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打响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攻坚战

2017-09-03宁文祥张韵

专用汽车 2017年8期
关键词:东风公司襄阳汽车产业

本刊记者 宁文祥 张韵

专题·襄阳

襄阳:打响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攻坚战

本刊记者 宁文祥 张韵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襄阳自古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至今已有2800多年建城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汽车产业是襄阳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汽车产值来看,襄阳在2016年达到了2160亿元,超越沈阳和南京,位列全国第八名(图1)。

当然,当前的成绩不会另襄阳人感到自满,因为他们还在追求更高的目标。十三五期间,襄阳市汽车产业有着宏伟的目标,他们将力争汽车总产值突破4000亿,整车产能突破160万台,发动机产能突破200万台,车桥产能突破200万跟。为此,他们做好了准备。

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如果说汽车产业是襄阳市的重点产业的话,那么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襄阳市的“重中之重”。襄阳一直都以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作为目标,往新能源汽车产业“千亿工程”的方向大步迈进。在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过程中,襄阳一直都强调四个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新能源整车产能突破40万辆,电机产能突破20万套和动力电池产能突破100亿瓦时。

为了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襄阳市在襄阳高新区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并在襄阳市东津新区规划建设智能汽车和车联网产业园,以特色园区为载体,引导新能源汽车企业集群发展,明确产业功能分区,实施产业转移。

图1 2016年国内10大汽车城汽车产值统计

东风在襄阳新能源的汽车产业,过去是以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为主,2016年东风股份首款新能源轿车在襄阳成功下线。从商用车到乘用车,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再向前迈上一个台阶。除了东风股份外,国内知名汽车品牌众泰汽车业已在襄阳布局,不难预见,众泰汽车将成为襄阳新能源产业的又一股重要力量。

不仅仅是整车,襄阳的新能源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迅速,骆驼集团、湖北超亿、宇清科技、中车电机、追日新能源等企业已经成为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的支柱。不论是新能源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襄阳市政府一直以来都给予大力的扶持力度。襄阳市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襄阳市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国内外资源的结合,引导本地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参与国内外投资、收购发展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襄阳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不仅体现在对于生产企业的支持上,襄阳市还十分重视搭建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平台。国家动力电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建设机构落户襄阳,襄阳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也即将开工建设。襄阳市着力完善“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工作机制,以产业发展共性技术和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项目或课题研究,发挥其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加强上下游配套合作、促进交流合作和市场开拓的作用。襄阳市还与中汽协等机构对接,积极开展“襄阳造”新能源汽车产品推介活动,加强新能源汽车对外交流合作,提升襄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知名度。

据悉,襄阳市今后针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三大关键核心模块,将重点引入多家电机电控企业。除此之外,襄阳市还将力争引进2~3家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襄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实力。

襄阳汽车产业蒸蒸日上

一个城市汽车行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产出汽车的数量上,还应该体现在产出汽车的品质上。近几年,襄阳市汽车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产值占比进一步提升,对襄阳市汽车产业拉动力进一步增强。根据了解,襄阳市规模以上乘用车及其配套企业31家,比2010年底增加18家,预计可实现产值800亿元左右,占全部规模以上汽车企业产值的41%,占比比2010年底提高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350家,预计可实现产值1580亿元左右,占比比2010年底提高35个百分点。

襄阳市汽车产业的高端化趋势尽显。如今,风神襄阳公司囊括了英菲尼迪Q50L、QX50,东风日产旗舰SUV新楼兰,中高级轿车天籁、公爵等中高端车型。在发动机方面,神龙公司襄阳工厂生产的装备涡轮增压技术的“EP、EB”系列全新发动机取代了传统自然吸气的“EW”系列老式发动机。东风股份国IV排放轻卡全面上市,产品中高端车型多利卡、锐铃、凯普特销量同比分别增长9%、17%、14%,低端车型福瑞卡销量同比下降75%。

