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建芳、戈贤平、解绶启、叶元土、艾庆辉等学术大咖都到了,通威、粤海、海大、恒兴、澳华、国联也来了,他们又在“密谋”什么?
2017-09-03当代水产程纯明庞涛微信公众号tsfish
■ 《当代水产》程纯明 庞涛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桂建芳、戈贤平、解绶启、叶元土、艾庆辉等学术大咖都到了,通威、粤海、海大、恒兴、澳华、国联也来了,他们又在“密谋”什么?
■ 《当代水产》程纯明 庞涛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首届国际水产动物精准营养与饲料技术研讨会部分参会嘉宾合影
2017年3月19日,由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广东省科学院共同主办,广东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中国生态学会淡水生态专业委员会、广东碧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国际水产动物精准营养与饲料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水生态系统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论坛在广州举行。桂建芳、印遇龙、戈贤平、Dominique Beurea 、Sovan Lek、解绶启、叶元土、艾庆辉、艾春香、李钟杰、刘家寿、Trond Storebakken等来自国内外在水产生态养殖、饲料营养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通威、粤海、海大、恒兴、澳华、国联、大北农、新健饲料、碧德、溢多利、信豚、赢创德固赛等国内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企业相关代表共计250余人共同与会。
会议主要从水产动物精准营养与饲料技术以及水生态系统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两个角度出发,探讨在目前的环境和市场情况下,水产饲料配方应该怎么做,如何去发展水产养殖的生态可持续模式。
关于水产动物精准营养与饲料技术
除生态养殖的相关报告外,会议另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关于饲料营养的探讨。来自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戈贤平就鳙鱼的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的研究进展阐述。
戈贤平表示,近几年,鳙鱼的价格也在逐步攀升,总产值与大闸蟹相当。但其在种质资源、饲料加工与营养需求、投喂方式、消化生理、品质调控等方面都还很欠缺,有待深入研究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这几年也在进行配合饲料的研发。
经过戈贤平团队的研究,发现了鳙鱼饲料适宜营养水平。并且在鳙鱼饲料中,随着豆粕替代鱼粉水平的提高,鳙鱼肠道组织的的褶皱隐窝会变浅,长绒毛变短。在投喂策略上,戈贤平研究员的团队研究的成果是,膨化颗粒料粉碎后以团状饲料投喂为佳,每天投喂4次可显著改善鳙鱼的生长性能。
戈贤平认为,未来鳙鱼饲料前景巨大,大有可为,因为鳙鱼对配合饲料的消化吸收比对天然饵料的吸收好。而对于鳙鱼微量元素等方面的研究,他认为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鱼粉替代是水产饲料不变的话题。是否可通过选育,找到一个“吃素”的鱼来解决动物蛋白源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解绶启研究员分享了从比较营养学角度看鱼类品系选育的问题。
他认为,不同的品系、不同的规格对不同的蛋白源的利用都不同。解绶启认为,如果能够找到跟蛋白利用相关的基因,找出为什么会有这种利用的差异,可为定向育种提供参考。
在他对洞庭鲫、中科3号以及F品系(鲫鱼新品系,桂建芳院士提供)三种鱼对不同蛋白源消化吸收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饲料蛋白与和鲫鱼品系显著影响鱼类生长和饲料应用;F品系表现出较高的生长性能和利用植物蛋白尤其是菜粕的能力;快速生长与饲料转化受到相关基因调控;未经选育的洞庭鲫生长较差,但在利用豆粕饲料和磷贮存方面有一定优势;F品系复合鲫有利用高糖饲料的能力;不同规格的鱼类对不同蛋白源的利用有一定差异。品系内个体之间的生长性能也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正好可以为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可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红教授以高不饱和脂肪酸为例,介绍了草鱼日粮脂肪酸的选择和供给。对草鱼而言,如何实现高不饱和脂肪酸与其营养需求的精准对接?如何实现人类需求与鱼类品质的精准对接?通过实验结果,吉红得出结论,高不饱和脂肪酸一定的类型及含量可促进草鱼生长,可抑制草鱼脂质蓄积可选择高不饱和脂肪酸,同时,高不饱和脂肪酸还会提高草鱼的健康水平。不过,针对鱼体不同的需求,要选择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才能达到目的。
吉红表示,未来高不饱和脂肪酸下一步的工作是要瞄准脂质营养的精准调控,理论上要进一步明确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双向调节作用,寻找提高鱼体自身合成高不饱和脂肪酸能力的途径;在实际应用上,要进一步开发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的产品,把高不饱和脂肪酸作为功能性添加成分。
厦门大学艾春香教授介绍了中华绒鳌蟹、青蟹、梭子蟹三个蟹类养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艾春香介绍了它们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并对蟹类配合饲料的研发展开说明。
