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上半年福建省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2017-09-03祝武承

福建轻纺 2017年8期
关键词:增幅企业

祝武承

2017年上半年福建省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

祝武承

上半年,福建省轻工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632.54亿元,增速达12.5%,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5、6两个月增速分别达到13.6%和13.1%,同比分别提高了3.7和4个百分点。1~6月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775.16亿元,增长11.4%,同比提高了3.2个百分点。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看,当前我省轻工业经济运行已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今年我国政府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大力度推进简政放权和减税降费措施。减税方面主要是:全面落实和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营造简洁透明、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除了减税,今年还将降费,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等基金,授权地方政府自主减免部分基金。二是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保留的项目要尽可能降低收费标准。各地也要削减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三是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加强对市场调节类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四是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五是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

对此,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减轻企业负担作为稳增长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持续深化改革,强化“放管服”,通过出台《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意见》,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往后福建还将进一步加大降本减负工作力度,突出抓好政策储备、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破解、突出推动改革创新、突出加强政策监测评估,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持续推动企业减负工作,增强实体企业竞争力。

一、2017年上半年福建省轻工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及国民经济地位

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的相关资料统计,1~6月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8632.54亿元,累计增长12.5%,增速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8372.92亿元,累计增长12.7%,增速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平均产销率达到96.99%,同比增长0.11%。1~6月除了电光源、酒饮料精制茶和塑料3个大行业外,其他8个大行业总产值均达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钟表与计时仪器增长24%,家具增长16.4%,造纸和纸制品增长14.8%,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14.8%,食品增长14.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2%,农副食品增长11.2%,皮革皮毛羽毛和制鞋业增长11.1%。

1~6月全省轻工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1775.16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6月份单月出口交货值318.95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1~6月出口增长较快的行业有:钟表与计时仪器增长42.9%;食品制造业增长15.7%;塑料制品业增长14.5%;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14.2%;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13.0%。

图1 2016~2017年全省轻工行业工业总产值分月示意图

图2 2016~2017年全省轻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分月示意图

1~6月出口交货值负增长和低速增长的行业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3.8%;电光源增长1.7%。

6月份出口交货值负增长和低速增长的行业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8.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食品制造业增长3.6%;电光源增长4.0%;皮革皮毛羽毛和制鞋业增长7.6%。

上半年各子行业出口交货值依次是:皮革皮毛羽毛和制鞋业522.72亿元,比增10.8%;农副食品加工业336.25亿元,比增8.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71.17亿元,比增10.1%,其中,工艺美术品制造业195.85亿元,比增11.8%;食品制造业114.89亿元,比增15.7%;家具制造业88.92亿元,比增11.4%;塑料制品业77.71亿元,比增14.5%;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42.94亿元,比增42.9%;电光源制造业35.86亿元,比增1.7%;造纸及纸制品业24.5亿元,比增14.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1亿元,比增-13.8%;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8.06亿元,比增13.0%。

1~5月福建轻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6998个,同比增加225个,其中亏损企业527个,比上年增加5个,企业亏损面为7.53%,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71.3万人,同比减少1.7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6525.3亿元,同比增长11.9%;累计实现利税总额604.6亿元,同比增长8.94%,增幅同比下降3.69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利润397.6亿元,同比增长13.4%,增幅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上缴税收207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8.7亿元,同比下降35%。

二、2017年上半年福建省轻工业重点子行业运行情况

——农副食品加工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678.84亿元,同比增长11.2%,增幅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631.86亿元,同比增长11.7%;产销率97.2%,同比增长0.41%;累计出口交货值336.25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