在专用汽车方面,除了东风外,湖北东润、湖北福田(海立美达)等企业已经迅速崛起,成为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较有影响力的企业。

为了保持襄阳汽车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襄阳市政府一直都在加强汽车产业的运行监督服务。完善了重点骨干企业产值、产量每月监测分析制度,将产业监测分析企业扩大到35户,坚持每月25日骨干企业预测、每月20日前产业运行分析,定期编制《汽车产业月报》,发布全市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行情况,以供决策参考。

与东风合作上升到新的高度

东风公司在襄阳的影响力不言而喻,襄阳汽车产业的快速崛起,离不开东风公司的贡献。襄阳市政府也在谋求和东风公司在战略合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现有襄阳市委、市政府与东风公司携手合作共建襄阳基地的合作协议基础上,积极推动双方达成新一轮的“襄阳-东风‘十三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东风襄阳基地“十三五”发展目标和重大项目布局,以及“十三五”期间襄阳支持东风发展的政策措施。

襄阳市政府一直都在协调东风在襄阳市“十三五”项目落地。襄阳市政府会同东风汽车公司襄阳管理部协调服务东风在襄“十二五”项目建设,全面推动东风在襄“十二五”重大项目早日投产。襄阳市将会加强与东风公司战略规划部和东风公司各大板块规划部门的对接,积极促成东风汽车公司战略规划部来襄调研,就东风汽车公司与襄阳市汽车产业“十三五”规划进行深入对接,对东风公司各大板块制定针对性的跟进措施和定期沟通机制,加强信息搜集和项目跟踪,争取东风汽车公司在襄布局更多有竞争力的项目。

襄阳市与东风高层会晤机制已经日臻完善。双方都认为,襄阳政府和东风应该坚持高层会晤“常态化”。密切与东风汽车公司及在襄企业的联系,深入东风汽车公司在襄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筹备服务好襄阳市委、市政府领导与东风汽车公司高层会晤活动,及时研究解决东风襄阳基地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东风汽车公司襄阳基地快速发展。襄阳市还将坚持专题会议“实效化”,会同东风汽车公司襄阳管理部梳理了东风汽车公司在襄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积极提请、筹备市领导召开现场办公会,切实解决存在难题,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坚持督办落实“经常化”,对高层会晤和现场办公会议确定的工作,及时制定任务分解表和路线图,逐项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会同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加强督办检查,确保分解任务落实到位。

引进来 走出去

襄阳市正在打造整车及核心零部件招商的新亮点。引进整车可以壮大产业规模,襄阳市坚持以“整车带动”为突破,聚焦国内外各大汽车集团,加强对目标企业的信息搜集,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路线图,积极争取重大整车项目落户襄阳。

不仅整车,襄阳还将引入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完善配套。襄阳市正在不断完善与东风主机厂的联合招商机制,与东风主机厂进一步梳理零部件供应商名单,列出可能来襄阳投资企业名单,加强对重点区域、目标供应商的招商,推进东风零部件产业园和东风日产英菲尼迪产业园企业入园工作。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通过驻点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加大对汽车研发检测、汽车电子、汽车模具等招商引资力度。

除了引进来,襄阳市还将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襄阳市致力于打造汽车产业外向型发展新局面。首先是用活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依托汉江产业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发展壮大,探索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等共性技术瓶颈的工程化、产业化重点项目、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和成长性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进一步完善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其次是推动企业“走出去”。襄阳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依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策划组织襄阳汽车零部件企业到欧洲、日韩开展招商合作活动,通过合资合作,推动襄阳市汽车零部件企业提档升级,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襄阳市还经常组织襄阳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去”,参加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地国际车展和“南亚博览会”等大型展销活动,积极开展产品推介活动,引导企业不断开拓境外市场。

猜你喜欢

东风公司襄阳汽车产业
合作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疫情中心的央企力量
试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中的信息化系统集成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