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助产法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09-03杨玉敏
杨玉敏
(许昌市中心医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改良式助产法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杨玉敏
(许昌市中心医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探析改良式助产法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产妇206例,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助产,给予观察组改良式助产。统计对比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84%低于对照组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2.91%低于对照组1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助产法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可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临床应用价值高。
改良式助产法;分娩;新生儿;产妇;并发症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其优质助产干预可确保胎儿的顺利娩出,改善分娩结局[1]。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有关分娩助产的方式在不断革新,鉴于传统助产法在应用上的缺陷,改良助产法应运而生[2]。相较于传统助产,改良助产法所需的分娩时间缩短,且极少出现并发症,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本研究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产妇206例,探析改良式助产法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产妇206例,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3例。对照组:年龄为22~35岁,平均(28.4±4.1)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39.7±2.1)周;其中初产妇71例,经产妇32例。观察组:年龄为22~36岁,平均(28.9±4.2)岁;孕周为37~42周,平均(39.3±1.9)周;其中初产妇68例,经产妇35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助产方法给予对照组传统助产。助产人员立于产妇的右侧,将其会阴及肛门托起,在产妇将胎儿的头部娩出时,协助推其后肩,将胎儿的下肢并拢抓住,清除其呼吸道的羊水,协助将胎儿娩出。胎儿娩出后,仔细检查产妇的产道,确保无异常后缝合会阴。给予观察组改良式助产。以膀胱截石位分娩,将其双脚放在脚架上,嘱产妇在分娩期间紧握床侧把手。若产妇宫缩迹象过于明显,及时安抚产妇,指导其进行深呼吸,提升腰腹压力。在其宫缩间歇期,帮助其放松肌肉,确保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应对接下来的分娩。消毒会阴垫,将其放置在产妇的臀部下方,帮助产妇将其会阴及肛门部位托起,并随其臀部移动。在产妇将胎儿头部娩出时,助产人员应当将后肩内推,以右手将胎儿的双下肢托起,将胎儿置于头低臀高的形态,帮助其清除呼吸道内羊水。分娩成功后,检查产妇产道,确保无异常后缝合其会阴。
1.3观察指标统计分析两组产妇与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并发症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84%低于对照组1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2.91%低于对照组1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为产妇实施科学合理的助产方式,能减少产妇的分娩时间,确保分娩顺利、母婴平安[3]。近些年,随着临床分娩实践的增多,传统助产方法在产妇分娩中的弊端日渐凸显,因此医护人员要以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为中心,对传统助产方式加以改良,改善临床分娩的效果。改良式助产法受到了产妇及其家属的广泛认可,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推广[4]。改良式助产法的重点在于加强分娩过程中对产妇的护理干预,该助产方式要求妇产科室在产妇入院之初便为其配备专门的助产人员,以便为其实施一对一助产护理。经验丰富且善于交谈的助产人员优先考虑,要求助产人员在产妇入院后便为其介绍有关分娩的健康教育知识,告知其在分娩前、中所需注意的事项,以免其对分娩过于恐慌和焦虑[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改良式助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起降低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改良式助产法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可降低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临床应用价值高。
[1] 庄君.改良式分娩对初产妇分娩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71-173.
[2] 闵辉.改良式助产手法在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6,16(1):18-20.
[3] 焦俊丽.改良式助产手法在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8):101-102.
[4] 曾金,晏红清.改良式助产法在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1155.
[5] 张美芳.农村产妇分娩中改良式助产法的应用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7):13.
R 717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5.120
201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