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鸡说鸟说及树
2017-09-03吴正光梁太鹤
文/吴正光 图/梁太鹤
说鸡说鸟说及树
文/吴正光 图/梁太鹤
◎1 出土的陶公鸡
◎2 出土的陶母鸡
鸡年来了,该“说鸡”啦。鸡、鸟、树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闲暇之余,让我们“说鸡说鸟说及树”。
在贵州高原的出土文物、建筑文物、民俗文物中,“鸡文化”“鸟文化”“树文化”多姿多彩,耐人寻味。
出土文物中的鸡,多为殉葬冥器。1972年,黔西县罗布夸东汉墓出土1件陶公鸡,通高18.5厘米,作“金鸡独立”状(图1)。翅膀及尾巴饰以线刻,简洁流畅,今收藏于省博物馆。兴仁县交乐汉墓群,除了出土陶公鸡外还出土陶母鸡(图2),富有浓厚的田园生活气息。特别有趣的是,毕节市双树湾汉墓群,出土一件陶质鸡舍模型,高10厘米,宽24.5厘米,内分4格。中央蹲着一只母鸡,仰视左方。右上站着一只公鸡,伸颈俯视。鸡头前方下部有一尾鱼。其他三格中央,各自蹲着一只母鸡。鸡的旁边各有一尾造型各异的鱼。母鸡均向公鸡仰视。出土时破碎,现已经修复,今收藏在毕节市博物馆。省博物馆收藏的平坝出土的南朝“鸡首壶”(图3),虽然年代稍晚一点,但工艺却高了许多。
贵州许多建筑物上都雕塑、绘画有生动形象的鸡。侗寨鼓楼、戏楼、风雨桥等民族民俗建筑物上,彩塑鸡、彩绘鸡比比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江“增冲鼓楼”的配套建筑风雨桥,桥头竖立“保桥鸡”(图4),被侗族村民视为“镇妖护桥”的“灵物”。
◎3 出土的鸡首壶
◎4 守护风雨桥的保桥鸡
苗族妇女在蜡染、刺绣作品中,常以鸡为图案,并被称为“鸡头龙”(图5)。苗族同胞一向崇拜鸡。服装、银饰,多模仿鸡加工制作。除刺绣“锦鸡扑蝶”1“鸡戏蜘蛛”等吉祥图案外,甚至将鸡毛缀于裙子上。省博物馆收藏有许多精美的羽毛裙。由于母鸡多产,是“多子多孙”的象征,故有些地方给新郎新娘赠送结婚礼品,以“锦鸡交尾”蜡染被面为上乘(图6)。
苗族青年男子,更以雄鸡为崇拜对象。而且,他们崇拜的雄鸡是长相比家养公鸡更美的野生锦鸡。贵州盛产锦鸡,省博物馆收藏有美丽的“红腹锦鸡”标本。因为红腹锦鸡多栖息于竹林中,故民间称之为“竹鸡”或“箐鸡”。逢年过节,苗族青年头戴“雉尾帽”,手持芦笙,跳“箐鸡舞”,竭力表现阳刚之气,以博取姑娘的欢心(图7)。传统民族节日中,苗岭山区被人称为“短裙苗”的姑娘爱跳《锦鸡舞》,展现的又是另外一番风情(图8)。乌蒙山区有一支被人称为“鸦雀苗”即“喜鹊苗”的苗族村民,男女都穿“喜鹊服”,相传喜鹊救了他们祖先的命,于是仿效喜鹊的毛色,穿着黑白相间的“喜鹊服”(图9)。
◎5 刺绣鸡头龙
◎7 头戴野鸡毛跳箐鸡舞
◎6 锦鸡交尾蜡染被面(局部)
◎8 “短裙苗”姑娘跳锦鸡舞
传统民族节日中,泥塑鸡很受青睐(图10)。黄平一带苗寨,有许多泥塑艺人,专门制作十二生肖,其中鸡不仅供儿童玩耍,还可作祭品用,常常供于祖先灵位前,如同祖先一样受人敬仰。最有名的苗族老艺人吴国清,已经故去,但其弟子继承他的衣钵,工艺得到传承。
贵州各族人民,在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中都离不开鸡。贺新房、打三朝等“红喜”中,必须用红公鸡。祭祖、祭神、祭土地,一般也用红公鸡。为什么?据称公鸡象征太阳。诚如唐代诗人李贺在《致酒行》诗中所言:“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在苗族村民看来,鸡和鸟,很难截然分开。在苗语中,鸡、鸭、鸟,有时为同一个词。他们认为,人类祖先是神鸡、神鸟孵化出来的,因而鸡、鸟是人类的祖先。流行于苗岭山区《蝴蝶妈妈》的故事说:洪荒时代,从枫树的芯子中飞出一只蝴蝶,生下十二枚蛋,由“神鸡神鸟”孵出十二种生灵,老大便是人类始祖“姜央”。由此认为,“神鸡神鸟”也是人类的祖先。
月亮山区的干栏式吊脚楼民居酷似鸟巢,苗胞称之为“窝”(图11)。在苗语中,住房、鸡窝、鸟窝常常相提并论。他们认为,人们修建住房是跟鸟儿学来的。同时认为,鸟是鸡的祖先,鸡是鸟的后代,有鸡守护在“鸟窝”——房子上,可以防火、辟邪。有的人家,还特意在屋脊上雕塑雀鸟(图12),或在朝门上雕塑天鹅,表明人类与鸟的亲密关系。据说,从前有人利用天然树木作柱子,在树上搭建房屋居住,是名副其实的“巢居”,或称“树居”。时至今日,在苗族地区,还常见有人在树上搭建临时住所,看望庄稼,驱赶野兽。主要是驱赶野猪,使包谷、红薯之类庄稼免受其糟蹋。至于在树上搭建用于晾晒谷物的晒台,更是屡见不鲜。应该说,这是古代“巢居”或称“树居”的遗风。
