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在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17-09-03马建芳陈春敏冯佳英

浙江医学 2017年15期
关键词:移位舒适度插管

马建芳 陈春敏 冯佳英

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在中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马建芳 陈春敏 冯佳英

目的 探讨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在中老年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70例中老年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90例,A组采用传统牙垫寸带加胶布固定法,B组采用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C组采用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结果 B、C两组固定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舒适度,口周湿疹,口腔溃疡,口唇破损方面C组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安全、舒适,能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中老年患者 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 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 牙垫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经口气管插管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创伤小,插管的管径相对大,不易被痰液堵塞等优势,是保持ICU患者呼吸道开放的重要抢救方法[1]。气管插管是否妥善固定,对患者能否实施有效通气至关重要[2]。国外研究显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为3%~16%[3],国内的报道为5.4%~15.5%[4]。中老年患者多有牙齿稀疏松动,传统的气管导管固定方法难以保证导管固定可靠,意外拔管比例较高,患者的生命安全常受到严重威胁[5]。为此,笔者采用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对中老年患者导管进行固定,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ICU经口气管插管的中老年患者270例,其中男150例,女120例,年龄45~80岁;骨科术后99例,脑外伤21例,呼吸衰竭7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45例,感染性休克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90例。A组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5.37±9.743)岁;感染性休克6例,骨科术后31例,呼吸衰竭29例,脑外伤9例,农药中毒15例。B组男47例,女43例,平均年龄(63.24±10.69)岁;感染性休克7例,骨科术后34例,呼吸衰竭26例,脑外伤6例,农药中毒17例。C组男52例,女38例;平均年龄(62.59±10.324)岁;感染性休克8例,骨科术后30例,呼吸衰竭28例,脑外伤9例,农药中毒15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并取得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后由家属代签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意识清;(2)年龄45~80岁;(3)口腔黏膜完整;(4)经医生诊断,需要经口进行插管通气的中老年患者。排除标准:(1)有严重口腔疾病;(2)神志不清者。

1.3 固定方法 A组:牙垫寸带加胶布固定法。经口气管插管成功后,在插管旁放置1个牙垫,用寸带将牙垫和气管插管捆绑在一起,然后绕颈部1周固定,最后寸带在患者两侧耳后绕过头部1圈固定[6],再用胶布固定于患者的面颊部。B组:自锁式口腔固定器。经口气管插管成功后,将导管滑入气管插管固定器“V”形口中,将下方中部的扁形中空牙垫放入口中,从侧面拧紧固定旋钮,使之固定气管插管。用力适当,勿过紧也勿过松。将捆扎带绕过患者颈部,穿过固定器另一端小口,用尼龙搭扣固定[7]。C组:自制口腔固定器(图1)。经口气管插管成功后,轻轻将导管滑入气管插管固定器“C”形槽内,将咬合板放入患者口腔中,使咬合板上的牙槽对准患者的牙龈,从下面拧紧固定按钮,将捆扎带绕过患者颈部,穿过固定器另一端小口,用尼龙搭扣固定。

1.4 评价方法 插管后次日为记录的第1天,具体评价指标如下:(1)气管插管移位程度分级[8]:①无移位:导管尖端距门齿的刻度完全无变化。②轻度移位:导管尖端距门齿的刻度上下移位距离在0.5cm以内。③中度移位:导管尖端距门齿的刻度上下移位距离在0.5~0.8cm,但未引起脱管或下滑至一侧主支气管。④重度移位:脱管或导管下滑阻塞一侧支气管。在每次口腔护理前进行评价,先记录气管插管在门齿处的刻度,与首次固定的刻度比较。(2)患者舒适度:根据患者自我感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表示舒适,5表示一般,10表示不舒适,分数越大表示舒适度越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士对患者进行评定。(3)口腔并发症:有无口周湿疹、口唇破损、口腔溃疡。在每次口腔护理前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图1 自制口腔固定器立体结构示意图(1:座体,1 1:连接耳,1 2:容置空间,1 3:第一弧面凹槽,2:夹块,2 3:第二弧面凹槽,3:第一通道,4:调节杆,4 a:外螺纹,4 1:旋钮,5:咬合部,6 1:第一橡胶套,6 1 1:第一凹槽,6 2:第二橡胶套,6 2 1:第二凹槽)

2 结果

2.1 3组患者气管插管移位程度的比较 B、C两组的固定效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81,P= 0.000),见表1。其中A组轻度移位21例,中度移位6例,重度3例,B组及C组移位者均为轻度移位。

表1 3组患者气管插管移位程度的比较(例)

2.2 3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 C组舒适度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11,P=0.000),见表2。

表2 3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例)

2.3 3组患者口腔并发症的比较 C组固定方法在预防口周湿疹,口腔溃疡,口唇破损方面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3组患者口腔并发症的比较(例)

