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效果观察

2017-09-03朱道仙卢劲晔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腺苷肝功能

陆 江 朱道仙 卢劲晔 刘 静 卢 炜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效果观察

陆 江 朱道仙 卢劲晔 刘 静 卢 炜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为了探讨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猫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效果,选取15例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病例,随机分成2组:常规保肝治疗组(P组)和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组(T组)。结果发现,T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P、ALT、AST及TBIL等变化最为明显(P<0.01),ALB升高较多(P<0.05),血清GSH-Px活性、SOD活性及与MDA含量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与P组比较,TP浓度趋于正常,高于P组(P<0.05),ALB浓度升高到正常范围,与P组差异不明显(P>0.05);与P组比较,AST指标下降幅度较大(P<0.05),ALT及TBIL变化最为明显,显著优于P组(P<0.01)。表明S-腺苷甲硫氨酸对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治疗效果好于传统治疗方法。

S-腺苷甲硫氨酸 猫 对乙酰氨基酚 中毒 肝功能

对乙酰氨基酚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解热镇痛作用,口服吸收迅速,0.5~2h血药浓度达峰值,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痛及手术后止痛等。目前已广泛用于动物临床,但常有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病例报道,中毒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抑郁、虚弱、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发绀、呕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面部或爪部水肿和死亡,严重危害猫的健康。本文结合临床病例探讨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效果,为动物临床提供一定的治疗经验与借鉴。

1 病例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收集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南通康美宠物医院就诊的15例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病例,雄性9只,雌性犬6只,年龄主要集中在2岁~5岁。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液常规检查和肝功能检测等进行确诊。

1.2 治疗方案及设计

随机将15例病例分成2组:常规保肝治疗组(P组)和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组(T组),其中P组7只,T组8只。P组主要采用10%葡糖糖溶液,VC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T组主要按S-腺苷甲硫氨酸150mg口服,2次/d,共服用3d,然后减半剂量,1次/d,连续14d。

1.3 指标测定

1.3.1 肝功能指标测定

治疗前后,经前臂头静脉采取来医院就诊病猫的血液,制备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

1.3.2 血液抗氧化指标测定

治疗前后采血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试剂盒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用722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定。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9.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ANOVA)进行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各组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肝功能检测情况

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T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可以发现TP、ALT、AST及TBIL等变化最为明显(P<0.01),ALB也升高较多(P<0.05),表明S-腺苷甲硫氨酸对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具有较好治疗价值。经治疗后T组的TP浓度趋于正常,高于P组(P<0.05),ALB浓度升高到正常范围,与P组差异不明显(P>0.05);与P组比较,AST指标下降幅度较大(P<0.05),ALT及TBIL变化最为明显,显著优于P组(P<0.01),表明S-腺苷甲硫氨酸对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治疗效果好于传统治疗方法。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表2 各组治疗前后血清GSH-Px、SOD及MDA检测结果

2.2 血液抗氧化水平

治疗前后血清GSH-Px、SOD及MDA活性变化见表2。结果表明:T组血清GSH-Px活性、SOD活性及与MDA含量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与P组无明显差异(P>0.05)。

3 小结与讨论

对乙酰氨基酚有解热镇痛作用,自胃肠道吸收迅速,90%药物在肝脏内与葡萄糖醛酸和硫酸物结合,自尿中排出,仅2%~4%经肝内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代谢,成为有毒的中间代谢产物而与谷胱甘肽(GSH)结合,从而消耗谷胱甘肽。猫由于体内缺乏葡萄糖醛酸化合物,且猫体内的硫酸盐与乙酰氨基酚结合力较低,很容易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蓄积从而引发中毒,肝内GSH耗竭,NAPQI、亲电子基和氧自由基大量产生。NAPQI和亲电子基与肝细胞蛋白结合损伤肝细胞,而氧自由基攻击细胞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红细胞膜,引发脂质过氧化致使细胞膜受损。所以对乙酰氨基酚中毒主要表现为肝脏的损伤及红细胞病变。

S-腺苷甲硫氨酸在生物体所有细胞的代谢中均起重要作用,是体内100多种不同的甲基转移酶催化反应的甲基供体,也是合成GSH的转硫过程和合成多胺的转氨丙基过程的前体分子,是一种良好的肝脏营养剂和抗氧化剂。本试验结果显示S-腺苷甲硫氨酸对猫的对乙酰氨基酚所引起的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可以作为猫对乙酰氨基酚中毒的解救药。

[1]刘芳,夏兆飞.猫乙酰氨基酚性肝损伤的机理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6):65-66.

[2]刘芳,夏兆飞,潘丹丹,等.腺苷蛋氨酸治疗猫对乙酰氨基酚性肝损伤的作用机理[J].中国兽医杂志,2008,44(7):35-37.

现代宠物技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资助项目(20141113);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C230)。

陆江(1982-),男,江苏省新沂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宠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研究。

猜你喜欢

对乙酰氨基酚腺苷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对乙酰氨基酚你真的了解吗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吃感冒药是否暗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