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外销瓷精品赏析(上)
2017-09-03谢映明
谢映明
清代外销瓷精品赏析(上)
谢映明
古代“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是当时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商贸交流之路,分陆上和海上两大路线。陆上输出的主要商品是茶叶和丝绸,海上输出的主要商品是陶瓷,故又称“海上陶瓷之路”。梅州地区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参与了“海上陶瓷之路”,输出的商品系水车窑青瓷,销往东南亚、西亚和北非。鉴古观今,追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理解与执行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和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刊前两期重点介绍了水车窑外销瓷,本期起将介绍清代我国景德镇生产的外销瓷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清康熙外销瓷孔雀蓝釉方瓶
釉色孔雀蓝,因近似孔雀身上的蓝色羽衣而得名。孔雀蓝釉烧制工艺较为复杂,先将坯胎在高温中烧成涩胎,然后再挂釉二次入炉低温烧成。观此孔雀蓝釉方瓶,方型抽角剔阴线、束颈收腰撇腿。如此造型,前所未见。质感厚润,糯米胎骨,细白坚致,上手有下坠感(清中期后,孔雀蓝釉瓷品大不如前,胎骨松散、上手轻飘)。
清康熙外销瓷孔雀蓝釉方瓶
孔雀蓝色原是西方人之至爱,华人并不太喜爱,自元朝始,为迎合外国人口味创造了铜胎珐琅器(孔雀蓝做底色)后,才开始正式接受,但使用范围很狭窄。西方人定制设计此瓶时除选择了至爱之色,又在华人传统觚器上做了个创新,在器腹左右塑石榴。不过,其装饰位置有悖华人工匠道法,所塑石榴作何用途也只有设计的西方人晓得。
石榴原产古波斯,公元前二世纪由“丝绸之路”开荒牛张骞带回西安种植。几千年来倍受华夏民族喜欢,千家万户广种,春夏赏花,秋尝果实;其果肉多仔粒,寓意“百子千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西方贵族的包容大度,康熙君皇的宽宏顺变,成就了外销瓷的不断推陈出新。中西方文化在瓷艺中碰撞,产生了许多颠覆我们眼球的新品种,直至几百年后的今天仍在颠覆我们的收藏思维。
丝绸之路,东风西吹,最终让神奇的华夏文化为世界瞩目。
中西元素的融合——清雍正外销瓷粉彩人物对盘
这对盘直径22厘米,花口,粉彩描金,用料和制作工艺精良、精致,堪称一流。釉白,带点浅奶色;足脊斜削,显瓷胎坚致;器体虽很薄,但掂之有坠手感。应是雍正时期景德镇专事生产的外销瓷中的陈设观赏瓷,或称艺术瓷,与普通生活用瓷如康乾盛产的伊万里风格瓷有很大的区别。
清雍正外销瓷粉彩人物对盘
这类产品虽是外销瓷,却非外商来样或定样生产的,而是当年景德镇匠人为推销给外商,迎合西方上流社会的口味所生产的产品。作此推断,是因为它里头所含的中国元素占了90%以上。比如画面里头的摆设、桌椅花瓶、奇石时花、女主人的穿衣打扮及欣赏书画的方式、小孩玩耍手握青梅、小白兔穿梭其间等等,都是中式的,仅仅是盘口花边装饰纹使用了西方元素。很难判定,整个画面表述的是什么主题,用中国传统眼光来理解或许可以认为是慈母教子。如果抽象的概括它就是一幅清盛世的生活画卷,用“温馨、和谐、幸福”来描述当恰如其份。或许这种平常而又高层次的生活现状,与西方贵族阶层的生活相吻合,所以能在西方上流社会大行其道。
谢映明,男,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赏家协会会员、梅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