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腔北调”:哪种才是古汉语正统

2017-09-03

新传奇 2017年28期
关键词:吴语温州人官话

“南腔北调”:哪种才是古汉语正统

俗话说:五里不同音,十里带翻译。在我国,有各种各样的方言,再远一些,少数民族有他们独特的语言,这些语言有时听着比外语更奇怪。然而方言体现的正是不同的民俗个性,以及那份独有的人间烟火气息。

中国主要方言体系分布地图

吴语的整齐八声调为古汉语正统嫡传

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汉语方言常以地域大致划分为八大方言:官话、晋语、湘语、赣语、吴语、闽语、粤语、客语。

一、北方官话。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以北京话为代表,包括长江以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北、湖南两省的西北部,广西北部一带。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二、吴方言。吴方言被誉为“吴侬软语”,以上海话为代表。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地区、浙江省大部分,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8.4%左右。从历史、文风、语言特性分析,吴语极近中古华夏雅言,吴语的整齐八声调是为古汉语正统嫡传。

三、湘方言。又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四、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东部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和湖北省东南一带,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2.4%左右。

五、客家方言。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广东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广西东南部,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及湖南、四川的少数地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4%左右。

六、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部分,南洋华侨也有一部份人说闽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1.2%左右。福建省以外各地通行的闽方言,部分属于闽北方言。

七、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省的一部分,以及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南洋华侨也有不少人说闽南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3%左右。

八、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港、澳同胞和南洋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侨,大多数都说粤方言,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5%左右。

为何北方方言成为最终的“普通话”

作为重要的社会交流工具,各个朝代对语言都有个公认的标准。比如,在夏、商、周、先秦时期称雅言,之后叫正音,到明代叫官话,清末改称国语,都可以说是古代的“普通话”。

在汉代,“普通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陆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南方。

大致唐末以后,虽然文言仍占统治地位,但一种以北方话口语为基础的新书面语言——白话开始出现了。

元代以首都大都话为基础,制定《中原音韵》作为标准音。这样,中国北方的方言有朝着大都话靠拢的趋势。

明、清两代,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力量广泛传播,成了全中国公认的标准语和共同语。

辛亥革命以后的国语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的统治地位,普通话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达到了统一。

1955年,普通话得到了明确的规范,取得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法定地位。

方言之美美在个性

俗话说:五里不同音,十里带翻译。有人编了一个“中国最难懂十大方言”表。其中,浙江温州方言排名第一。江浙一带的人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当然了,这里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作用。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

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一座城市之所以独特,与其独特的语言生态环境是分不开的。方言是最草根、最深邃又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城市个性的标签。我们应该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好各地的方言,借助互联网让更多的人感受我们祖国的民俗各异和方言之美。

(《中国国家历史》、《教师博览》等)

猜你喜欢

吴语温州人官话
浅谈吴语方言生存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以浙江地区为例
吴语传播现状调查分析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沈亚:温州人电商巨头之路
“温州人都进来看看”——温州都市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探索
鹿城温州
老板的女儿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
官僚不除,官话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