1~6月小麦粉产量74.17万吨,同比增长-0.7%;大米产量110.83万吨,同比增长1.6%;饲料产量760.65万吨,同比增长7.0%;精制食用油产量104.68万吨,同比增长-5.2%;成品糖产量1520.6吨,同比增长65.6%;鲜、冷藏肉产量49.67万吨,同比增长15.9%;冷冻水产品产量94.95万吨,同比增长5.7%。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1153个,同比增加40个,其中亏损企业86个,比上年增加1个,企业亏损面为7.46%,从业人员19.4万人,同比减少1.01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289.4亿元,同比增长11.4%;累计实现利润58.6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上缴税收23亿元,同比增长-3.8%,增幅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1.7亿元,同比下降43%。

今年以来,猪肉、鸡蛋、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商务部的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5%,创下2015年7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其中,猪肉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下降22%;鸡蛋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下降25%;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同比下降7%。粮食、食用油、牛羊肉等其他农产品价格总体保持平稳。预计下半年国内生猪及猪肉市场供给稳步增长,价格整体呈下行态势;鸡蛋市场近期供应充足,入秋后蛋价有望企稳回升;未来几个月,蔬菜价格总体将延续回落态势,但不排除部分产品在个别时段、局部地区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2016/17年度全国累计产糖929万吨,比上年度增加6.8%,其中甘蔗糖产量824万吨,比上年度增加5%;甜菜糖产量105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3.5%。预测2017/18年度食糖进口320万吨,比预测调低30万吨。主要是由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决定自2017年5月22日起,对进口食糖产品实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采取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的方式,实施期限为3年。保障措施的出台为中国食糖价格提供了支撑,在国际食糖供需转向充足的背景下,估计2016/17年度中国国内食糖价格每吨6500~6900元。

——食品制造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833.6亿元,同比增长14.2%,增幅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813.47亿元,同比增长14.3%;产销率97.58%,增长0.06 %;出口交货值114.89亿元,同比增长15.7%。

1~6月生产膨化食品11.98万吨,同比增长37.1%;焙烤松脆食品16.96万吨,同比增长26.7%;糖果40.2万吨,同比增长-4.8%;速冻食品7.5万吨,同比增长-3.3%;方便面6.9万吨,同比增长12.7%;乳制品8.88万吨,同比增长8.0%;乳制品中液体乳6.12万吨,同比增长11.0%;乳粉2.45万吨,同比增长1.8%;罐头173.55万吨,同比增长9.3%;味精(谷氨酸钠)6.23万吨,同比增长4.0%;酱油5.37万吨,同比增长34.7%;营养、保健食品3290.3吨,同比增长10.3%;冷冻饮品4422.0吨,同比增长9.5%;食用盐3.45万吨,同比增长-9.9%;食品添加剂7.71万吨,同比增长20.6%;饲料添加剂14.13万吨,同比增长24.1%。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611个,同比增加32个,其中亏损企业51个,比上年增加4个,企业亏损面为8.35%,从业人员13.8万人,与上年持平。累计主营业务收入643.5亿元,同比增长13.2%;累计实现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11.6%,增幅同比下降8.8个百分点;上缴税收15.7亿元,同比增长20.8%,增幅同比上升18.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0.7亿元,同比增长16.7%。

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果生产和出口基地,泉州以永大、九九王、福派园等企业为龙头,由28家出口糖果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品热销东盟、欧美、中东、非洲、南美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已进入沃尔玛、麦德龙、好又多、家乐福等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今年1~5月,泉州共出口糖果1003批、货值390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06%、19.10%,出口值占我省的九成多,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1888万美元,占出口总量的48.37%,同比增长21.57%。出口情况呈三大特点:一是“一带一路”唱主角。其中,东盟、西亚市场表现抢眼。1~5月,泉州糖果出口东盟1669万美元,同比增长23.17%;出口西亚194万美元,同比增长62.33%。二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大量引进欧洲、美国、日本等先进的制糖新设备,如从欧洲引进四色夹心全麦粉全自动软糖生产线,从美国引进高端巧克力生产线,出口产品逐步向生产效率高、产品高端的方面发展。三是创新转型加快。新开发的燕麦巧克力热销印度尼西亚各地超市,前5个月出口额703万美元,同比增长14.51%;采用工艺糖果与泡泡糖拼配以及DIY饼干与糖果拼配等新方式均获客户认可,订单同比增长20%以上。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481.15亿元,同比增长7.2%,增幅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472.88亿元,同比增长8.3%;产销率98.28%,同比增长1.02%;出口交货值9.1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同比下降42.4个百分点。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622个,同比增加32个,其中亏损企业30个,比上年增加2个,企业亏损面为4.82%,从业人员10.7万人,同比增加0.1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386.5亿元,同比增长9.3%;累计实现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上缴税收12.5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同比上升9.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2.6亿元,同比增长73.3%。

