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舟陶:火与泥演绎现代故事

2017-09-03雷远方吴永胜

藏天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胶泥平塘县制陶

文/雷远方 图/吴永胜

牙舟陶:火与泥演绎现代故事

文/雷远方 图/吴永胜

如果说火让人类文明璀璨夺目的话,那么牙舟陶就是璀璨夺目文明中火与泥演绎的艺术奇葩。

西出平塘县城沿册三公路前行26公里,便到了牙舟镇。走在小镇的冗平街、汪家街上,寻觅牙舟陶的根脉。

牙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17.2℃,无霜期282天—312天,年降水量1200毫米—1400毫米。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资源丰富。这为当地人一年四季制陶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牙舟盛产 “白胶泥”和“紫陶泥”。 “白胶泥”取土方便,质地细腻,基本不用炼土,比效耐火,陶土本身具有2%的吸水率和5%的气孔率,有着良好的排水性与透气性,经1000度左右的高温后陶质将变得非常坚硬。牙舟陶之所以落户牙舟,并得以发展、扬名,主要取决于有着充足、优质的“白胶泥”。

“制陶术,是火的艺术。”牙舟地区生态保持较好,特别是当地俗称的“栗木柴”是烧制牙舟陶的主要燃料。栗木柴质地紧密,燃烧持续时间长,且温度可达到1000度以上,从而保证了牙舟陶产品的坚硬度。

牙舟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军将汉文化从江西带入贵州,牙舟陶的制作工艺,就是这时随军从江西景德镇传入平塘县的。

“牙舟古陶耀千秋,代代传承代代优。掘地三尺现老窑,举目千姿显悠久。”镇上70多岁的老人熊金尧曾作诗赞之。

丰富的陶土资源,加上有独特的制釉原料,以及传统的布依族文化,从而为牙舟陶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物质的基础。民国时期,牙舟陶制作户100余户,有陶窑48座。以制陶为业的人占当时牙舟人口的60%以上,产品主要运销黔、川、湘、滇、桂等省。

据介绍,牙舟过去叫“牙邑”。“邑”者,泛指城镇。这说明牙舟当年因陶业的兴盛,商贸十分繁荣。

“传统工序最复杂,苦学技艺才成‘家’。”牙舟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禄麒曾这样对学徒说。

牙舟陶的基本工序是:采泥、拉坯、修坯、上釉、烧窑。

◎窑 房

◎销售牙舟陶

采泥,到采泥点挖出生泥,将其放进泥塘,粉碎泥块,加水浸泡,发酵,脚踩或手搓,使之形成熟泥。

拉坯,就是将熟泥放在“陶车”上塑型的过程。在陶盘上放置熟泥,搅动“陶车”旋转,双手捏、压、抹、挤泥,将泥制成胚。或者将泥浆倒进模具,掌握好时间,打开模具取出陶坯,待陶胚收浆变硬后,进行

猜你喜欢

胶泥平塘县制陶
装配式建筑拼装接缝用胶泥材料制备*
平塘县老干部宣讲团到县第二中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SBS/弹性胶泥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马未都忆旧
华为VCN500视频存储云节点在张石高速胶泥湾收费站的应用
活态文化
平塘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