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著名画家的贵州往事

2017-09-03顾雪涛

藏天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徐悲鸿丰子恺画展

文/顾雪涛

那些著名画家的贵州往事

文/顾雪涛

◎徐悲鸿 《泰戈尔》

抗日战争期间,贵州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陪都重庆的屏障和支持抗战的大后方,全国很多著名的画家如徐悲鸿、闻一多、叶浅予、庞薰琹、丰子恺、董希文、李宗津、徐风、关良、高马得、黄尧、关山月、冯法祀、倪贻德、张安治、沈逸千、尹瘦石等,都曾途经或寓居贵州。这些画家或在贵阳举办画展,或深入民族地区采风、写生,或任教于大学和中学。他们的艺术活动开阔了贵州人民的文化视野,推动了现代美术在贵州的传播和发展。

徐悲鸿贵阳两办个展

绘画大师徐悲鸿抗战期间曾五次途经或滞留贵阳,两次在贵阳举办个人画展。第一次画展的时间是1937年秋,由于展览规模很小,社会反响不大。第二次画展于1943年元旦开幕,展品共200余幅,除徐悲鸿常画的马、狮、鹰、鸡等外,他的很多代表作如《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徯我后》《愚公移山》《巴人汲水》《泰戈尔像》等都在其中,使贵阳人民享受了一次艺术盛筵。徐悲鸿举办这次画展的目的是捐资助学,义卖收入全部赠给了贵阳力行中学。

徐悲鸿滞留贵阳期间,为贵阳名士和新知旧交画过不少画作,遗存至今者不下数十幅,他的艺术观念和绘画实践,对贵州画界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闻一多 《黔灵山》

◎闻一多 《安顺县文庙》

闻一多黔境写生

1938年3月,闻一多随同“长沙临时大学” 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一起迁往云南昆明,其间曾途经贵州的镇远、黄平、龙里、贵阳、清镇、安顺、盘县等地,沿途共作画百余幅,保存至今者仅36幅,其中33幅绘于贵州途中。

闻一多在黔境所作图画皆为铅笔写生,题材大致分为山水风景、市镇民居、名胜古迹三类。这些作品构图主要采用西画手法,讲究透视、层次和明暗关系,反映画家曾受过严格的素描训练。闻一多早年主攻绘画,然而一生遗留画作甚少,他在贵州所作的33幅铅笔写生是现存最主要的作品,对研究其思想和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贵州绘画史上,这批作品是继清代黄向坚、邹一桂之后,最集中地描绘黔境自然、人文景观的系列画作。

◎叶浅予 《苗区速写》

叶浅予苗区速写

叶浅予抗战期间曾两次途经贵州。1942年10月他在贵阳举办个人画展,展出《重庆小景》《走出香港》两组漫画共74幅,因作品犀利、幽默,贴近现实,反响热烈。展览结束后,叶浅予先是在高马得陪同下到花溪写生,继而又独自一人深入苗区,在惠水县城暨县属摆金镇采风画速写。

20世纪40年代贵州苗区尚很封闭,叶浅予只好躲在树后屋角偷画,或者凝神观察,用心默记,事后再绘入速写册中。这些作品皆用铅笔绘成,只有手掌般大小,画得十分简约,论技巧虽不够娴熟,但却质朴生动,率意天真。在贵州绘画史上,像叶浅予这样深入苗区采风、写生的例子此前尚不多见,具有开风气之先的示范作用。

庞薰琹的“贵州山民组画”

1939年11月,庞薰琹受命组建贵州民间艺术采集团,对黔地少数民族衣饰纹样进行考察和采集。在3个月的时间里,采集团深入贵阳、花溪、安顺、龙里等80余个少数民族村寨,运用人类学的调查方法,记录了大量苗族妇女服饰及图案、纹样;采集整套服饰和挑花、刺绣等实物标本402件。后来他对考察成果进行整理,于1941年至1946年间,陆续创作了“贵州山民”组画。