酿酒行业: 1~6月累计生产饮料酒92.68万千升,同比增长2.5%;其中:生产白酒(折65度商品量) 2.7万千升,同比增长-7.3%;生产啤酒79.65万千升,同比增长1.6%;生产黄酒3.07万千升,同比下降7.4%。

据海关发布的消息,进入2017年以来,啤酒行业增速下滑明显,尤其是4月份首次出现了进口数量的同比减少,有贸易商认为,今年进口啤酒增速下滑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企业在消化去年的库存,加速处理临期的产品;二是由于目前欧洲运力紧张,运费上涨。但也有经销商认为,导致进口啤酒增速放缓的根本原因是国产啤酒的反击,目前各大啤酒巨头很注重品类的培养,相继推出白啤、黑啤、纯麦芽、IPA、皮尔森等品类,这些多样化的啤酒品类必然会导致进口啤酒的增速下滑。此外,国内精酿啤酒的发展也对进口啤酒造成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国产啤酒在经历了连续25个月的下滑后自2016年8月份转为增长态势,然而进入2017年以来又出现了连续四个月小幅度的负增长,说明当前啤酒行业的复苏并不明显,上半年销量压力依然很大,终端消费的增长还比较乏力。

饮料行业:1~6月生产饮料288.53万吨,同比增长5.0%。其中:碳酸饮料类(汽水)30.88万吨,同比增长8.7%;包装饮用水134.27万吨,同比增长10.9%;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类47.84万吨,同比下降10.7%。

据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16年饮料行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健康概念是近年来流行的健康理念,消费者对于高含糖量、高热量饮料的偏好度持续走低,在这种趋势之下,碳酸饮料衰落将不可避免,随着饮料消费的知识化趋势,相比碳酸饮料,目前功能性健康冲泡饮料更具市场潜力,除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功能性饮料外,水、青汁、植物草本也将占据市场要位。此外,通过挖掘并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社会化等方面的需求,培育消费者的饮用习惯,将是企业寻求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精制茶加工:1~6月生产精制茶15.83万吨,同比增长8.7%。

近年来,漳州茶产业遵循“保护生态、注重质量、做响品牌、着力创新”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快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在推动茶叶优质高产的同时,实现茶叶出口量屡创新高。2016年,漳州出口乌龙茶106.3吨、货值284.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0.5%和882.4%。今年1~4月,漳州出口的乌龙茶共计127.1吨,货值403.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62倍和20.03倍,出口量已超上年全年出口总量。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919.96亿元,同比增长11.1%,增幅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858.62亿元,同比增长11.5%;产销率96.81%,同比增长0.31%;出口交货值522.72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

1~6月累计生产轻革1414.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皮革服装912.2万件,同比增长14.5%;手提包(袋)、背包3930.1万个,同比增长7.4%;鞋14.84亿双,同比增长12.3%,其中:纺织面鞋2.62亿双,同比增长35.4%;皮革鞋靴9.23亿双,同比增长6.5%;塑料鞋2.17亿双,同比增长15.3%;胶鞋5618.1万双,同比增长9.4%。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1295个,同比增加50个,其中亏损企业73个,比上年增加7个,企业亏损面为5.64%,从业人员54.3万人,同比减少3.2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468.1亿元,同比增长11%;累计实现利润96.2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同比上升14.5个百分点;上缴税收37.8亿元,同比增长8.6%,增幅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0.9亿元,同比下降74%。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4月我国鞋类出口金额达40.52亿美元,当月同比增长6.42%;1~4月累计出口金额为150.419亿美元,累计同比增长1.57%。

