心理一体化课程。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是主要场所,课程建设是重点。构建道德心理一体化课程,要做到三个结合:其一,道德和心理课程建设相结合。在课程体系上,整合教师道德课程和心理课程资源,加强道德心理学、德育心理学相关课程建设和专题学术讲座。其二,道德和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对职前教师素质的培养要实现智育、德育和心育的统一。其三,道德和心理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现场情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道德心理意识。
另一方面,侧重教师道德心理认知发展。认知是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前提。其一,要强化道德和心理认知。根据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观点,道德是人类的“实践理性”,是“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方式。人们对道德生存方式的把握和适应,离不开道德认知。此外,心理素质和心理技能也须以心理认知为前提。其二,要强化认知融合发展。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建构的主要阶段,也是教师道德和心理素质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围绕教师道德心理认知发展目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专业道德和心理学专业知识教育,强化德育和心理技能的训练,积极拓展实践课程,促成教师道德和心理认知。
(二)职中一体化发展:构建道德心理一体化辅导体系,侧重教师情感发展
一方面,学校要构建道德心理一体化辅导体系。职中阶段主要指教师岗前或入职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新教师容易出现环境适应、心理迷茫、情感缺位等问题。学校要建立道德心理一体化辅导体系,帮助新教师顺利渡过适应期。首先,树立道德心理一体化辅导理念,关注新教师情感发展,从专业、道德和心理综合视角构建辅导体系。其次,开设系统的入职培训课程,融入校史校情、教师道德、教学技能、教育心理等重要内容,增强新教师的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再次,引入心理测量和职业锚测量工具,建立新教师心理和职业生涯档案。
另一方面,用人部门要建立道德心理辅导一体化机制。用人部门要根据学校道德心理辅导一体化理念和体系要求,建立细化的新教师入职辅导一体化机制。首先,用人部门要建立导师制度,“以老带新”,帮助新教师树立专业发展方向,指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尽快适应教学岗位,掌握教学技能。其次,用人部门要关心新教师身心健康状况,营造积极融洽的工作氛围,积极帮助新教师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中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困境。再次,用人部门要注重新教师培养培训,为新教师搭建发展平台,创造发展机会,激发新教师工作热情。
(三)职后一体化发展:构建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教师意志行为
职后阶段是教师漫长的职业生涯,教师在道德和心理问题上也可能会出现职业道德弱化、人际关系淡漠、职业倦怠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一阶段,关注教师精神和心灵家园,构建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体系,强化道德心理意志及行为,是工作的重点。
首先,强化教师道德发展,从职业道德走向专业道德。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在道德维度的主要内容,是教师职业道德从经验型走向专业型的集中体现。教师专业道德既是对教师所属学科的专业化要求,又表现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独特道德品质,包括教师的专业责任,教师个人道德品性,以自律为核心的专业精神”[3]。
其次,关注教师心理发展,从职业心理走向师者幸福。人格特性影响道德意志和行为,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既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道德水平,又深刻影响教育过程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要建立教师心理发展中心,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培训,开展教师心理干预,引导教师从职业心理走向事业心理,强化教师道德意志,实现师者幸福的超越。
再次,加强道德心理环境建设,营造尊师重教环境氛围。道德环境制约个体心理过程。其一,营造尊师重教文化环境,弘扬优秀师德传统,涵养教师的道德心理健康发展;其二,建设“师者模范”的制度环境,开展优秀教师评选表彰,以及老教师“荣休仪式”。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职务提拔和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林露,贺迎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人民日报,2016-9-14.
[2]汉娜·阿伦特.过去和未来之间[M].译林出版社,2011:181.
[3]黎琼锋.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
责任编辑 蓝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