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引《书》考
2017-09-03尚芸先郭星瑶
尚芸先 郭星瑶
《孟子》引《书》考
尚芸先*郭星瑶*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孟子》一书中,记载了孟子曾多次引用《诗》、《书》等古籍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者作为论据的内容,本文着重研究与分析《孟子》一书中所引用《尚书》的部分。据笔者统计,《孟子》中引用《尚书》内容共二十七处,这二十七处引用中既有今文尚书又有古文尚书,本文将着重分析《孟子》引《书》的形式与内容,对文中引用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的内容异同和真伪不再深究。
尚书;孟子;儒家;直接;间接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一书共七篇,后汉赵岐将《孟子》七篇各分为上下两卷,书中记载了孟子思想、言论和事迹。孟子在申述学术观点和表达政治思想时,常常引用和论述《尚书》中的内容,《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文集,记载了上古历史和古代事迹,是历代学者阐述观点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征引对象。《尚书》在流传中,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浩劫,出现了多种版本,流传至今的《尚书》只有伏生所传今文二十八篇,孔安国所传古文二十五篇。《孟子》一书多次引用了《尚书》中的内容,我们将这些引用进行归纳统计,然后再着重分析孟子引书的形式,对其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
一、《孟子》引《书》篇目归属
经统计,《孟子》一书引用《尚书》共二十七处,《尚书》总共有今文二十八篇,古文二十五篇。孟子七篇中均有引用或论述《尚书》的部分,涉及《尚书》今文四篇,古文六篇。以下是对《孟子》中引用《尚书》内容和篇目的统计:
《孟子》《尚书》梁惠王上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今文汤誓篇梁惠王下《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古文太誓上篇《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古文仲虺之诰篇《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古文仲虺之诰篇公孙丑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古文太甲中篇滕文公上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今文康诰篇滕文公下《书》曰:“葛伯仇饷。”“汤始征,自葛载”“奚为后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古文仲虺之诰篇《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徯我后,后来无罚。古文太甲中篇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匪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古文武成篇《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我武维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古文泰誓中篇《书》曰:“洚水警余。”降水儆予古文大禹谟篇《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启佑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古文君牙篇离娄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古文太甲中篇万章上《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今文尧典《书》曰:“只载见瞽瞍,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古文大禹谟篇《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古文泰誓中篇《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古文伊训篇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今文尧典篇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古文大禹谟篇“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古文大禹谟篇万章下《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今文康诰篇告子下《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今文洛诰篇尽心上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古文太甲上篇
二、《孟子》引《书》的形式
我们对《孟子》中引用《尚书》内容进行了仔细研究,归类出了一种最直观、简便的形式分类,《孟子》引《书》的形式可以进行很多种划分,以下的划分是根据《孟子》一书中所引用《尚书》时有无标志性词语作为标准,可以将其区分为直接引书和间接引书。
(一)直接引书
我们这里所说的直接引书,是指《孟子》书中引用《尚书》文辞时采用直接的形式将《尚书》内容引用过来,所引用的内容有明显的标志,使我们能够直接、明了地看出文中的内容引用了《尚书》中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种引用分为三类:
第一类在引《书》的时候都会直接使用“《书》曰”来引用《尚书》的文辞。这类引用在《孟子》一书引用《尚书》时是最多最明显的一类引用,在《孟子》中使用“《书》曰”来引用《尚书》的次数出现了九次,如:“《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孟子·梁惠王下》),“《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孟子·梁惠王下》),“《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孟子·滕文公下》),“《书》曰:‘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孟子·告子下》)等都是使用了“《书》曰”这样明显的标志来对《尚书》中的内容进行引用,这类引用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是引用了《尚书》,因而将它归类到了直接引书当中。
第二类在引《书》的时候是使用《尚书》中的篇目名来引用其文辞,如:“《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孟子·梁惠王上》),“《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孟子·滕文公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孟子·公孙丑上》),“《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孟子·万章下》),“《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孟子·万章上》)等引用,这类引用在《孟子》一书中总共出现了八次。
第三类是直接地提到《尚书》的书名或篇名。经统计,直接涉及到《尚书》书名和篇名,总共各一次。从《孟子》书中的内容来说,这次并不算引书,可以说是孟子在阐述自己学习方法时提到了《尚书》的书名和篇名:“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尽心下》)。这里,孟子提到的“书”就是指《尚书》,“武成”是古文尚书里的周书篇名。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昧地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这篇文章,只不过取其中的二三个道理罢了。孟子这里借《尚书》及其篇名是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技巧,单从形式上来看,我们在这里也将这一次书名和篇名的引用算作直接引书的归类当中,孟子引用了《尚书》的书名和篇名也是一次引书。