当前,中国鞋业发展处于新旧动力持续转换、新的竞争优势积极重塑的关键时期,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鞋类生产国,但是一直以来国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低价竞争导致国内鞋类品牌建设不足,国际竞争力低下,国内制鞋业早已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如今要改变制鞋业的现状,关键在于创新,向精致生产方向发展,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提升。政府在鼓励企业创新,企业要坚定信心,加强自主创新研发,以知识产权获得竞争优势,要更新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等传统理念,扎实推进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用创新改变鞋业。

为推动制鞋产业资源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打造新型的制鞋产业技术创新链,促进制鞋产业的转型升级。4月17日,晋江举行了中国“互联网+制鞋产业”平台推进启动大会和制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以及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鞋底专业工作组授牌仪式,这些项目的启动和相关组织机构的建立,将实现国内外制鞋产业全产业链的优势资源的汇聚,促进制鞋产业信息流、技术流、设计流、资金流在晋江的汇集、交换,互联互通、共享共赢,推动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制鞋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晋江本地制鞋产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制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将形成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制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制约制鞋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打造制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鞋产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作为我国重要的鞋底鞋材生产基地,晋江有着众多规模鞋底鞋材及其相关企业,制鞋标委会鞋底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晋江制鞋、鞋材行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家具制造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272.15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同比上升5.3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267.98亿元,同比增长16.5%;产销率98.47%,同比增长0.07%;出口交货值88.92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1~6月累计生产家具7639.83万件,同比增长3.6%,其中:木质家具1530.94万件,同比增长-6.4%;金属家具5580.14万件,同比增长6.6%;软体家具235.2万件,同比增长10.9%。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337个,同比增加2个,其中亏损企业23个,比上年增加2个,企业亏损面为6.82%,从业人员6.1万人,同比增加0.1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212.8亿元,同比增长18%;累计实现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6%,增幅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上缴税收4.9亿元,同比增长2.1%,增幅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0.2亿元,同比下降33%。

我国家具业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阶段。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深入,国内家具行业正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全面转型,部分企业通过多年积累,在上游资源、生产能力、销售渠道等环节,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家具细分行业市场集中度提升。在行业平稳增长趋势下,部分企业把握机遇,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特别是品牌家具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现代科技改造生产和服务模式,使产品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

目前,国内家具行业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从低端复制向自主创新、从粗放投入向集约经营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国内家具市场的逐步成熟,家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渠道建设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家具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渠道建设能力,拥有高效、优质销售渠道的家具企业将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2、产品设计思路不断开拓创新。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家具的个性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从以价格为选购导向逐步转变为更重视家具的设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关心家具的独特风格、原创设计及定制概念。因此,坚持原创设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是未来家具产品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3、生产日趋规模化、专业化。随着以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的新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各经济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此背景下,我国家具行业的产业素质和生产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原来以自然集聚的方式形成的家具产业链和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渐向着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分工配套”的集群生产模式转变。

4、O2O电子商务模式成为行业发展新特点。O2O是传统的线下生产、展厅或卖场展示与互联网销售有效的结合,使得互联网成为线下实体交易的前台。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商务模式的出现,有效提升了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效率,扩大了企业的销售覆盖面,提高了企业销售转化率。

5、家具消费日趋定制化、个性化。近些年,广大消费者在家具空间布局、功能性、家具风格等方面提出更为个性化的要求,定制家具逐渐走进市场并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喜欢。目前相当部分家具企业纷纷涉足定制家具市场,为消费者尤其是部分高端消费者,提供最符合空间格局和个人偏好的家具产品,部分专注于定制家具的生产企业也开始出现,并获得了快速发展。

