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事业探析

2017-09-03

山西青年 2017年16期
关键词:开发式减贫人权

孙 佳 卢 静

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事业探析

孙 佳*卢 静*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300387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色减贫行动就在中国大地开展起来。各类扶贫政策与减贫行动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减贫行动的开展也促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为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人权事业做出贡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减贫行动在促进人权事业发展方面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要想真正做到人权得到保障,实现全面小康,就要继续前行。

消除贫困;减贫行动;人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事关人的生存与尊严,是人权的应有之义。”①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人权概念的具体内涵,也警示我们减贫行动的重要性。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在大力进行减贫脱贫行动,出台各项措施从而减缓贫困。在减缓贫困的过程中,我国的人权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人权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减贫行动对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的人权保障,人民脱离贫困、享受良好的教育、文化和卫生服务是维护个人尊严和人格自由发展的必需条件一系列特色减贫行动的开展对人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减贫行动促进了中国人权事业进步

从改革开放,7亿多的贫困人口逐渐摆脱贫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基本权利的实现。中国的减贫行动的成就,体现了扶贫导向从保证生存到保障人权的价值之变、精神之变。

(二)减贫行动为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提供借鉴

中国减贫行动的成功经验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中国在极力消除本国贫困的同时也在时刻关注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问题。从人民币援助、援助人员的派遣、无息贷款的发放以及各类医疗援助。中国在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发展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经验借鉴。这大大的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人权事业的发展。

(三)减贫行动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中国的人权事业对世界人权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30多年7亿多减贫人口、70%以上的全球减贫贡献率……这些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的数字,以最具说服力的事实,体现了中国人对世界人权事业的务实贡献。

表1 1981-2010全球贫困人口与中国贫困人口数量比较

中国奇迹般的扶贫成就和富有实效的扶贫经验,在国际上已享有“世界扶贫事业的力量”的赞誉。

二、实施减贫行动所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

在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的过程中,政府强调农村地区要进行自身发展,从而解决贫困问题,实现贫困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近年来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愈演愈烈,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地区剩下的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发式扶贫强调要动员农村社会的成员普遍地参与到扶贫工作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然而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使一些基于劳动力发展的扶贫项目不得不被迫停止。开发式扶贫无法得到较好发展。

(二)国家财政压力增大

在政府主导扶贫过程中,政府政策、机构以及资金的落实是此项政策的重中之重。在建立政府主导扶贫政策时就规定,国家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要逐年加大投入规模。随着我国的经济已经走过快速增长时期,步入新常态时期,我国的GDP增速在逐年下滑,面对着逐渐增长的扶贫资金投入,这对我国的财政是个不小的压力。扶贫资金是否还会逐年增加,这会大大影响扶贫措施的实施。

(三)贫困具有多样性

精准扶贫的提出主要是将扶贫政策从“面上扶贫”转移到“点上扶贫”。面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更具针对性的采取扶贫措施。但由于中国的国情影响,在农村地区的贫困原因多种多样,不是简单的发展生产脱贫、易地搬迁脱贫、教育脱贫以及保障脱贫四种方式就能完全解决的。一个贫困家庭,导致贫困的因素有很多。不是单单解决了其中一种就能达到整个家庭的小康。

三、多举措促减贫行动开展

(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理念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骨干,是推动变革的根本手段,也是提升发展的根本方式。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都是促进开发式扶贫方式开展的主要手段。只有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充分协调,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象才会得到充分解决,城市人口膨胀的现象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家乡建设之中,走向脱贫致富之路,开发式扶贫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二)适应经济新常态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因此,在今后的政府主导扶贫政策应该更加适应经济新常态体制下的经济发展。在国家适应了经济新常态后,国民经济也会获得稳健发展,财政收入也会持续增加。以政府主导的扶贫政策会得到更为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

(三)制定更为长效的扶贫机制

在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将会完全解决。但相对贫困还将长期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因此,中国的减贫之路还在继续,这是一条务实的道路,将减贫行动建立在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制度建构上,追求消除贫困的理想同切实有效的措施手段有机结合,并且在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同时,有意识地实现资源分配方面的互惠共享。建立长效的扶贫机制,充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直到共产主义社会。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与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的扶贫减贫工作要走的路还很长,做到实现全国人民的人权发展还应继续努力。

[ 注 释 ]

①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促进人权事业发展[N].人民日报,2016-10-18(16).

孙佳(1992-),女,天津人,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卢静(1987-),女,河南人,天津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F323.8;D

A

1006-0049-(2017)16-0141-01

猜你喜欢

开发式减贫人权
人权不应成为西方话语霸权工具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残疾人体育权——一项国际人权
理解发展和减贫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扶贫,我们在行动
中国的减贫成绩单
浅谈初中美术开发式教学模式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