他表示,蟹类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与优化,涉及原料使用,添加成分,饲料配方和饲料加工工艺等。蟹类配合饲料配方的主要依据要从蟹类的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养殖模式、蟹类养殖环境条件、养殖区域的生产期和季节、主要原料消化率、考虑天然饵料贡献以及产品的定位出发。对于饲料配方的调整思路,可开发低蛋蟹类配合饲料、功能性配合饲料,提高蟹对植物性蛋白和畜禽水产加工副产品的利用率,充分考虑生长期、季节养殖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精准配方设计。
根据蟹类配合饲料存在的问题,艾春香也给出提高蟹类配合饲料加工质量的方法,包括水分稳定、蒸汽稳定、喂料稳定(调质器)以及挤压稳定四个方面。他的观点认为,产业化开发蟹类配合饲料是现今需要解决的问题。
苏州大学叶元土教授以CyHV-2在异育银鲫为例说明饲料与养殖鱼类病害控制的问题。
通过检测发现,感染CyHV-2的病鱼,胆固醇、胆汁酸合成量严重不足,而这可通过饲料补充来达到饲料控制养殖鱼类病害的目的。但需注意,在发病期,鱼肠道损伤严重,此时不应再投喂饲料,而是应在发病之前使用,同时要注意养殖全程健康饲料的投喂和使用。
如何通过饲料途径维护健康、增强鱼体的防御能力?叶元土认为,一是饲料营养的平衡性、原料的安全性、维生素的使用以及增加抗氧化损失和抗自由基损伤的物质,改善饲料的功能,这些都是基于提高鱼体的免疫力,而非消杀。
圭尔夫大学教授Dominique Beurea主要分享了他关于饲料营养投喂在降低环境负面效应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关键作用。
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动物与水产科学系教授Trond Storebakken首先介绍了膨化生产线,影响饲料质量的关键点。而关于确保饲料的高营养价值,他认为需要优化蛋白和淀粉消化率,降低热敏感原料的热损害,灭火热敏感抗营养物质,包括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虾青素、饲料酶制剂。
他通过虾青素和维生素E在不同膨化水分和不同烘干温度下测定其稳定性。他指出,膨化率决定吸油率和沉浮率,耐磨性决定在搬动的断裂和粉尘产生,水稳定性确保高饲料转化率和减少水污染,低强度、低水稳定性影响消化道饱腹。
最后,Trond Storebakken总结了6点:第一,膨化和真空添加技术可使高能量鱼饲料含有并高达40%;第二,高质量的蛋白在膨化中能维持其质量;第三,需要足够的水分添加量来维持淀粉高度糊化;第四,淀粉糊化低是导致能量消化率低的原因之一;第五,脂溶性维生素、虾青素和饲料酶制剂等均不稳定;第六,选用粘性高原料和高油脂原料都是对膨化料技术的挑战。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Sena S. De Silva在作《Feeds and feeding in aquaculture: challenges and plausible strategies towards attaining sustainability》的报告,分享了水产饲料和投喂策略,应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及相关策略。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许国焕研究员从组胺对黄颡鱼机体急性损伤的显微观察、组胺引起黄颡鱼体色变异的内分泌调节机制、外源组胺作用下黄颡鱼肝脏转录组差异分析以及组胺对黄颡鱼机体的慢性损伤及修复四个方面对饲料中组胺对水产动物机体的损伤及修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剖。
广东海洋大学刘泓宇博士以不同食性鱼类糖代谢机制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享。
中山大学牛津博士主要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AST),添加虾青素和LSP,以及添加虾青素对卵形鲳鯵体内外生长和抗氧化影响的对比试验,三组试验说明虾青素在卵形鲳鯵鱼体上的作用。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营养科学博士Liwei XIE在作《Oxygen senses the systemic metabolism homeostasis》的报告,主要讲述氧感知系统代谢稳态的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周小秋围绕营养调控鱼的肉质研究进展进行分享。根据周小秋的研究发现,提高ROS的清除能力,降低ROS产量是改善肉质的重要途径。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对其在鱼类肌肉品质营养调控研究进展进行详细讲解。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艾庆辉针对大黄鱼脂类营养免疫研究做相关报告。其研究主要针对脂肪异常沉积、产生炎性反应、免疫力下降、肌肉中EPA和DHA含量下降等问题进行研究。他表示,鱼类脂肪沉积是个复杂的过程,脂肪的异常沉积会导致鱼类的炎性反应,从而影响其免疫力。此外,高脂和植物油替代均可通过炎性反应影响鱼体免疫,并且功能性脂肪酸能够作为其营养调控的策略之一。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远友教授从鱼类对脂肪酸的需求特点、鱼类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调控机制研究的必要性、鱼类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调控机制研究进展以及鱼类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调控机制研究成果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岩围绕肉食性鱼类饲料鱼粉替代技术的潜力与进展进行分享。
王岩认为,由于目前饲料鱼粉替代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鱼粉标准不明确、鱼粉替代的定义不明确、替代实验设计中存在误区、有关替代鱼粉的营养学机理不清楚等,限制替代肉食性鱼类饲料中鱼粉的技术的发展,经过近40年的研究,完全替代肉食性鱼类饲料鱼粉的技术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国外海水鱼类饲料中鱼粉含量平均为30%;国内肉食性鱼类饲料鱼粉含量普遍超过30%,如大黄鱼和大口黑鲈饲料鱼粉含量超过40%,石斑鱼和大菱鲆饲料鱼粉含量甚至达到50%。