3 讨论

3.1 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气管导管安全、牢固 传统的牙垫寸带加胶布固定气管导管法将气管导管固定在口腔内,外力主要来自寸带的捆绑力和胶布的粘性,受汗液及口腔分泌物的浸润,寸带易滑脱,胶布松动,气管导管容易向口腔内滑落或向外脱出[9]。另外,中老年患者门齿松动、脱落,使用牙垫,上下牙龈不能很好的咬住固定牙垫,且牙垫的支撑面小,不能完全压住固定舌头,因而易发生导管移位[10]。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因咬合板宽而扁,将咬合板放于舌面上,能有效防止患者用舌头顶出固定器,且对于无齿患者咬合板上的牙套使气管导管不会随着牙垫上下移动,保证了导管的正确位置,且捆扎带绕过颈后固定,较稳固,烦躁时也不易使气管导管移位;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的“C”形口设计,使气管导管牢固固定的同时又不会使气管导管压瘪。

3.2 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可改善患者舒适度 传统方法中牙垫多为直形双翼,容易压迫口唇及牙龈,引起不适;另外寸带细而窄,容易损伤嘴角,由于害怕气管导管松脱,用寸带上下多次打结捆绑,牵拉过紧也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同时,医用胶布弹性差,透气性差,交叉蝶形胶布的存在也加重了面部肌肉的紧张不适。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是一种硬度很强的塑料制品,其咬合板易压迫牙龈,引起破损。另外,内衬垫较薄,对口周皮肤有压迫,使患者不舒适。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器材简单为一体式,去除了塑料罩壳,解除了对口周皮肤的压迫,使之舒适度增强;咬合板上安装了硅胶牙套,大大降低了硬度,减轻了对牙龈的压迫;宽松的捆扎带代替了传统的胶带,使口腔得到相对自由的活动度,患者舒适度有所增加。

3.3 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可减少口腔并发症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分泌物多,传统的固定方法口腔几乎被胶布和系带封住,难以及时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再加上气管插管与牙垫的妨碍,也不易吸净口腔内分泌物,牙垫的物理摩擦刺激,容易导致口腔黏膜破损,易产生口腔并发症;牙垫侧翼易压迫到患者口唇部位的皮肤,使此处的皮肤受损。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塑料罩壳几乎将口腔前部全部罩住,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护理和检查,较长时间使用此种固定器,口腔及口唇周围的污迹、血迹、分泌物无法及时得到彻底清除,又因固定器内衬垫透气性差,极易发生口周湿疹,为口腔内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引起口腔并发症[11]。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C”形口设计,使气管插管固定器与气管导管之间连接紧密,不残留小的腔隙,易于清洁,并能较大程度的减少口腔感染;无塑料罩壳,便于彻底吸净口腔分泌物,也便于观察口腔黏膜,从而达到彻底清洁口腔,预防口腔并发症的目的。

综上所述,自制气管插管固定器应用于气管插管的中老年患者,能有效降低导管移位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口腔状况,但该固定器使用样本量较少,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实验研究以进行推广使用。

[1] 袁艳,郑汉阳.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气管插管意外拔除现况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4):28-30.

[2] Rittayamai N,Brochard L.Recent advances i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Eur Respir Rov,2015,24(135):132-140.

[3] 张小丽,陈婷婷.ICU机械通气意外拔管患者高危因素分析及处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2):27-28.

[4] Lee J H,Lee H C,Jeon Y T,et al.Clinical outcomes after unplanned extubation in a surgical intensive care population[J]. World J Stag,2014,38(1):203-210.

[5] 费丽燕.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在经口气管插管老年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6] 安刚,薛窝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1226.

[7] 邱广平.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与传统固定方式的效果比较[J].全科护理,2014,12(10):922-923.

[8] 晏东波.自锁式气管插管固定器在ICU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1448-1449.

[9] 葛勤敏,潘曙明,王树云,等.气管插管固定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34):37-38.

[10] 张淑敏,李丽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液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B):48.

[11] 李兆梅,李明艳,经口腔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对比[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2):927.

(本文编辑:严玮雯)

《浙江医学》“病例讨论”栏目征稿

根据广大读者的建议,本刊开辟了“病例讨论”栏目,论文结构分为“病例摘要”和“讨论”两部分,以期通过对疑难、复杂或罕见病例的介绍和讨论,交流临床工作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提高各专科和多学科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进而提高医疗水平。现特向广大临床医师征集相关病例,具体要求如下。

1病例选择(1)疑难病例,特别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疑难病例;(2)诊断明确,但病情危重和(或)治疗棘手的病例;(3)临床较罕见的病例。以上病例均需最终获得明确诊断或成功治疗,且临床资料齐全,并能提供实验室、影像学和(或)病理确诊依据。

2写作格式和要求(1)病历摘要:分段叙述患者的简要病史(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入院后体检情况、辅助检查结果、入院后治疗方案及病情变化等内容;(2)讨论:分段记录各级或各科或各院医师对该病例的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分析,若为罕见病,则需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该病诊治方面的最新进展;(3)列出相关的国内外主要参考文献;(4)全文字数在3 0 0 0字左右。

3投稿注意事项 投稿时请务必在稿件末页留下第一作者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地址,同时附上单位证明(证明该病例所有资料属实,无一稿两投,无涉及保密等情况)。

本刊编辑部

2 0 1 6-1 0-3 1)

d o i:1 0.1 2 0 5 6/j.i s s n.1 0 0 6-2 7 8 5.2 0 1 7.3 9.1 5.2 0 1 6-1 7 6 5

3 1 1 8 0 0诸暨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马建芳,E-m a i l:l a o.m a.1 2 1@1 6 3.c o m

猜你喜欢

移位舒适度插管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