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能过视阈下内蒙煤炭产业结构研究

2017-09-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内蒙古煤炭产量

孙 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产能过视阈下内蒙煤炭产业结构研究

孙 宁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本世纪初,重化工业迅猛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推动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也推动了煤炭资源丰裕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增长,2002-2009年连续8年经济增长速度位列全国第一。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约束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进程的加快,迫切要求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论文在深入分析煤炭需求和供给的数量与结构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提升煤炭资源整合水平、加大煤炭开发创新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等对策措施。

产能过剩;结构变动;循环经济

内蒙古煤炭种类繁多,较为齐全。其中,不粘及弱粘煤、褐煤、长焰煤占比较到,其他变质程度较高的品种如无烟煤、贫瘦煤、焦煤等储量较低。独特的资源禀赋奠定了煤炭产业在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就煤炭产业对内蒙古经济的贡献率来看,2009年达到最高,贡献率值达到了5.43%,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2011年仅达到了0.19%随之开始为负,2014年达到了-10.809%严重的制约了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如此巨大的变化有一部分是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所致,一部分也归结于内蒙古煤炭产业存在的不合理化。以上情况导致了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并且内蒙古经济增长与煤炭的消费量除个别年分外,呈线性相关。利用spss19.0对16年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得出两个变量间的皮尔逊相关性系数为0.990134,其结果为相关性显著。

一、内蒙古煤炭价格波动与产能过剩

内蒙古煤炭价格呈到U式增长,2012年达最高点然后呈下降趋势。2017年初的断崖式增长,背后往往带有不稳定的因素。但是从整体走势来讲,期望通过价格增长,以此来避免企业的亏损是不理性的。那么在内蒙古煤炭企业的经营困难和风险日益增大的情况下,科学的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是煤炭产业从粗放型产业向高质量、高效率产业转变的重要部分。

图1 内蒙古主焦煤车板价元/吨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作为供给端的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时应从追求低价格向长期低成本生产转变,升级目前的产业结构。

(一)内蒙古煤炭产业产能矛盾日益加重

2009年内蒙古煤炭价格开始飙升,这就带动了内蒙古煤炭产能的迅速增加,2011年内蒙古煤炭产能经过巨大涨幅达到了10亿吨,当时产能过剩为6599.88万吨;当到了煤炭“黄金十年”最后一年2012年,产量超过了产能出现生产能力不足的现象,自此之后过剩现象日益凸显,截止2015年达到最大。产能与产量之间的产值在不断增大,这是资源配置的浪费,大量产能与产量的不对等对社会安全、资金链、环境等具有很大的危害。

表1 内蒙古煤炭产能、产量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年鉴2006-2016》

内蒙古煤炭产能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产量由于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一直保持着下降的趋势。由此,产能与产量间的差值在不断地增加,在国家出台各种去产能相关政策的环境下内蒙古煤炭产能竟然在不断地增加,2013年产能增长速度为5.56%,2015年的产能增长速度竟然增加到了6.04%,这是非常危险的。是内蒙古经济过度依赖煤炭产业的表现也是去产能力度不足的结果,需要受到重视。在今后经济转型、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环境保护机制完善的倒逼下煤炭的需求量肯定会逐渐走向下降趋势,如果内蒙古煤炭还是保持这种增长的趋势,必然会使内蒙古煤炭产业陷入僵局。

(二)供给与需求矛盾凸显

2013年全国煤炭库存值为29000万吨,内蒙古占比9.057%,2015年全国煤炭库存达到34020万吨,内蒙古占比10.24%。由此可见内蒙古煤炭产业去库存的相对速度低于全国水平,所占比例不减反增,至2016年有所好转。