6、城镇化带来充足的市场空间,消费升级形成新的市场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这一期间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经济快速增长是家具市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造纸和纸制品行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608.31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同比上升5.2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578.85亿元,同比增长14.2%;产销率95.16%,同比下降0.45%;出口交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14.2%,增幅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

1~6月累计生产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18.40万吨,同比增长10.0%;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产量394.17万吨,同比增长1.7%,其中:未涂布印刷书写用纸13.75万吨,同比增长12.0%;涂布类印刷用纸4.14万吨,同比增长13.3%;卫生用纸原纸17.93万吨,同比增长15.5%;包装用纸及纸板92.75万吨,同比下降6.3%;箱纸板81.69万吨,同比下降9.3%;包装纸1.27万吨,同比增长14.3%;纸制品246.08万吨,同比增长4.1%,其中瓦楞纸箱127.29万吨,同比增长5.2%;卫生用纸制品9.51万吨,同比增长6.9%。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442个,同比增加2个,其中亏损企业41个,比上年减少12个,企业亏损面为9.28%,从业人员8.1万人,同比减少0.1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432亿元,同比增长11.2%;累计实现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上缴税收11.5亿元,同比增长7.5%,增幅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1.3亿元,同比下降35%。

今年由于进口废纸有所减少和国内市场废纸货源紧张,导致废纸价格“水涨船高”,原纸和下游纸板厂频频提价,幅度在4%-20%不等,涉及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河北、天津、湖南等地。截至5月底,原纸品项累计涨幅高达30%。通常情况下,造纸业淡旺季明显,年底是传统旺季,大概持续两三个月,4月、5月份进入平缓期,也就是淡季。但是今年淡季纸张价格一直在上涨。业内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有:一是受到废纸货源紧缺和原料废纸涨价影响,致使部分企业难以维持连续生产;二是纸企陆续进入年中检修期,龙头企业主动停产控制产能;三是环保部要求6月30日前完成所有造纸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将被责令停产,行业集中度相对提升,竞争格局明显改善。随着下半年旺季到来,行业景气度将继续向上,行情将贯穿全年。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84.57亿元,同比增长14.8%,增幅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81.94亿元,同比增长15.0%;产销率98.58%,同比增长0.22%;出口交货值8.06亿元,同比增长13.0%,增幅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1~6月生产单色印刷品169.93万令,同比增长-1.3%;多色印刷品377.34万对开色令,同比增长13.5%。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229个,同比增加12个,其中亏损企业35个,比上年增加3个,企业亏损面为15.28%,从业人员3.4万人,同比增加0.3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15.8%;累计实现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同比上升14.1个百分点;上缴税收2.9亿元,同比增长-6.5%,增幅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0.3亿元,同比增长50%。

近年来,包装印刷领域一直被视为印刷市场的一大增长点。随着环保包装、智能包装技术的不断涌现,这一领域的价值不断地提升。根据“十三五”规划和工信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包装行业将以立足现有基础,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品质品牌为发展思路,在加强转型发展上下功夫,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有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在由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转变上有所突破。逐步在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推广绿色印刷,此外,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绿色化,绿色印刷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主题,要求印刷技术更加环保,包装耗材不断环保和节约,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再利用、可自然降解,实现无污染、低污染包装。

2017年,包装印刷行业务必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运用更智能的技术、更环保的手段,去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努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方向,实现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的转变。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905.87亿元,同比增长12.0%,增幅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883.23亿元,同比增长11.9%;产销率97.5%,同比增长-0.09%;出口交货值271.17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1039个,同比增加26个,其中亏损企业56个,比上年减少2个,企业亏损面为5.39%,从业人员20.3万人,同比减少0.1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677.5亿元,同比增长12.5%;累计实现利润39.1亿元,同比增长5.7%,增幅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上缴税收12.5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0.8亿元,同比增加60%。

