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究竟是什么“激怒”了癌细胞

2017-09-03

新传奇 2017年26期
关键词:次方癌基因免疫系统

究竟是什么“激怒”了癌细胞

很多人说,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但为什么有的人得了癌症,有的人却没有得?有的人能及时治好,有的人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究竟什么是癌细胞,又是什么“激怒”了它?

手术治疗癌症,就是通过对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把10的9次方,降到10的7次方,再通过放化疗降到10的6次方甚至5次方,这时候体内的免疫功能就能发挥作用了

正确理解“癌细胞人人有”

现在医学家认为: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

原癌基因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为了“管束”它,人体里还有抑癌基因。平时,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维持着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会变大,而抑癌基因却变得较弱。

通俗地讲,我们身体有上亿个细胞,它们都参与了身体的新陈代谢,每天除了会代谢掉旧的细胞,还会繁殖出新细胞。在细胞繁殖更替的过程当中,那些出了错的细胞就成了癌细胞。

正常的细胞在更新换代之后就会凋亡。又由于有强大的免疫功能保护,大部分错误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杀死,它们是不太可能演变成癌症的。而对于少部分没办法被人体排除掉的错误细胞,就会变本加厉地在体内繁殖生长,直至演变成癌症。

为什么有的出错细胞或说癌细胞,没有被人体排除掉呢?因为这些细胞“智商”更高一些,它们会通过分泌出一些物质,来改变周边免疫系统的环境,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然后再伪装成正常细胞,不让免疫系统识别出自己的身份。

通过影像学的检查手段,达到1厘米的肿瘤就可以被发现。1厘米的肿瘤,在体内大概已经有10的9次方那么多的癌细胞了。如果体内的癌细胞在10的5次方以下,一般可以通过人体的免疫功能压制住。如果体内癌细胞数量大于10的6次方,免疫功能就可能压制不住它,如果是到了10的12次方,人就已经病入膏肓了。

癌细胞演变成癌症有多个步骤

正常细胞突变为癌细胞,是一个多步骤过程。一般先发生轻度不典型增生,到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原位癌,其间需经历数年到几十年。

癌细胞形成后,一般每4周分裂一次,即一个变成2个,12周后变成4个,如此类推,一年后大概有4000个,2年后将达100多万个。癌细胞很小,10万个刚刚肉眼可以分辨,100万个只不过比针头大一点。当癌细胞增加到10亿时,瘤体积才有葡萄大小,此时通过超声、CT才可被查出来。如果肿瘤有高尔夫球大小,癌细胞数往往有1000亿,一般已经历3年以上了。在临床上常见的肿瘤如果达拳头到西瓜大,重量达1公斤以上,这种肿瘤至少已长了4、5年了。

癌细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转移。一般来说,癌细胞进行转移会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为侵犯,这个阶段中癌上皮细胞会松开癌细胞之间的连接,使得癌细胞“重获自由”而能移动到其他地方去。

第二个阶段称为内渗,癌细胞穿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内皮进入循环系统。

第三阶段称为外渗,在这个阶段当中,经过循环系统之旅洗礼的“幸存者”,会穿过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到达其他的组织。

最后的阶段就是这些癌细胞的“新大陆移民”,在其他组织中繁衍茁壮形成转移的恶性肿瘤。

谁更容易“激怒”体内癌细胞

那么,癌细胞究竟是被什么“激怒”了呢?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或“基因功能失调”的结果。具体来说就是由自由基(游离基)引发产生的。

在生活中,压力、愤怒、抑郁、怨恨、情志不舒;太阳光照射、空气污染、有毒污染的水、食物能供给的营养素不足皆能增加自由基的攻击。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大量的氧化作用,会产生多种缺少一个电子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分子会极力去从别的正常分子中拉出一个电子,补充自己的缺少。自由基会破坏正常的细胞结构,使之变成不正常的细胞,这便是癌细胞。

此外,体内毒素堆积,无法正常排出,肝、肾、大肠、脾等排毒或造血机能受到严重损坏也会引发细胞癌变。所以,肿瘤最喜欢盯着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有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的患者、艾滋病患者以及做了肝移植、肾移植手术,服用抑制免疫类药物的患者,都要小心被肿瘤盯上。

早确诊,癌症10年生存率达90%

人人都有患癌症的机会,但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癌。人类能阻止癌细胞扩散的唯一办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

来自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癌症若能早期确诊治疗,10年生存率可达90%。坦率地说,这个数据有点保守,生存率可能和正常人相差无几。在癌症早期时,癌细胞十分弱小,人类一个手术便能将其打败;到了中、晚期,癌细胞的“杀伤力”就越来越强了,此时想要除掉它就难很多,治愈率可能从早期的90%骤降到20%-30%。因此,一定要重视定期体检,有不舒服要尽早就医,才能第一时间发现癌细胞。

除了早治疗早发现,更主要的早预防。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氧运动。活性氧是癌细胞的克星,正常的细胞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酶,它们会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让细胞在氧包围的环境中,免受自由基等的伤害。一般的有氧运动比如: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

(《北京晚报》马飞/文、《健康文摘报》2017.5.12等)

猜你喜欢

次方癌基因免疫系统
行为免疫系统对个体就医行为倾向的影响*
一类具有抗原性的肿瘤-免疫系统的定性分析
Staying healthy
寻找1024的因数
手表+手链+戒指 N次方组合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抑癌基因LRIG1对PC-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一组计算题的启示
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皮肤血管瘤中的表达意义
抑癌基因WWOX在口腔肿瘤的研究进展
梦的N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