这三类引书,都是用了一种直接的形式,都有标志性的词语可以使我们在阅读《孟子》的时候更加直接、明了地发现孟子在阐述自己思想的时候对《尚书》的内容加以了引用,将《尚书》的内容作为自己言辞的论据和理论的支撑。孟子以这样的方式引用《尚书》中的内容,能够使人们更加信服他的言论,也能够突出《尚书》一书对孟子思想言论的重大影响。
(二)间接引书
我们这里所说的间接引书,是《孟子》一书中在引用《尚书》文辞时采用了间接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引用《尚书》的时候并没有明显引用标志,也没有直接提到引用《尚书》及其篇名。这类引用的存在相对隐蔽和间接,我们可以将这种引用分为两类:
第一类在引书时没有用使用“《书》曰”这样明显直接的引用标志,而是引用了《尚书》中某一人物的文辞。这类引用在《孟子》中曾出现过两次,一次是:“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孟子·尽心上》),一次是“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孟子·万章上》)。这两次引书都是间接地引用《尚书》中的某一人物的文辞,借《尚书》中某一人物的文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其中:“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孟子·尽心上》)是出自《孟子》尽心上篇中公孙丑与孟子的一段对话:“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公孙丑引用《尚书》中伊尹所说的话来向孟子问教,孟子借此进行了评议分析,阐述了自己的思想理论。同样,“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孟子·万章上》)也是出于万章与孟子的对话之中。可见,当时孟子不仅仅是引书也与他人论书,《尚书》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典籍。《孟子》一书中引用讨论《尚书》中所记录的典故或者言语来展开孟子思想的阐发,这样的引用,人们很难看出引用了《尚书》中的文辞,因而归类到了间接引用的引用形式之中。
第二类是《孟子》书中出现的某些语句是引用《尚书》的文辞。这类引用之所以我们把它称作间接引用是因为书中并没有直接说明这些文辞是引用于《尚书》,如:“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孟子·滕文公上》),“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孟子·万章上》),“王曰:‘无畏,宁而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孟子·尽心下》)。这里的“古之人若保赤子”是引用《尚书》中康诰篇中的“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而“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是引用今文尚书尧典篇中的“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无畏,宁而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是引用了古文尚书太誓中篇的“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经统计,这类引用在《尚书》中共出现了七次。这两类引书都是不易被人发现的引用,没有直接引用形式之中的那些标志性的词语,使得我们在阅读《孟子》一书时很难发现这些词汇、语句引用了《尚书》中的内容,尽管这些引用相对隐蔽,但这也是《孟子》一书引用《尚书》文辞十分常见的情况,我们这些引用归纳到了间接引用的方式中,能够方便我们更好地把握《孟子》一书中所引用《尚书》的内容。
三、归纳分析
经过对《孟子》中引用《尚书》的内容经行归纳整理和形式分析之后,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孟子》中对《尚书》的引用和论述是十分有特色的。《尚书》是孟子在阐述其政治理念和思想观点时拿来引用的论据,我们不难发现,《孟子》引书的内容一部分是和《尚书》文本内容相一致的,而另一部分的引用是和《尚书》中的内容有所出入的。从我们整理的篇目归属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中如实引用《尚书》文辞的次数很少,绝大部分的引用是对《尚书》文辞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稍许变动。
对于《孟子》中引书部分和《尚书》中文辞有所出入的部分,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归纳成以下三种原因:一是对某些文字或词语稍作变动,以便更好的理解或论述。例如:古文尚书《太甲中》篇有“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孟子·公孙丑上》和《孟子·离娄上》引作“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今文尚书中《汤誓》篇是“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孟子·梁惠王上》引作“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等。这样的引用可能更加切合当时的用语用词方式,无论是孟子与他人对话中的引用还是孟子自己的引用,少许的变动可能使人更好理解,更加容易进行表达。二是对原文稍作改动是为了使其能够更好的契合论述的观点。《孟子》引书大部分情况都是孟子或者他人在阐述自己政治观点和思想理论时对《尚书》的内容加以了引用,对《尚书》内容稍作变动修改,就可以使这些内容成为自己论证时最好的论据,能够使人信服成为自己论据有力的支撑。三是《孟子》引书与原文不同的部分,也有可能是当事人的“错引”失误。我们知道《尚书》曾出现过多个版本,人们对今文尚书、古文尚书的内容异同、真伪都有所质疑,无论是《孟子》还是《尚书》流传至今已经经历了多个朝代和学者,必然会出现流传的失误或者文字的变动,我们不排除会有这些“意外”情况的发生,但这些引用不同的部分到底是何种原因我们已经难以考证了。
最后,笔者在进行《孟子》所引用《尚书》内容的统计归属时,努力将其所引用《尚书》的内容进行细致、详实的统计,所展现出的统计列表只是最为清楚明了的统计内容,事实上,《孟子》一书中仍有很多词句或列举的一些典故与《尚书》内容相同或是相似,例如:《尚书》大禹谟篇的“舍己从人”四字也出现在了《孟子》公孙丑上篇之中,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有的可能确是《孟子》引用了《尚书》中的词句,有的我们并不能证明《孟子》引用的是《尚书》中的文辞。同理,同样的典故例子也许是《孟子》一书进行了借用或是通过别的书籍等途径进行了借用。对于这部分内容,笔者没有将这些词句统计到我们所归纳的表格之中,我们所展现的是最为明了的引用统计,但可能存在着不完全的缺陷。
综上,通过对《孟子》引书、论书的情况进行考证,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尚书》是孟子在阐述其学术观点和政治思想时的重要论据,孟子通过引论《尚书》来强调自己的学术观点以及政治理念。也证明了《尚书》一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是孟子阐述其学术理论思想的重要工具,《孟子》一书中所引用《尚书》的部分都是十分经典的内容,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方勇.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顾迁.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6.
[5]孔安国.尚书正義[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5.
尚芸先(1993-),女,汉族,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郭星瑶(1994-),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H
A
1006-0049-(2017)16-0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