泉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技艺精湛,是泉州市的五大传统产业和十大文化产业之一,是奠定和支撑泉州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许多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艺制品企业销售产值710.86亿元,占全省一半以上,产业规模与产值均居全省前列。

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泉州工艺美术能够流传千年而积淀深厚,精品迭出而享誉海内外,世代相承而创新发展,就是有赖于闽南文化源源不断的滋养和一批又一批工艺美术从业者孜孜不倦的求索,有赖于一代又一代工艺大师的薪火相传。当前,工艺美术行业面临技艺人才青黄不接,部分品种技艺濒临失传,高端优秀人才偏少,创新能力不足,行业发展处于转型升级、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全行业务必敏锐感知市场消费意识变化,坚持“工艺美术产品集约化经营、产业集群化发展、市场集散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加快形成发展新优势,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创新品牌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推动工艺美术产品时尚化、实用化和艺术化,促进品牌营销规模效益的大幅提升。

——塑料制品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741.38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719.39亿元,同比增长8.9%;产销率97.03%,同比增长0.45%;出口交货值77.71亿元,同比增长14.5%,增幅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

1~6月累计生产各类塑料制品208.13万吨,同比增长9.3%。其中:塑料薄膜54.66万吨,同比增长26.6%;泡沫塑料2.44万吨,同比下降3.5%;塑料人造革、合成革46.42万吨,同比下降5.6%;日用塑料制品11.22万吨,同比增长9.1%。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650个,同比增加13个,其中亏损企业59个,比上年减少3个,企业亏损面为9.08%,从业人员13.1万人,同比增加0.1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574.7亿元,同比增长10.2%;累计实现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1.8%,增幅同比下降25.3个百分点;上缴税收10.3亿元,同比增长2%,增幅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0.7亿元,与上年持平。

塑料加工业属新兴制造业、基础性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建筑、包装、国防尖端工业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是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目前,我国虽是塑料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且在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等方面,存在新的市场商机,具有巨大潜力与空间。塑料行业要正视传统塑料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智能设备、新型塑料制品性能要求的现状,抓住国家新材料革命的历史机遇,推动和加快研发性能更优越、更具市场发展前景的塑料新材料。

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塑料加工业要依据“塑料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抓手,紧紧围绕“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这一技术发展方向,加快结构调整,从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四个方面发力,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重点发展多功能、高性能材料及助剂,力争在材料功能化、绿色化及环境友好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研发各种高强度、高阻隔材料,研发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加强纤维增强材料、石墨烯、碳纤维的研究应用。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行业规范,努力推广清洁生产先进工艺。采用最新技术提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率,整体推动塑料行业环保生产;二是加快绿色、节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艺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要牢牢把握和全力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切实加强设计研发投入,推动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工艺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动能转换,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三是加快塑料成型装备的研发。要加快塑料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小型、超高精度、超高速和智能控制的加工设备,为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提供先进装备和生产线,迎接“工业互联网+”时代,为“新硬件时代”打好基础;四是紧紧围绕高端化,加快提升中高端产品的比例。以高端化为核心,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进口替代。要研究细分市场优化供给结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精细化需求,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品牌培育和品牌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自主品牌,自觉维护品牌形象,努力创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2017年作为调结构、去产能、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时间节点,塑料加工业要抓住行业回暖和新材料革命的重要机遇,紧紧把握结构调整方向,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电光源制造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75.25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70.69亿元,同比增长6.4%;产销率93.93%,同比增长1.11%;出口交货值35.86亿元,同比增长1.7%,增幅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1~6月生产电光源40369.8万只,同比下降5.8%;其中:生产白炽灯泡1731万只,同比下降5.2%;荧光灯25447.9万只,同比下降7.2%;生产灯具及照明装置4047.73万套(台、个),同比增长3.3%。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48个,同比减少6个,其中亏损企业8个,比上年减少2个,企业亏损面为16.67%,从业人员2.5万人,同比减少0.2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8.1%;累计实现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5.6%,增幅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上缴税收0.9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同比上升12.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0.3亿元,同比下降25%。