浙江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水域生态系统与水产养殖实验室(AEA)从2000年开始系统研究海水鱼类饲料鱼粉替代的问题,所研究的鱼类种类包括鮸状黄姑鱼、点带石斑鱼、花鲈、日本黄姑鱼、卵性鲳鲹、大黄鱼、大口黑鲈等,经过多年研究,目前可将鮸状黄姑鱼、点带石斑鱼、花鲈、日本黄姑鱼、卵性鲳鲹、大黄鱼、大口黑鲈饲料鱼粉含量分别降低到8%、25%、8%、24%、10%、25%和16%。在会上,王岩分别介绍了鮸状黄姑鱼、点带石斑鱼、日本黄姑鱼、花鲈、卵性鲳鲹、大口黑鲈等饲料鱼粉替代研究结果并阐述了有关鱼粉替代技术方面的一些新的发现。
最后,王岩做了4点总结:一是,研究鱼粉替代时对照饲料鱼粉水平不应该超过40%,同时建议用替代后可达到的最低饲料鱼粉水平而不是替代对照饲料中鱼粉的比例评价替代效果;二是,评价鱼粉替代效果的指标不仅应该包括生长、饲料成本和营养物质利用效率,还应包括对养殖废物排放、对渔业资源的影响;三是,在进行饲料鱼粉替代研究时应注意不同鱼类种类对饲料鱼粉需求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饲料配方背景可影响饲料鱼粉需要量;四是,饲料鱼粉替代的本质是建立低鱼粉背景下饲料配方的营养平衡,因此了解在复杂营养素背景下鱼类营养代谢和生长模式是建立低鱼粉配方的关键。
中山大学教授颜庆云认为,鱼类肠道内所有菌群的集合称为肠道生物组,在不同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颜庆云教授着重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分享。
关于水生态系统安全与资源可持续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主要介绍了水产生态养殖及其养殖模式的发展。桂院士表示,中国的生态养殖发展可归整为十个字:政策,市场,科技,模式,生态。
他主要从七种大宗淡水鱼青草鲢鳙鲤鲫鳊的不同食性到综合多营养的水产生产模式的发展、水生植物和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到环境友好的生态渔业模式的发展展开介绍,他通过一系列的文字资料,说明中国生态水产养殖模式在海外备受赞誉的事实。此外,对于目前的稻渔模式桂院士也做了简单介绍,列举稻渔模式的良好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桂院士通过数据说明,未来水产养殖还有很大的增产和增值空间,尤其是鲤科鱼类。未来,应该更多地关注水产种业上的发展,更多关注适于综合营养水产养殖的鱼类新品种的培育,适合生态养殖的新品种以及稻渔综合种养的水生动物新品种。未来,种业的道路任重道远。
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钟杰研究员介绍,中国的湖泊养殖在80年代开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度捕捞和水质污染造成了严重的问题,捕捞量急剧减少,大部分品种濒临灭绝,天然湖泊减少了一半以上,湖泊农田化、池塘化非常严重。
面对湖泊渔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如何发展生态渔业?李钟杰认为,可通过调查鱼类群落时空分布,保护种质资源出发,保护鱼类重要栖息地,调控鱼类种群结构,放流增殖经济鱼类等途径出发。同时要控制湖泊水产品的捕捞种类、捕捞规格和捕捞量。此外,李钟杰还提醒,要注重湖泊渔业的定量管理技术。并通过鳜鱼、草鱼、河蟹的容量评估和湖北部分湖泊的容量管理为案例展开说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谷孝鸿针对天湖水环境演变及其渔业资源管理做了相关报告,他通过介绍太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浅水湖泊水质及生态问题提供了借鉴。还对湖泊未来的发展方式提出方向和思考。
卢兹第三大学教授Sovan Lek长期致力于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在生态模型尤其是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声誉,组织了多项欧盟淡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研究项目。会上,他介绍了湄公河渔业资源的捕捞和可持续生态养殖的发展情况。
美国地质调查局Douglas Beard博士做《Sustainable Global Inland Fisheries,What Does the Future Hold》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全球内陆渔业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内陆渔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方向和思考。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家寿研究员指出如今湖泊渔业存在的问题。刘家寿表示,如今,湖泊渔业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时期。当下应该围绕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水质保护、资源利用等工作重点,坚持生态、安全、环保等原则进行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刘家寿以江苏昆山傀儡湖为实例进行研究,在改善当地生态养殖的同时也为治理国内湖泊渔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而暨南大学教授韩博平基于功能性状的浮游植物生态学模型分析做主题报告。
历经两天,首届国际水产动物精准营养与饲料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水生态系统安全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论坛已经顺利落下帷幕,会上24个报告让现场嘉宾受益匪浅。在最后的闭幕式上,广东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许国焕宣布,下一届的论坛将在武汉举行。期待下一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