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阴寒侵 养生重保身
2017-09-03宁蔚夏
文/宁蔚夏
冬天阴寒侵 养生重保身
文/宁蔚夏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寒风凛冽,冰雪交融,阳气潜匿,阴气盛极,自然界的蛰虫伏藏,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老年人阳气衰退,卫外不固,对寒冷的抵抗能力下降,稍有不慎,即会受到寒邪侵袭,并常因内在抵抗力差,以致罹患各种疾病,因此务须加强自身养护,确保平安度过寒冷岁月。
衣 衣着须保暖
冬天防寒保暖,最主要的是衣着要注意“衣服气候”。有研究表明,当衣服表面温度大约在0℃左右,而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 33℃时,即形成所谓“衣服气候”。这种“衣服气候”在人体皮肤周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能有效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维持人体恒定的温度。对于老年人,因其生理机能下降,代谢水平较低,冬装以质轻且暖和为宜。着装时最好多穿几层,以在衣服中形成隔热空气层,阻止内热外冷气体的交流,保持体内温度。老年人冬季的外套既要保暖又应轻便,内外服装宜宽松,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冬装还要穿脱方便,上衣不宜选择套头式样,以样式简单为好。根据传统养生观点,冬天老年人尤其要注意头、背、足三个关键部位的保暖。
另外,身体的一些暴露部位如手、耳、鼻、唇等,会因血液循环较差,在冬天很容易受到寒冷伤害,所以,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口罩、耳罩以及围巾等加以保护,防止发生冻疮或冻伤。
食 饮食添营养
增加热量,保证充足的与御寒相适应的热能,是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产热营养素的适宜比例,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别占13%~15%、25%~35%和60%~70%为宜。即是说,蛋白质供应量限制在常温下的需要量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以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量来保证。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正如俗话所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作为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主要有羊肉、狗肉、雀肉、鹿肉、牛肉、鸡肉、虾仁、桂圆、红枣等,这些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的老年人尤其有益。为使“阴平阳秘”,冬季还宜配食鳖、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品,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精气亏损的老年人,以求阴阳平衡。作为冬天养肾,可多食黑色食品和各种坚果。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的习俗,冬天尤其提倡食用热粥,既祛寒,又给养,还疗疾,可谓一举多得。
住 起居守规律
对于冬季养生,自古有“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之说,意思是,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些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尤其是年迈体弱的老年人,应避寒就暖,不要过早起床,特别是心脏病患者更须注意,以防发生意外。冬天睡眠时间较长,但切忌蒙头大睡。若遇太阳出照,应勤晒被褥,并尽可能到室外接受“日光浴”。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平时宜开窗透气。一般80平方米的居室,10分钟左右即可换气一次,若室内外温差较小,可适当延长开窗时间,但一般30分钟即已足够。同时,室内应尽可能多地接受日光照射,尽享大自然的恩赐。冬天采暖房间适宜的小气候为温度19℃~24℃,湿度40%~50%,空气流速0.2米/秒。室内可盆栽些花草,调节空气湿度。
行 运动要加强
夏宜静而冬宜动,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正所谓,冬天锻炼,胜吃补药。老年人冬天要多出户外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适宜于冬天开展的运动项目有,室内:保健功、太极拳、健身操、强身按摩等;室外:散步、慢跑、竞走、长跑、冬泳等。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发生意外,老年人在进行锻炼时,一忌起得太早;二忌穿衣过薄;三忌空着肚子;四忌准备不充分;五忌运动过于剧烈;六忌锻炼时憋尿;七忌张口大喘气;八忌运动后不擦汗;九忌在浓雾中锻炼;十忌生病仍坚持。另外,冬天除了多雾、能见度低外,雨雪也较多,兼之老年人着装较厚,活动不便,因此,外出务须慢行,以防滑倒和跌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