“十二五”期间,我国LED照明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LED产品出口额达百亿美元。其中仅2016年LED照明产量约80亿只,同比增长22.8%。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LED照明生产、应用和出口国。

为了推动我国LED照明产业发展,政府在4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快淘汰白织灯等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二是加大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力度,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积极推广节能产品,其中推广LED灯等高效产品达7.8亿只,实现年节约电达32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达2400万吨。三是加快培育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步伐。四是不断完善LED照明产品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加快规范行业市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虽然我国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我国LED照明产业呈现出从追求光效到提升品质和关注健康,从技术驱动转向应用驱动,市场渗透加速等新趋势,给LED照明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面对LED照明的机遇与挑战,专家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应积极发展LED照明产业的最新前沿技术,推动LED照明与新技术以及其他产业融合以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引导整个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环保效益。

——钟表与计时仪器制造业

1~6月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62.22亿元,同比增长24.0%,增幅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累计完成销售产值61.86亿元,同比增长23.7%;产销率99.42%,同比增长-0.29%;出口交货值42.94亿元,同比增长42.9%,增幅同比上升25.6个百分点。

1~6月累计生产钟5790.77万只,同比增长12.6%;表1318.27万只,同比下降1.5%;光学仪器100.25万台(个),同比增长22.4%;眼镜成镜4684.61万副,同比增长6.6%。

1~5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54个,同比增加4个,其中亏损企业5个,比上年增加1个,企业亏损面为9.26%,从业人员1.2万人,同比增加0.1万人。累计主营业务收入46.2亿元,同比增长19.7%;累计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26.7%,增幅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上缴税收0.5亿元,同比下降16.7%,增幅同比下降39.1个百分点。

2016年以来,受世界经济疲弱,有效需求不振,全球钟表市场萧条等影响,我国钟表产业也出现了销售萎缩态势。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10月,我国钟表产品出口总额44.5亿美元,同比下降4.3%,其中,时钟(含钟心)累计出口额7.9亿美元,同比下降7.6%;表(含表心)累计出口额23亿美元,同比下降9.8%。全行业钟表产品进口总额25.8亿美元,同比下降10.4%。随着钟表消费增速的明显回落以及制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面对钟表行业的严峻形势,中国钟表协会坚持发挥“依靠政府、服务企业、引领行业、规范行为、搭建平台”的行业组织作用,助力企业坚定信心,以创新促发展,通过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坚持精品意识,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品牌宣传,增加产品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工信部印发的《中国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钟表行业的发展方向为:一、推动钟表工业向高端、时尚、精品方向发展。加强智能手表微型传感器数据转换处理技术、机械手表主夹板等关键零部件及游丝发条用弹性元件等基础原材料研发应用。加快高精密制造与智能化融合技术,低功耗微处理器技术,多种传感器技术,卫星授时定位、多种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技术等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高端机械手表、智能手表、高端机械钟、电波钟和工业用钟。加快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就是全面提升中国钟表业的科技创新意识和技术进步能力。

三、2017年轻工业面临的外贸形势

2017年外贸环境依然压力重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缓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期,虽然美国经济2017年稍好于2016年,但是美国新政府带来的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让中国外贸出口在逆势中的不定因素继续增大。英国脱欧,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欧洲的经济会持续动荡,经济回升会继续受挫,再看日本市场,因为日元升值带来的出口压力,日本的经济回升持续乏力,目前最被看好的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同样面临很多问题,此外,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国家的经济也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问题。