图2 内蒙古煤炭库存变化图(万吨)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内蒙古煤炭库存反映了内蒙古煤炭的产量与消费量之间的关系,2010年-2016年的数据反映了内蒙古煤炭产量过剩的情况。自2012年起,煤炭库存持续增加到了2015年煤炭产业最低谷时期快速增长,直至2016年才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煤炭产业产量减少的效果,2014-2016年内蒙古地区煤炭消费量基本保持不变,煤炭产量在逐年收紧,2016年煤炭产量同比下降8.1%,煤炭去库存初见成效。

内蒙古煤炭产业产能与产量的不匹配同时与销售量的不协调在不断的加深,这些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平衡的根本问题所在。如何处理三者关系是煤炭产业整改的根本。

二、实现内蒙古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

经过对目前煤炭市场的分析以及未来长期内的需求预测,在长期需求疲软的态势下,需要切实的对煤炭产业进行深度的整改。

(一)实现煤炭资源整合,推动技术创新

中国煤炭储量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三,但世界能源委员会对中国煤炭可开采年份进行了测算只有31年,远远低于世界储采比114年,这样下去终将提前衰竭于其他国家。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这样的数据是非常可怕的。作为能源大省,储量排名第一的省份,促进产业的整合肩负着不可逃避的责任,不光关系到经济发展,更加关系到国家战略和千秋后代。

1.促进煤炭产业的横向衍生

煤炭的开采和加工洗选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衍生产品比如说煤层气和煤矸石。这些物质会为煤炭的开采增加危险又会污染空气,但是这又是一笔不可小觑的资源。煤层气可以用于清洁能源的生产,煤矸石可以混合而制成新型的建材。这些产业是需求比较旺盛的产业,将煤炭产业向这方面衍生将有利于煤炭的集约发展。

2.提高煤炭产业的辐射作用

内蒙古煤炭以铁路调运为主,将煤炭与目前发达的物流业相结合,并抓住“互联网+”的优惠政策,发展独特的煤炭物流业。这样有利于充分的利用国内外市场,促进煤炭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与“一带一路”周边的煤炭主产国、消费国和技术发达地区的合作,拓展内蒙古煤炭的国际发展空间和能力。

(二)实行结构性税收政策、引入金融支持

在20世纪70、80年代的,针对经济的严重“滞涨”,为了应对需求的严重不足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结构性税制改革。同样,如今面临着煤炭需求不足的问题,可以引入结构性税收政策,合理的减少企业的赋税量,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转型注入信心的同时,促进了产业的革新和升级。

金融与大宗商品的融合已经变得习以为常。如石油般为煤炭引入金融支持是可以尝试的,虽然伴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可以为煤炭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也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合和进一步的研究。

(三)延伸产业链、提升煤炭资源利用率

内蒙古东部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中部地区蕴藏丰富矿产资源,这些将是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补短板”的重要动力。内蒙古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禀赋、产业环境,最重要的是技术支持不受水资源、空间资源对煤化工产业的制约。内蒙古中部、西部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在内,早就形成比较成熟且具有实力的煤炭集团。内蒙古东部工业发展相对迟缓,但是水资源等具有先天优势,同样为煤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因素。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内蒙古煤炭产业链向下的延伸可作为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争取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又一增长极减小去库存压力,旧产业将释放出新的活力。煤炭产业向清洁能源的过度将大大提升内蒙古煤炭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

全国省市煤炭资源利用率排名中内蒙古位居15位,其中2012年排名第一,其他年份均在中等位置,并且没有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内蒙古作为煤炭保有储量第一大省,依靠其自然禀赋优势,在煤炭资源利用方面还是很薄弱的,相比较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落后的资源利用率是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的短板,如何补齐这块短板是煤炭资源整合入手点。

[1]齐义军.能源视阈下内蒙古经济增长动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03):22-27

[2]田立新.能源经济系统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62-174

[3]张言方,聂锐.基于SD模型的我国煤炭产能过剩调控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02):138-141

[4]王迪,聂锐.中国煤炭产能过剩致因机理与治理政策研究评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0-43

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S16052)

孙宁(1993-),女,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猜你喜欢

内蒙古煤炭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煤炭
可爱的内蒙古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