苗族村民十分爱鸟,并由爱鸟延伸到爱树,形成别具一格的“鸟树文化”,这在苗岭山区的郎德上寨表现得尤为明显。郎德远自元末明初以来,村民即有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迄今森林覆盖率仍在75%以上。林茂鸟儿多,为造就“鸟树文化”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而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的“鸟树文化”,反过来又为维护古已有之的自然生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保障。两者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竹木掩映中的郎德上寨,几乎家家户户吊脚楼的屋檐下,都挂有鸟笼(13)、渔网、包谷、辣椒、高粱、小米之类农家常见之物,构成一道亮丽的苗家农村风景线。此地养鸟,重在用于鸣叫。黎明时分,“啾啾”鸟声不绝于耳,与山林间的雀鸟竞相对唱,宣告新一天的到来,这是苗寨最为新鲜、迷人的时光。
◎9 “鸦雀苗”姑娘在绣花
◎10 泥塑鸡
男性村民上山干活,带鸟儿做伴,笼中小鸟成了郎德上寨苗族村民的护身符。当地民间相传,每个人都有七十二个“魂”,其中一个于人死后变成鸟,为死者带路,将其引到祖先原来居住的东方去。如果死者生前未曾参加“游方”(青年男女社交活动),其灵魂不能变成鸟,便无法找到老祖宗。显然,在郎德上寨苗族村民看来,鸟与人类的生殖繁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游方”活动主要是唱歌。无论男女,不会唱歌,无从“游方”。而“游方歌”,据说就是雀鸟教授的。因此之故,每当婴儿一出世,家人便用一种小鸟的羽毛在其嘴唇抹一下,示意吃了鸟的肉,长大跟鸟儿一样善于歌唱。
◎12 在屋脊上的雀鸟雕塑
◎11 酷似鸟巢的干栏式吊脚楼民居
郎德上寨苗族村民认为,雀鸟不仅教人唱歌,还能教人打扮。村民说,之所以有些儿童帽子要缝制成“鸟儿形”,有些花鞋要刺绣成“鹰勾鼻”,有些裙子下边要镶嵌羽毛,都是雀鸟教授的,实为仿生学在服饰文化中的巧妙运用。在蜡染、刺绣、挑花、织锦、花带、银饰等服饰部件中,鸟的整体形象以及鸟儿的头、喙、眼、爪、尾、羽毛等图案,比比皆是。
◎13 美人靠下的鸟笼
◎14 头帕挽成鸟巢形状
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林,爱鸟的人儿必然会爱树。郎德上寨苗族村民的爱树传统是十分悠久的。早年有块保护森林的“乡规民约”碑,对违规者处罚极严。处罚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前者,惩罚种树,或赔钱财;后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威力更大,效果更佳。如诅咒其“断子绝孙”“天诛地灭”“永不发达”。下场如此悲惨,有谁敢于违犯?
郎德上寨苗族村民在珍惜天然森林的同时,还采取种种有效措施,积极植树造林。比如哪家生了一个婴儿,众人为其栽种一批树,待人长大,树木成材,即以其材为其办喜事,包括打家具、盖房子以及安“保爷凳”、架“保爷桥”等等。郎德上寨,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与这种优良民俗关系极大。由于笃信树木能给人类造福,可以“消灾祛祸”,郎德上寨苗族村民常于堂屋中柱旁或者东次间的中柱旁“栽花树”,以求长命富贵、福寿康宁。村民认为,婚后多年无子,或子女体弱多病,只要从深山老林挖出两棵“连根树”,植于堂屋中柱旁,或东次间的中柱旁,当作神灵供起来,即可“吸福纳祥”,了却夙愿。
责任编辑 肖凌霄
人说苗族是古代楚国的后裔,崇拜凤凰,酷爱雀鸟,喜欢鸡群。武陵山区苗族妇女酷爱鸟,喜欢鸡,“爱到了头”——头帕挽成鸟巢状,或称“鸡窝”状(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