◎庞薰琹 《笙舞》 52×39 水彩 1941

“贵州山民”组画现存约30余幅,画的都是贵州少数民族(主要为苗族)的生产生活、风俗民情,艺术上采用平面化和装饰化的手法,较好地把西方绘画的写实技巧和传统绘画的意蕴情趣融合在一起。“贵州山民”组画是庞薰琹艺术创作的一座里程碑,也是贵州绘画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丰子恺漫画 《柳待春回绿未生》

◎丰子恺漫画 《郑珍像》

丰子恺《子午山纪游册》

丰子恺于1940年2月随浙江大学迁往贵州遵义。1941年3月他与遵义名士赵恺及浙大教员李瑜等一行5人,游览了西南巨儒郑珍的故居“沙滩”,事后众人将此行催生的诗文、漫画编辑成册出版,名为《子午山纪游册》。

《纪游册》共收诗词25首,文章6篇,漫画13幅。漫画全部为丰子恺所绘,题材大致有四类:第一类为郑珍、莫友芝、黎庶昌肖像,共3幅;第二类为郑、莫、黎墓,共4幅;第三类为沙滩的风景名胜,共3幅;第四类为诗意画,共3幅。以上漫画既可作为独幅作品欣赏,合起来又似一组连环画,生动记录了丰氏一行沙滩之旅的行程及活动。《纪游册》是丰子恺对沙滩文化的礼赞和致敬,是丰氏漫画与地域文化碰撞所孕育的绚丽花朵,它为贵州特别是遵义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董希文 《苗女赶场》

董希文创作《苗女赶场》

董希文于1939年在贵州省合作委员会编辑处工作,在贵阳的两年多时间,他多次深入惠水县苗区,画了大量苗族人像和生活场景速写,为以后苗族题材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董希文寓居贵州的生活积淀,促成他创作了油画《苗女赶场》。该画绘一身着苗装,头包布帕的中年苗女,肩负背箩,手持扁担,独自行走在山路上,山下有两人在劳作,背景绘山峦、梯田、乱云。画家通过“苗女”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苗胞的同情和赞美。董希文一生创作了众多杰作,但他对《苗女赶场》却情有独钟,因位它是画家对油画中国风探索的开篇之作。在贵州绘画史上,《苗女赶场》是现存最早表现黔地苗族生活的油画,它对贵州地域民族题材绘画作出了贡献。

◎李宗津 《女童》 油画 61cm×45.3cm (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藏) 1943

李宗津任教花溪

1940年1月,李宗津经时任贵阳医学院院长的兄长李宗恩推荐,到贵阳花溪清华中学任美术教员。李宗津教学之暇创作了大量作品。1941年3月16日,他在贵阳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展出历年所作油画、素描数十幅。这次展览是贵州见诸文字记录的第一个西洋画家的个展,为贵阳市民欣赏、了解西洋绘画打开了一扇窗口,其学术意义不言而喻。

李宗津在清华中学执教近5年,这期间所绘作品多已散失,保存至今的只有《童子军》和《女童》两幅油画,以及两幅作于课堂上的素描,这4幅作品反映了他在清华中学的教学实践,对研究贵州早期的西洋画具有重要意义。

◎徐风 《青苗少女》

徐风素描《青苗少女》

徐悲鸿的学生徐风1940曾任安顺黔江中学美术教师,期间常深入苗区作人物写生。1943年8月,他在贵阳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上百幅,包括国画、水彩、速写、素描等,素描以《青苗少女》组画最引人注目。3天展期观众超过3万人,好评如潮。

《青苗少女》组画现存两幅,为素描人像,徐风自己十分满意,拍成照片寄呈徐师求教,徐悲鸿于当年12月1日回信道:“得手书及近作影片,甚慰。此作极佳,未知所作均能与之相近否?……总之,如影片之作,我亦欲购之。”在贵州绘画史上,用素描手法描绘少数民族形象,《青苗少女》是已知最早的作品;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

责任编辑 肖凌霄

猜你喜欢

徐悲鸿丰子恺画展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卡通画展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丰子恺的“人”和“文”
『六一』画展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丰子恺漫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