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其实在这几年一直影响着中国的外贸出口,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低迷,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国正在做深刻的调整变化。从奥巴马政府开始美国就大力鼓励高端制造业回流,同时更多的采购行为,转向更廉价的印度、越南等国家。反全球化,国际贸易保护对中国外贸出口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贸易保护带来的贸易摩擦会在2017年更加明显,这些都会对中国的传统外贸出口带来一定压力和冲击。不过除了外贸压力当然也有经济的宏观优势,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的效果越来越明显,政府继续优化外贸出口环境,规范清理出口收费,继续为中国外贸出口创造优势条件,在“互联网+”外贸的驱动下,更多传统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特别是跨境电商的推动下,中国出口企业的技术品牌服务体验会更具有优势,但是总体来看2017年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依然严峻,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2017年传统的轻工外贸出口企业面临最大的任务还是转型升级。

四、2017年轻工企业如何顺应外贸转型

在当前整体外贸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转型已经成为传统轻工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互联网+”的思潮则为企业转型搭建了一个利好平台。传统企业必须下定决心转型升级,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传统外贸企业如何转型,有专家建议,企业必须过好“三关”:一是做好产品。目前,产品同质化问题日趋严重,导致企业间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甚至形成恶性竞争。在这一大背景下,产品差异化和领先度的重要作用就体现了出来。企业一定要建立一个研发团队来保持产品的差异化和领先度,这是根本问题。因为跨境电商最终还是离不开商品,也就是企业的产品;二是做好运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一定要有专业性。传统企业刚进入某个产品领域时,应该先系统学习该行业的知识与规律,然后进行投入,切忌在初期过度激进,运营之初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企业不了解该行业的规律的情况下,这种做法的失败概率非常之高。因此,企业应该先谨慎行动,当感觉该产品市场较为广阔后再进行后续投入;三是团队问题。在企业是否需要自己组建一支跨境电商团队的问题上,很多企业的计划都十分理想,在运营之初就组建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团队。在这方面,企业不一定要选择一蹴而就的战略,而应选择步步为营,先通过代理运营商进行接入,然后再慢慢组建起自己的团队。

我国外贸电商的出现已经很多年了,如今的跨境电商其实就是从当年的外贸电商发展而来。现在,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都非常大,因此很多企业涌入其中,使得跨境电商行业或多或少有了一些“红海”的味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专家认为现在并不适合由外贸企业单独来做跨境电商平台,而是应该从运营端借助其他力量进行试探。当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企业再对自己的电商平台进行投入。此外,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如果想控制好运营成本也是可能的,但问题在于企业是否可以很好地通过现有资源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如果无法在各个环节与服务商达成合理价格,那么企业的运营成本就会在每个环节都丢失一点,最终导致运营成本过高。企业应该深入研究市场、调整自身结构,并有效利用各方优势,初期谨慎探索,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逐渐加大投入,从而实现成功转型。

目前,外贸发展虽然处于逆势,但依然也有一些表现优秀的企业,他们通过转型做跨境电商取得了非常好的出口业绩。这些企业一般都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

1、做精做深产品,这样的产品才能优势明显,其实这就是目前宣传最多的“工匠精神”,无论外在环境如何,我们相信只有淘汰的企业,没有淘汰的行业,所以越是在经济低迷期,企业越要专注,越要聚焦,做产品研发,做产品特色,不断提升产品的优势和魅力,这样的企业才能发展迅猛。

2、目前,虽然劳动力昂贵,但自动化机器换人带来效率成本优势明显,而机器制造带来的产业升级,价值升级,利润升级,通过“智造”转型成功的企业日子依然较好过。

3、品牌优势带来的发展,通过“互联网+”外贸优势,跨境电商渠道模式,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通过建立品牌的方式往更高产业链的方向发展,这类企业依靠品牌化、个性化、客户体验带来的利润会越来越高,发展会越来越好。

4、整合海外优质资源也很重要,无论是小微还是规模以上外贸企业,一般都有一些海外资源,包括海外客户、海外渠道、人脉等,现在这些海外资源整合的越好,企业发展就越有利。比如做跨境电商,如果有海外合伙人,负责海外渠道的开拓,发展机会就会更多。

猜你喜欢

增幅企业
企业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企业
企业
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企业
企业
2022年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